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背后,都是苦逼

人前光鲜,人后坚辛。打个最不好听的比喻,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每个人在成功的背后,付出的那种巨大的艰辛,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够知道。

老杨在演讲台上分享他个人的创业经历,主要讲的是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家电从业人员,到现在成为大型家电连锁的公司的拥有者。公司目前在当地很火,各种大工程小工程接到手软,市里的高层领导也曾去参观过。

  演讲快结束时,我听到旁边一对男女在议论,男的小声说:“这种公司只要有关系,很好办的,雇几个人,搭几张桌子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

  听到这话,我心里真觉得堵了块石头,因为简单粗暴的评论能把人的努力在瞬间贬得一文不值。作为老杨的前同事,我知道他几乎是耗尽了心血才让公司走到这种地步。

  公司初期的业务,老杨自己是从各个小区每条楼梯每一间套房,每一节楼梯一节一节地走着,跑懒了几对鞋子。他还在公司上班那会想着穿什么爱步、ECCO、NIKE等大品牌的皮鞋,创业之后,就买一堆50块钱的布鞋,因为,啥大品牌跑下三五条楼梯之后,就基本报废了。老杨从那时开始便样样事情自己上,合作商都靠自己拉。前期、中期、后期,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关,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

  某次我深夜买醉,凌晨三点后回公司,发现老杨还在改方案,边上是一袋袋速溶咖啡。更夸张的是,他喝咖啡连冲泡的时间都没,直接干吃速溶咖啡。再后来,直接从网上买了个睡袋,天天睡公司。

  后来他身体自然就垮了,得了很严重的胃病,眼睛也出了点问题。我觉得他完全没必要这么拼,他告诉我创业公司不拼就是等死,不然怎么会只有1%的创业公司活下来,成功是要用辛苦去换的。

  我没有什么话能劝告他,他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尽管如此,老杨从来不在任何场合提及自己的努力与辛苦。人前扮男神西装笔挺、头发光亮,人后默默伏案奋斗,无论什么事,他永远撩起袖管冲在最前面,轻伤不下火线。

  这一秒,他站在演讲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眼前的一切景象,都显得那样高端优雅。可没人想到他是刚从医院做完胃镜,打车来现场的。

  很多人记住了老杨的光鲜,但我只记住了他在黑夜里伏案工作的景象。我甚至到现在都无法想象,一个人是如何熬过创业初期的痛苦,走到现在的。

  在旁议论的男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些故事,他们永远固执地认为别人的成就都是轻而易举,或是走了狗屎运。

  他们永远不明白那些牛逼闪闪的人,都是从黑暗里爬出来的人。

  很多人只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努力,而你不知道罢了。

  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苦逼往事,才是真正让他们成功的理由。

正因为牛逼之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所以旁人会说:“你看,他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他只是家里条件好罢了,他说不定是开了后门的。说白了,他只是那只风口上的猪,如此而已。”

  他们不明白,所谓的牛逼,都是用苦逼换来的。

  而他们之所以仍旧在平庸中沉醉,只是因为他们不敢用苦逼去交换。他们怕输,他们怕选择一条唯一的路,他们怕用尽气力之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甚至有风来了,他们都不会往前挪一步。

  他们在努力之前,就已经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

  因为他懂得成功者的一个基本法则:物物交换。你想要什么?好,请用东西去换。

你想要成功?你想要牛逼?很好,用辛苦去换,用做一个苦逼的决心去换。

奇葩说第三季的尾声,最后一场1对1对决的辩题是“懒是否是人类之光?”

  当姜思达和黄执中辩完后,郭德纲做了这样一个总结陈词:“如果演员都用功的话,都会成为侯宝林。可是这一场相声七段,七个侯宝林,我们怎么安排谁第一,谁最后。老天爷就是这么设计的,有的就是开场的命,有的就是中间,有的就是攒底。勤奋的就勤奋吧,懒的就好好歇着吧。这是天道。”

  牛逼之人的数量永远占2,非牛逼之人的数量永远占8。

  不得不承认,变得牛逼或是取得成功,都太辛苦了。但总有20%的人,愿意逆着人性来,愿意跟人性对着干,愿意用代价去交换,去换一个成功的花环。

  也总有80%的人,他们顺应着人性,过着毫无意外的生活。这真的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这才是我们普通人的真实状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人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起因可能只是因为当年,那个懒人,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按部就班。

  而那个未来的牛逼之人,他开始变得隐忍,开始接受做一些苦逼的事。

  他开始明白,金光闪闪的牛逼,是要用阴冷的、疼痛的、不那么体面的苦逼去换的。

  他开始明白,美好事物的诞生,是建立在某种牺牲之上的。

  因为那些牛逼的存在,都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