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手術的手術費那麼貴?

wifi全覆蓋


不用說老百姓覺得手術費用貴,其實醫生也會覺得貴,這個問題就像題目的標籤一樣,不僅僅是一個醫療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1.中國的手術費真的貴麼?


客觀的講,中國的手術費全加起來,在美國連手術前的檢查都做不完。


中國做一臺肺葉切除術大概需要5-7萬元,而在美國大概需要20-30萬人民幣起步。說到這裡有人會說,美國人家費用高但是人家全民醫保啊,但關鍵的問題是,美國動輒登上兩三個月轉診的就診模式,中國人過去能適應得了?很多人還是因為等不及而選擇只能使用商業醫保的美國私立醫院,仍然要花費高昂的價格。


2. 中國的手術費為什麼貴在耗材,而不是貴在技術。


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觀導線的問題,我們中國人在目前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更原因認為材料貴是合理的,但是技術貴是不合理的。


一個醫生花了三十年的學習,用畢生的經驗,不用任何材料和器械幫你的孩子的關節復位,就是這麼一下子幾秒鐘的時間,孩子一下子就好了,而且還不用手術,然後醫生開考要你十萬塊錢,你一定覺得不合理,醫生是來搶錢的吧!


然後醫生明白了,以後的患者都不手動復位了,風險又高,收入又低(很多家長甚至趁著交費100塊掛號費的機會就開溜了),那乾脆都不要手動復位了,直接做手術,打幾根釘子進去,一個釘子一萬,收五萬,你一定覺得,並不是醫生的收費貴,是材料貴,那麼還能勉強接受。


3. 中國百姓的收入低,社會壓力大


我們的收入和房價的比值很低,這讓我們慢慢適應了收入都是為了買房,這個時候無論家裡任何人生病,都直接造成了家裡的巨大經濟負擔,一下子拿出十萬塊做手術,對大部分家庭來說都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但是醫療的技術發展並不會因為你的收入低就停滯,一種新藥,一種新器械的誕生,都是要花費無數的研發成本,這些成本都會算在每個患者的頭上。假設你已經知道了A器械比B器械好,那麼我們都是平等的人,你為什麼給他用好的,卻給我用不好的?道德綁架很容易就會出現。


但是國家的稅收總共就這些,你不可能要求一些人交最低的稅,但是卻享有最好的醫療,醫療保險的支出是個無底洞,我們國家還沒有進步到能夠實現全面醫保的地步,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需要患者部分自費。


4. 報銷之後的手術費,到底是不是能夠承受。


目前北京醫保的手術費能夠報70%以上,新農合的患者回到當地也能報銷50%,對大部分人來說,做手術並不會讓人因病返貧。


腫瘤學狼醫生


不少人都說病不起,因為現在看病太貴了,生個小病、感個冒,弄不好就要花上幾千快,更何況要是需做手術的病症,手術的費用相當昂貴,一些嚴重,難治疾病,不少家庭根本承擔不起手術費,那究竟為什麼手術費這麼高,錢都花在哪裡了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支付費用項目多

其實費用高貴的,不是手術費,而是裡面包含的藥費,材料費,術前檢查,化驗費,還有人工費,各種儀器使用費用等,這些項目的費用加在一起,金額一般比較高,我們平時所說的手術費,並不單指單純的進行手術單項費用,而是各項費用的總和,所以費用比較高。

比如,有些手術需花費要幾千塊錢,術前驗血就花費掉兩千多元,像術前進行B超、CT之類影像檢查,也要花費不少,而單純手術費,其實沒超過兩千塊錢。

使用醫療耗材昂貴

一臺手術,病人花費費用,醫療耗材,醫藥費,各項檢查等錢數佔較大比例。而手術、麻醉費用實際所佔費用比例可能不超兩成,一臺手術,所支付費用,醫生收入並不高,而是大部分花費在醫療耗材上。

所以,手術貴,一般與醫生薪酬無關,與手術技術、方法存在關係,但不是很大,,佔比較少,主要還是要看手術中要使用哪些器械,如一次性縫合器、生物補片、鋼材器械等費用較貴,所以病人支付費用也多。還有人工費,醫療服務費等,有的一臺手術需較多醫護人員參與。


