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如何讓自己融入集體?

科技紅星


這些情況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難道大家都有社交恐懼症嗎?實際上,你可能不是社交恐懼,而是社交焦慮。

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是一種極度害怕社交的行為,甚至會發展到社會隔離的程度。

因此其實絕大部分人並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懼,只是存在社交焦慮,而引起焦慮的原因,大部分人是因為太過在意他人的看法。

給大家普及一個名詞,叫做:

就是說,你感覺自己是個透明人,所有人都會看到你的尷尬、窘迫,覺得你是個奇葩,是個怪人。

比如菲李中學的時候參加一次聚會,結果到了地方才發現:其他人都帶禮物了,只有自己兩手空空。那種尷尬你們能體會得到麼?

整場聚會下來,菲李都感到無比的尷尬,覺得所有人都在悄悄議論自己,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沒帶禮物的事情,由於實在太過煎熬,聚會中途菲李就找藉口離開了,回家後難受地哭了一頓,甚至害怕起聚會,也不知道第二天怎麼面對朋友。

結果第二天到了學校才發現:根本沒有人注意到菲李在聚會上的事情。

所以你懂了吧?一個社會焦慮的人,總是會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誤,總是覺得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在議論了,大家都在取笑自己,也就是所謂的:想太多。

事實上,就像你不會每時每刻盯著別人一樣,別人也不會時刻注意著你,你出現的一些小狀況,要麼別人沒注意到,要麼人家也不在意,很快就忘記了。

想要融入集體,就要正確看待社交焦慮。

越聰明的人越能區分無用社交,進而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他們的焦慮不是出於“害怕社交”,而是單純的討厭浪費時間。

比如我更想自己花時間學習,看書,聽音樂,而不是把美好的下午花在跟不熟悉也不重要的人一起聚會唱K上。

如果你是這種情況,菲李建議你不必刻意花時間去融入集體,繼續自己的選擇,做自己就好了。

要知道,隨著我們不斷地成長,自己的圈子越來越小是很正常的事情,社交這種事情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就越變越功利,當你認識到了這一點,拒絕許多不必要的社交是很正常的呀。

因此,你可能不是社交恐懼,不是越來越不喜歡社交,你只是長大了,懂得選擇了,懂得遵從自己內心了。想要融入的集體自然會有辦法融入的,不想的話即使勉強自己也只是痛苦而已。


好啦,今天的答題就到這裡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識,快關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點,你的魅力就多一點哦~


菲李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神經官能症

這裡需要注意的恐懼症跟焦慮症一樣是神經官能症,現在統一叫神經症,神經症表現出來的軀體症狀就是植物神經紊亂,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內臟活動及腺體分泌,受大腦皮質和下丘腦的支配和調節,不受意志所控制,所以稱為自主神經。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起負作用,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


神經症會表現出軀體上的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是不受人體主觀控制的,即其神經傳遞機制是應激性的。社交恐懼症患者跟人交往的時候,就會處於精神壓力下,其植物神經長時間緊張,從而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導致比如腹瀉震顫面紅耳赤頭腦空白木僵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瞳孔放大等症狀。當然這是可以通過藥物加以調理讓植物神經恢復平衡的,但問題在於社交恐懼症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即便在藥物控制的情形,一旦面對新的激越的刺激就會反覆發作並呈現加重的趨勢,所以心理療愈在應對社交恐懼症方面更加凸顯。


恐懼症的要針對具體的觸發機制進行脫敏

恐懼症在臨床上有很多觸發機制,表現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深海恐懼症、高空恐懼症、廣場恐懼症、密集恐懼症等等,我的小外甥女小時候是讓外婆帶大的,只要她調皮搗蛋的時候,外婆就拿出轟隆隆的吹風機嚇唬她,長到12歲的時候一旦聽到轟隆隆的吹風機的聲音就不由自主的神經緊張,甚至會汗流浹背,我稱之為“吹風機恐懼症”,沒有切身經歷過的人感覺很荒誕很不可思議,每種恐懼症的療愈方法都是不一而同的,要針對具體的觸發機制進行脫敏,既然是社交恐懼症,那麼社交就是觸發恐懼症的源頭!


