解析道德绑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结果很戏剧化!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

我年纪大了,你起来给我让个座,年轻人要懂得尊老爱;

我最近真的太惨了,借你的钱我就不还了啊;

你反正开车的,顺便送我回家吧;

他还是个孩子,你怎么这样;

你会ps,要求是......反正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

我都是为你好......;

.....

尼采说,迫使人们遵从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道德成为了一个的道具。道德绑架背后深层原因是利益的攫取,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

物质利益上的攫取。

作家斑马曾经说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她一个同学的母亲得了白血病,但幸运的是,同学父母都有医保和退休金,而同学收入也不低,因此治疗的前期费用还是足够的。

但同学的第一反应不是带着母亲去检查治疗,而是立刻在微信、朋友圈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求帮助求捐款,有人因为同情为她建了捐款群,斑马也被拉进了群。同学随后便私信斑马直接让她捐钱,在得到斑马“深表同情,无能为力”的回复后,立刻怒斥道“你也是有父母的,怎么能这么冷血”。

母亲生病,首先想到的不是治病,却是将悲惨作为买点,从别人口袋里要钱,当没有达到目的时,便在别人身上贴上“冷血”“无情”的标签。

精神上的满足。

王小波说,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现在的键盘侠似乎就是如此,将自己极端的思想,强加到别人身上,以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和满足。

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引发强烈关注,网友纷纷在网络为天津祈福,许多公众人物、普通市民也在网络自发组织为天津祈福捐款活动,但也出现不少负面事件。不少公众人物就遭到键盘侠的网络“逼捐”,其中尤以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为甚,不少网友跑到@大自然保护协会-马云微博底下留言,指责马云“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上海交大教授窦令成说过一句话: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来源于有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关于道德绑架的定义有很多争议,但上交大教授的话无疑是最直白的剖析。

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道德绑架大潮之后,更多的人开始发出自己的反击之声:我有什么错!

有一位八旬老奶奶和女儿一起坐动车到大城市去给老人家看病,老人女儿买的票,只买到了一半路途的座票,后半段路程是站票。

后半段路程的这个座位的主人,是个大学生。大学生上动车后,看到老人坐在自己位置上,于是,老人被该大学生请了起来。

老人的女儿恳请一起挤一挤,但是大学生拒绝了,之后一中年男子给老人家让了座位,然后老人的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看到老人都不让座,没有素质。”

座位主人(大学生)表示非常委屈,回道:“我自己花钱买的票,还有那么多小时的车程,而且我坐自己买的位置错了吗?”

道德的意义

道德,在于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以创见美好。当道德与绑架组合在一起时,道德也将失去她原本的颜色。如果道德让人变得盲目和奴性,不要也罢!

面对道德绑架时,请勇敢的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