光線醫生


分享下我的親身經歷,今年4月初恰好有一同學的媽媽患胃癌住進荊州腫瘤醫院,萌芽狀態需要動小手術,各項檢查過了醫生說做手術需要到武漢請醫生,給了1萬的紅包,後來一問病房裡4個人都請了外援給了紅包。

4月低我小叔患胃癌住進石首第一人民醫院(荊州下面的縣級市),和我同學媽媽一樣的病情,各項檢查完了以後醫生說動手術要去荊州腫瘤醫院請醫生,我們這裡的醫生水平不夠!呵呵,因為我小叔無兒無女,低保加五保,給不起紅包,把實際情況和荊州方面說了,人家直接說石首醫院完全可以做這個手術!

呵呵,這就是湖北的醫生!相信很多有和我一樣的經歷的吧


ForrestGump66467228


升。

目前,一臺手術,患者支出的六成以上的費用,是醫療耗材的費用。而手術費、麻醉費的佔比不到兩成,也就是說,一臺手術下來,不僅患者的支出被耗材抬高,而且醫生的收入微薄,全被醫療耗材拿了大頭。

國內三甲醫院手術費用構成圖(來源:大型三級甲等醫院2013年639例住院手術患者的收費清單《手術醫療收費結構比例分析及對策探討》朱崇光 製圖:網易研究局)

因此看病難,不只是難在藥費高,醫療耗材價格高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加價三步走 醫療耗材這樣貴起來

要明白醫療耗材為啥貴,首先來看看目前醫療耗材市場有哪些定價主體。目前,中國的醫療耗材定價主體共有4個,分別是外資企業、招投標部門、國內生產企業和經銷商,而幾乎每一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價的權利和空間。

加價第一步:依賴進口 外資企業享有“絕對定價權”

國內醫用耗材價格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對高值耗材的過度依賴。歐美髮達國家醫療水平較高,一些外資醫療巨頭企業掌握著高值耗材的技術壟斷,而高值耗材對技術和做工的要求都很高,中國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研發和生產的突破,只能依賴進口,定價權很大程度上被外資企業掌握。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大宏曾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浙江省省級醫院藥品耗材使用量達到了50億元,這些耗材中至少90%為進口耗材。”2013年時,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設備市場、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以及60%的睡眠圖儀市場,均被外國品牌佔據(如下圖2)。

外國品牌在高值耗材市場中市場份額比例圖(數據來源:《2013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 製圖:網易研究局)

這些進口醫療設備在中國的價格,普遍比歐美日等原產國價格高50%-100%。如國內引進的納米刀技術,一臺機器美國賣五六百萬元,中國要上千萬元(均以人民幣計價)。

加價第二步:經銷商層層盤剝 層層抬價

長期以來,醫療器械的經銷和代理環節眾多,器械經過每個環節幾乎都要被經銷商不同程度地抬價,還沒進到醫院,“身價”可能就翻了幾番。

廣東省醫調委主任王輝曾表示,“器械每經過一級代理或一個環節,價格必然要增加一個比例,層層流通的結果就是層層加價,到病患者手中時價格和出廠價相差至少在10倍、20倍,甚至30倍以上,最終埋單的是消費者。”

供應鏈環節眾多,是中國醫藥行業存在多年的問題,關於流通環節眾多抬高藥價成本的詳細論述請見《網易研究局|藥價為啥貴?四重"關卡"讓其不得不漲》,此處不再贅述。

加價第三步:醫院自主採購耗材 灰色空間大

中國在採購醫療耗材方面,長期以來實行的都是以醫院為主體的採購模式。醫院的科室提交採購耗材的需求,包括耗材名稱、規格和數量等,甚至包括生產廠家,然後由醫院進行集中採購,作為長期“以藥養醫”的主體,醫院缺少降低耗材採購價格的動機,這種模式的採購範圍小,公開性和透明度低,容易滋生腐敗。