社交恐懼症是人際關係中意識對抗失敗的產物

社交就是人際交往,在《了凡心療愈》裡提到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動物,人際交往是每個人需要面臨的問題,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都需要通過社交中獲得群體的認同,這就是期待自己能夠與人達成共鳴,但尷尬的是每個人的出生以及成長的背景不同,導致對待事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人喜靜有人好動,有人嗜甜有人好辣,我們講究“君子群而不同”從而把人際交往看作是場面上的事情去應付,但是潛意識裡還是抗拒的,這種抗拒就導致了我們人際交往中的諸多障礙,西方有句諺語:一個人的蜂蜜可能是另外一個人的毒藥,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特別在文化人中間出現所謂的文人相輕,誰也看不起誰,誰也不服誰,上升到國家社會層面,就是意識形態的對抗,當你在這種對抗中敗下陣來,你就會產生恐懼感。

叔本華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從別人那裡獲得認同感,這是人際交往的核心所在,這就是“小我”的“他證”屬性,我們不斷從外界他人那裡尋求認同感,而事實證明這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投射就好比自己通過別人在照鏡子,而別人很多時候是歪曲我們形象的哈哈鏡,而我們不斷的去努力修正別人頭腦裡自己的形象,這在恐懼症患者身上體現的更加明顯。

當你身處恐懼症的控制下,還試圖將自己強行塞進集體,想將彼此關係拉得更近一點的時候,這種對抗就越強烈,你會發現什麼呢?你會發現我們為了修復這種歪曲形象的慾望就會越強烈,結果往往是徒勞的,如果這是兩個沒有什麼交集的人,最終彼此都不會產生對抗,但如果換成是我們身邊比較親近的人呢?這就是很多家庭矛盾所在了,兩個非常有主見的人湊成的家庭往往是不幸,當初見的光環逐漸淡卻,內心的對抗就日益加劇了,我們會由當初的努力修補到最後的心如死灰,到最後源於這種對抗讓你從逃避到恐懼,恐懼症就逐步成型!

人們往往對你擁有的感興趣而從不對你感興趣

而事實上,別人會對任何你所擁有的東西有深刻的印象,他們從來不會對你有深刻的印象。這種事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別人所認出的並不是你,而是你的外套,所以你一直在裝飾你的外套,一直在打扮你自己證明自己。社交恐懼症正是這一行為失敗後的產物,包括你的父母在內,他們不在乎你是誰?擁有什麼樣的夢想?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們只關注你開了什麼車買了什麼房等等這些外在的東西!


基於此,人們開啟了自己的證明模式,我們就會一直在意別人的看法跟評價,生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對,我們在心儀的人面前會將自己裝扮盡善盡美,我們會刻意的討好別人,發展為討好型人格,但最後發現即便這樣也沒有辦法獲得別人的認可,事到臨頭卻還是會感到侷促不安感到手足無措甚至面紅耳赤,事後會後悔內疚慚愧自卑甚至抑鬱,這些都會降低我們的創造力在最尖銳的狀態下它會演變成一股結束生命的自責和怒氣。

當我們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從鏡子裡得到自己預期的答案,修正自己扭曲的形象的時候,我們會瞬間變得憤怒怨恨仇視嫉妒,可笑的是對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生氣的原因,因為他們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你害怕別人,別人害怕你,你的整個生活亂成一團,放下這種胡思亂想,放下這種惡性循環,不要在意別人。過你的生活就足夠了,不要顧慮別人。我告訴你,如果你無牽無掛地生活,你的存在就會開花,別人也會分享你的存在。你樂意分享,你也樂意給予,但首先你必須停止顧念其它人,以及他們對於你的想法。


