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但愿风波过去,涛声不再依旧!

疫苗事件过后,我有一个担忧!

不啰嗦,直接奔正题。

要保证今后的疫苗不再出问题,最关键的是两条:

每个制药企业都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每个负责监督的有关部门都受到公众的严格监督。

这样虽然不能保证疫苗以后绝对不再出问题,但至少能保证绝对不再出人为故意造成的问题。

可是,这两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旦搞不好,很容易跑偏。

比方说,我最近听到了这样的论调:疫苗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生产商和管理者的思想不纯,私心太重。

这个结论很正确,但也很让我担忧。

"不纯"是一种客观存在。我很敬佩那些没有私心、毫不利己的人,但我也很清楚,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达到这个境界。

那该怎么办呢?有人说,应该搞一场自上而下的整风,来改造那些思想不纯的人,让他们达到这个境界。

可我总觉得这未必管用。

要知道,思想永远是看不见的,能看见的,只是思想的表达。

于是,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多了。

比如,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整风越厉害,人们越会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喊口号中去,因为他要竭尽全力证明自己的纯洁。

可是,一个人口号喊得越响、越动听,就一定表明他越纯洁吗?

所有人都知道,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整风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言论和行动,从表面上看,见效很快。

然而,言论是公开的、快速的,容易被人们关注,而行动通常是比较隐蔽的、长期的,没多少人会有耐心持续地关注它。

那长期效果怎么保证呢?

特别是,自上而下的整风还存在一个漏洞:讨好少数人,总是比讨好大多数人容易。

少数人再明察秋毫,精力总是有限。

让1个人盯100个人的言论还好说,要是盯100个人的行动,那盯人者就是24不睡觉,也未必盯得过来。

何况,长此以往,具体负责做事的人还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把"做给上面看"作为首位和根本的出发点。

他们首先要确保的,并不是"做好事",而是"不出事"。或者说,是确保"即使出了事,能决定他命运的人也看不见"。

就算真的出了大事,也要等上面看见、上面发动、上面批示、上面要求,再风风火火地行动。

没有这些,就不会、也不敢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这当然也是一种私欲在作怪。然而,私欲总是有的,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换一批人还是有。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规则是怎么设计的。它是引导做事的人为了自己的地位而不得不去解决民众的问题,还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而不得不去构建一个没有问题的表面。

可千万不要是后者啊。如果是后者,这一批倒霉孩子,恐怕就不是最后一批倒霉孩子了。

我希望上面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但愿这件事会有一个冷静而长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为了平息一时风波,营造一种让所有人都高尚起来的氛围,甚至逼得一些人不得不伪装高尚。

但愿风波过去,涛声不再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