去年,北京商報曾曝出醫療耗材的灰色利益鏈,國外出廠價約在1000元左右的支架,想進入中國的醫院需要向醫院院長、副院長、科室主任、護士長甚至護士等多個環節交納價格不等的 “打理費”。部分醫院的“打理費”甚至佔到患者購買使用支架產品價格的70%-80%。這其中的灰色空間之大,可見一斑。

國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早在2004年,原衛生部就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浙江、湖北、廣東、重慶進行了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試點工作。也就是說,將耗材採購權收歸至省,以減少灰色利益滋生。而實踐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取得了一定效果,經過集中採購,耗材價格大幅下降:心臟介入類耗材降價37.6%,人工關節降價24.3%,心臟起搏器降價15.2%。目前,國家在推廣的耗材採購模式也是這種收歸採購權,集中公開採購的模式:以政府為主導,以省為單位的網上採購管理,來防止利益的尋租。

醫療耗材貴難題何解?

“蛋糕”很大 引入市場機制是關鍵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中國醫療耗材市場的蛋糕是很大的,雖然它存在很多問題,但仍是未來幾年很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700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16年間增長了約20.67倍。有數據顯示,美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的人均消費水平為國內的20-30倍左右,因此國內市場家用醫療器械提升空間還很大,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維持17%以上的年增長率。

醫療耗材價格高,一定程度上也與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有關。雖然醫院有公共服務的性質,不應過分強調營利性,但缺乏市場運行機制的市場主體,往往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因為缺乏充分競爭,監管所需要的成本也會相應提升。政府可以適當考慮鼓勵更多有資質的民營企業進入醫療耗材的經營環節,比如現在很多一線城市正在快速發展的醫療器械租賃行業,截至2016年底,國內已有8個省市14家企業開展器械租賃業務,市場預期國內整個醫療器械租賃市場在2050年將達到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患者對醫療耗材的旺盛需求。

另外要說明的一點是,筆者認為,這裡所指的市場機制,關鍵還在於“機制”二字,並非是單獨支撐一個市場那麼簡單。對於市場而言,有需求就會有交易,有交易就會有市場,想要建立一個市場很簡單,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人為去操控。但市場機制不同,它意味著市場管理者要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前提下實現對市場的有效監管。目前要改變中國醫療耗材市場商品價格高的現狀,需要針對不同的定價主體,各個擊破。

上文已對醫療耗材的定價主體做了闡述,政府需要對不同的定價主體實施相應調控。對外資企業的技術壟斷優勢,政府可以加大價格談判的力度,同時加大對國內相關企業技術研發的支持和引導;對醫療機構採購耗材環節,要繼續推行政府主導的網上公開採購制度,加大透明公開的力度;對經營代理眾多的問題,需要簡化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實現低成本的流通,舉個例子,在美國,除了市場競爭以外,醫用耗材的價格還受衛生保健管理組織的影響,相關部門會制定醫療耗材的目錄,規定某些領域只能使用較便宜的醫療器械,這樣一來,各個器械生產企業為了進入這個目錄,就會主動降價。當然中國和美國的醫療行業有著個性的差異,不一定完全適用,但其為企業創造減價動機的方法,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

想要降價 先要“造血”

除了市場機制之外,破除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頑疾也很重要。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靠藥品耗材收入和政府財政“輸血”,而體現醫院“造血”能力的醫療服務收入微乎其微。從上圖1中也可以看出,一臺手術,七成以上的收入分配給了藥品和耗材,最終能夠體現醫者價值的手術費佔比還不到兩成,這就造成了一個怪象,一方面患者覺得自己負擔重,一方面醫者覺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等價回報。這種怪象,一定程度上讓醫者的工作重心由“行醫”向“賣藥”轉變,因為相對於醫術,藥品和耗材能給他們更豐厚的回報。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勇曾透露,以神經外科手術為例,除了需要醫生絕對精湛的技術外,還要有一支強大的精英團隊密切配合,一個腦部切除腫瘤手術,大概需要7人縝密配合,工作6個多鍾,醫務人員不吃不喝待在手術檯前,但手術費僅為3400元。醫生的醫療服務價格,急需提高。

