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表用字母E,是因为单词“Eyes”(眼睛)的首字母?

从小到大我们都会测视力,你知道为什么视力表要用“E”字母吗?

有人说是因为“E”是英文单词“Eyes”(眼睛)的首字母,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视力表的设计原理

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视力表是国际标准视力表。

在1952年举行的中华医学会九届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推荐了孙济中教授绘制的《国际标准视力表》(“E表”),这个表自此作为全国标准普及开来。

国际标准视力表是以E字为视标,其笔划宽度与间隔均为1分视视角,视标E的边宽为5分视角,缺口宽度为3分视角,视标排列共12行,视标的递增率为调合集数,视力为等差级数(0.1~1.0),以小数记录。

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

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

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视力是视角的倒数表示。

目前所用视力表主要检査的是中心视力,即检査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地了解到视功能的初步情况,有利于眼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为什么选择了“E”?

很多人说因为“E”是英文单词“Eyes”(眼睛)的首字母。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常用的E字国际标准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

所谓的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

在5米距离,10行的E字上下两横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正好是1度角,计算公式为:视力=1/度角。

度角就是视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1分视角。

在5米距离,10行“E”字上下两横,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正好是一分视角。

而我们所熟悉的三划等长的“E”字,每一个笔画或空隙,均为正方形的五分之一。

相比较起来,这个“E”字,更加符合严格的视角分辨率设计意义。

除此之外,我国选用了“E表”,还因为“E表”适用于无法顺利阅读拉丁字母的人群,毕竟我们的母语是中文汉字,全是字母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

“E表”具有一定的栅格结构,这样还可以测试散光。

比如某人能清楚地辨认左右E,但是却认不清上下E,那这个人就很有可能有散光了。

E”表是唯一的视力表吗?

当然不是。日本的ランドルト環(兰氏环视力表),采用的就是图案“C”。

美国现在还在沿用的“Sne llen chart”。采用的是多个英文字母,而且整个表也不是完全对称的。

有趣的是,还有幼儿专用的视力表,针对2~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

儿童图形视力表及活页儿童图形视力卡,经过实验研究并经过近20年临床及流行病学的应用,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用于检测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视力,符合我国国情。

欢迎关注“谣不可及”,我是“除谣君”。

为您破解生活中的种种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