拉回你向外投射的意識開始觀照自己方能打破恐懼的假象

既然不能從他人那裡尋求到“他證”跟“認同”,為什麼不從自己入手,如果找到了心的本體,觀照打破了這種對抗性,並製造了一種隔離。你觀照得越多,距離就越大;距離越大,你的頭腦從你那裡得到的能量就越少,你就變得接納變得不那麼評判不那麼憤世嫉俗。我們不再是照鏡子的人,我們就是翔實反映彼此存在的鏡子,我們自己就成為了觀照者,當我們將覺知的意識從對方身上移開,不需要別人成為我的觀照者,我自己就能觀照自己,你所需要做的僅僅是觀照,好像是第三人一般靜靜的看著彼此的關係

一旦變成觀照者,此刻你也不必刻意注重自己的形象了,我們的一舉一動就好似行雲流水,我們舉重若輕讓人如沐春風,一點也不矯揉一點也不造作,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因為這一切都順應我們心的本體,而不是頭腦的思考,我們也徹底從“小我”的“他證”魔咒裡解脫出來。像是《般若心經》裡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照就是觀照,“五蘊”就組成我的感受、我的思想,也就是小我,這些是人際交往對抗的源頭,用什麼去觀照呢,當然是用意識去觀照,只有這樣去做了,當你的身心的自由自在,恐懼也就無所遁形,這就是觀照的力量,在《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裡觀照是療愈的階段。


陽明先生說:當你未看花的時候,這花與你同歸於寂,當你看這花的時候,這花頓時與你鮮活起來,此時便知,這花不存在於你心之外,這是唯心的實用主義,你觀照它,你的意識就跟花合一,那麼它就是花,你不觀照,那麼它什麼也不是,它會與你的心同歸於寂,那麼在人際交往之中,你也就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對抗,消除了“他證”跟“對抗”也就是恐懼的對象不見了,頭腦的想象不見了,恐懼也就無從談及了,就像上邊我說的小外甥女的“吹風機恐懼症”一樣,你要想讓恐懼的對象也就是吹風機消失不見,就得引導她意識到這僅僅是頭腦強化的想象,你必須幫助他們提升意識,這也是《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的宗旨所在,這些想象源自於思維,他們只能在思維裡存活,頭腦是工具,思維可以利用它,當然意識也可以利用它,思維在腦海力揮舞著想象的大棒讓你感到恐懼,恐懼只是運行在思維層面,只要意識到了,它就顯出了原形, 你就跟一個旁觀者一樣看出它的滑稽可笑,你甚至心理還會說:我居然還怕它,於是它就灰溜溜的走了!陽光出來,冰雪消融了!


了凡心療愈


我們如果有社交恐懼症,就要爭取自己給自己一點時間,努力試著改變一下自己。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我們社交恐懼的人來說,我們的書可以慢慢讀,但是,路一定要多走,多出去行走,試著和陌生人打交道,一點點,一定會改善社交恐懼的。

也不要特別著急的快速改變自己,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掉的。

我們在集體中時,雖然做不到遇到誰都可以侃侃而談,但是,我們可以慢慢融入大家的圈子,做一個聽客也很好啊。


田街小雨


1常參加社交活動(如:飯局,K歌,體育等)

2平時多學習,多積累,提升自己。這樣和別人接觸就會找到共同話題。避免尷尬!增加信心!

3練習語言溝通,包括繞口令!

4適度的幽默,可以有效的幫助你控場

如此你就慢慢的告別了社交恐懼了!祝早日成長起來


北鳴俊


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最好是先慢慢從小範圍人群接觸開始,越是躲避越恐懼。

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多進行戶外活動,哪怕是你一個人,哪怕是接觸一些小動物。嘗試多說話,自言自語也行。

然後再慢慢的找人交流,這東西就是接觸的越多越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