但是,如何既提高醫生醫療服務的價格,又不使患者的看病成本加重呢?從醫院收入的渠道上看,只能降低藥品和耗材的價格。福建漳州的醫療改革,或許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思路。

它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實行藥價和耗材價格的零差率,將醫院收入由主要依靠藥品耗材變為依靠醫療服務。(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公立醫院改革前,政府是允許公立醫院對藥品收15%的加成的,這個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藥品加成”,現在政府在做的事情是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也就是把這15%取消掉,也就是差率為零。)

那取消的藥品和耗材加成的虧空如何補呢?就是靠醫療服務價格的補償。漳州規定,市級公立醫院取消的耗材加成100%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補償,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85%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補償,為了增強政策的靈活性,政府的財政也適當加入補償範圍,10%由政府財政補助,剩下5%由醫院加強管理消化解決。

當然醫療服務當中,並不是所有項目的價格都提高才算合理,根據漳州的醫改思路,調增的部分是能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而一些會加重患者負擔的大型醫療設備檢查項目,價格則調減,如下表1。

表1 福建漳州醫療改革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表(來源:《藥品耗材零差率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 以福建省漳州市公立醫院為例》 康順鵬 製表:網易研究局)

漳州通過這次改革,患者可以減負3000萬元左右。更重要的是,醫院“造血”的能力大大增強。

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要擴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而今年,也是“兩票制”、“醫藥分開”等醫改重要舉措深入推進的關鍵年。國家層面上,發改委等四部門去年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制定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以提高醫護人員的收入。也就是說,首先讓公立醫院能夠自己造血,自己有了底氣,有了經營自己的能力,才可能減少對醫藥和耗材收入的依賴,依賴減少了,藥價和耗材的價格才有可能會降,看病不再難的時代才可能真正到來。


十年一品溫如閆


手術費貴,貴要有他貴的道理,亂收費是不能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thumb_url": "3ea50000f0c1c39cd265\

臨床醫學生



好醫生暖暖


手術貴不是貴在人工上,而是藥品,器械佔很大一部分,比方說一顆藥幾毛錢的成本,他醫院就敢給你把價格翻十倍,還有做個B超幾十,拍個ct幾百,做個胃鏡幾百,這還是最低價,各種抽血採樣化驗一套下來也要不少錢,還有住院費,護理費,還有進口藥和進口支架等等,凡是帶進口兩字的就比國產的貴好多,還不給你報,還是那句話醫生很辛苦,看不起病罵孃的別罵醫生,要罵就罵醫院,體制


雲飛煙滅


少說幾句吧,直接上圖,這是在醫囑系統裡現隨機搜的幾十種手術!貴嗎???你們吃一頓飯也不止這個價吧?一個開顱手術,幾百塊錢的手術費!






雨辰園


剛做完普通手術,手術費1700元,手術5小時,用上8個醫護人員(麻醉,主刀,輔助,護士,手術室護工)人均42.5元/小時,而清潔工40元/小時,貴嗎?培養一個手術醫生最少8年學識臨床經驗,知識+技術+風險+大腦高度集中+強體力是醫生職業體現。只有科技進步了,不用依賴外國,手術費用自然會下降,讓百姓受益。


手機用戶20139584799


首先要明確一下所謂的手術費貴是指什麼“手術費”貴!廣義手術費包括術前檢查化驗費、手術麻醉費、手術可計費耗材費、手術費、術後ICU或病房恢復到出院所產生的費用。也就是老百姓常問的“做一臺手術要花多少錢”。狹義手術費是指手術參與者技術付出的價值,也可以說是人工費。單說狹義手術費,舉個例子:衛計委定價肺葉切除術500多人民幣,胸腔鏡手術額外再加1000人民幣。沒了,一臺腔鏡下肺葉切除就這1500多。時尚美女做個頭發多少錢啊?您說貴嗎?所以我猜,一定是說廣義手術費貴啦!胸腔鏡下的一把進口切割縫合器好幾K人民幣,比醫生的手值錢多了!就此打住,結論:不用耗材的手術費挺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