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會破壞我們的腸道菌羣嗎?

漸漸地我們發現自己塊老樂


服用抗生素,在殺死我們的敵人-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殺死我們的護衛隊-腸道內的益生菌。而且,有害菌很容易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從而導致我們的腸道中有害菌大量增加。醫學研究證明,小鼠服用而非注射抗生素後腸道菌群發生明顯改變、低水平炎症以及出現焦慮行為。

也有醫學證明,服用抗生素數月後,抗生素仍可嚴重影響腸道菌群的種類。尤其是與健康相關可產生丁酸的菌群數量明顯下降,而丁酸可抑制腸道中炎症的發生、癌症的形成並可降低腸道的應力。

所以儘可能注射抗生素,而不是口服抗生素。即使服用了抗生素治療,一定要服用益生元和益生菌調節腸道。


山大生命科學方詡教授


抑制細菌合成蛋白質。

對於細胞而言,蛋白質至關重要。細菌細胞需要蛋白質來執行一切重要的功能,包括消化食物、構築細胞壁、運動、繁殖、抵禦入侵者與競爭者。這類型的抗生素直接作用於蛋白合成的部件,使細菌嚴重受損,但它們對人體細胞的蛋白質合成,沒有多大的影響。


大象腿長吧


抗生素是一種廣譜殺菌,對於腸道菌群來說,短期服用,會有一個恢復過程。如果長期服用,那將會毀滅性打擊。腸道菌群急劇下降,菌群通過進化,會有抗藥性菌群產生。這些菌往往不是我們所期待的益生菌,因此抗生素會破壞原有菌群,進而改變人的身體狀況


黑水虻養殖技術交流


抗生素,比如青黴素以及它的衍生物所表現的那樣,它們進攻的是細菌製造細胞壁所需要的部件。\r

\r

一旦細胞壁受損,細菌細胞就會死亡。有趣的是,失去了細胞壁的細菌往往會“切腹自殺”。我們尚不清楚它們自殺的生物學原因,但是諸如青黴素的真菌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學會”了利用細菌的弱點,製造了這些抗生素。\r


擋不住的三季稻


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是比較強大的,不會因為你吃了一兩次不健康的食物就發生大的變化,一般會在經歷小範圍擾動之後,恢復正常狀態,除非較長時間外界因素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