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人轮流给西汉当家,终于轮到王莽出头了!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就在汉成帝要弃用的时候,王凤先知道了这个消息。怎么回事哪,原来啊,虽然汉成帝在召见王章的时候留了个心眼,让左右侍从退下了,可王凤的一个在宫中堂侄在暗中偷听了他们的对话,然后就告诉了王凤。

王凤得到消息之后,是大为惊恐,为免得落个悲惨的下场,他决定先下手向皇帝辞职。辞职理由大概如下,这几年我事情做的不够好,现在出现天灾都怪我,这几年我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因为养病耽误给朝廷干活,还是让我回家好好养病吧。陛下因为太后的原因一直厚待我,我心里都明白,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陛下的圣恩,您让我回家,天下人也都会觉得这是您的皇恩浩荡,也算是我给陛下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吧。

反正这封辞职信,写的是悲悲切切。不说皇帝怎么反应,皇太后知道以后是一直哭泣,吃不下饭了。看舅舅和母亲是这个态度,汉成帝又犹豫了,不管怎能说,王凤是为自己做了不少事情的,他就下不去手了。

汉成帝就给王凤回了一封信,你不要这样,是我自己事情没有做好,这才引起的天灾,你要是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回家了,那以后我怎么办啊。你放宽了心,好好养病,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国家需要你啊。

为了安抚王凤,汉成帝又重新举起了刀,不过这次的目标是王章。虽说这么做有点不地道,可为了让舅舅的病早点好,也只好这样了。治王章的理由比较简单,冯野王是诸侯王的舅舅,你举荐他做管理朝廷,这不容易造成内臣和诸侯王联合吗?你明知道我已经娶了张美人,还拿羌人和我比,这是什么意思啊?

就这样,王章被打入大牢,而后死在狱中,他的妻儿也被流放。从这以后,王凤在朝里的地位更高了,朝廷内外到处都有他的人,那王家也是越来越辉煌。

也是该王凤事业线太短,在辅政十一年后,他患上了重病,眼看着就要不行,国家栋梁要倒,汉成帝很是着急,他多次去舅舅家探望。看着王凤那有气无力的样子,他拉着大舅的手失声痛哭,将军啊,要是哪天你走了,我让平阿侯王谭代替你怎么样?

王凤闻听之后赶紧撑着坐起来,而后跪下扣头,陛下,王谭虽然是我亲弟弟,可他生活奢靡,没法给天下人做表率,我觉得还是御史大夫王音更好一些。

汉成帝很纳闷,舅舅为什么反对亲弟弟,推荐堂兄弟啊?可也没好意思问。其实啊,当初在王凤得势的时候,王谭就和他不对付,反而是王音,对王凤是十分的敬重,像对待亲爹一样对待自己的堂兄。

王凤还是死了,在临死前他还给汉成帝上了奏折,坚持推荐王音,让皇帝不要用王谭。为了表示对大舅的尊重,汉成帝亲自去给王凤吊孝,又封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让他辅佐朝政。汉成帝也没忘了了王谭,让他去统领守城的军队。

王音掌权以后,不改谦虚谨慎本色,是勤勤恳恳的做事,谨小慎微的做人,汉成帝也没有亏待他,给他很多的赏赐。王音是这么做人的,可王家的其他人就不这样了,他们仗着皇帝的宠幸,玩的是越来越大。不少王家人的房屋盖的如同宫殿一般,排场摆的非常大。

也是该着他们倒霉,这些事情就都被汉成帝知道了,皇帝心中的那团火又被点着了,他先把王音叫来问罪,可没想到的是,王商、王根兄弟居然没有理他,而是去向皇太后请罪。汉成帝这回爆发了,他先是训斥了管理京城的官员,然后又狠狠的教训了王家兄弟。

这回舅舅们害怕了,他们纷纷用准备自残的方式来向皇帝请罪,王音坐在草垫子上,王商、王立、王根背着斧子请皇帝处置。这汉成帝还真好说话,面子上满足了以后,心一软,就没有继续追究了。

几年以后,不得志的平阿侯王谭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侯位。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太后根据这个事情,想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弟弟王曼。王曼死的比较早,没有得到封侯,他的儿子王莽也就没有继承到侯位,王莽的妈妈总是去宫里伺候王太后,再加上王莽的事情做的确实不错,名声一直很好,王莽的哥哥死的也早,王莽就尽心尽力的照顾嫂子,还担负起了照顾教育侄子的责任,所以王家人对王莽的印象都特别好,这王莽封侯的事情,也就被提到了日程之上。

后来汉成帝追封王曼为新都哀侯,王莽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爹爹的侯位,做了新都侯。除此以外,王太后姐姐的儿子淳于长也被封为定陵侯,王家的亲属里面,一共就有十个人封侯(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李广,一辈子都没有被封侯,上哪说理去)。

王音辅政八年之后,也去世了,汉成帝也像对待王凤一样,亲自去吊唁了他,而后让成都侯王商做了大司马卫将军。王商辅政四年后,也追随兄弟们去了,汉成帝同样亲自吊唁。按顺序应该轮到王立辅政了,可王立之前犯过罪,汉成帝就跳过了王立,让王根做了大司马骠骑将军,继续辅政。

这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汉成帝已经继位二十多年了,可愣是没留下儿子,为了防患于未然,他打算立从刘家立一个太子。可那个时候定陶共王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做了定陶王,定陶王的祖母定陶傅太后是个明白人,她知道这话语权还是在王根手里,就给王根送去了厚礼,希望他美言几句。王根也真办事,就拐弯抹角的把这个意思和汉成帝讲了,那汉成帝本来就对兄弟有好感,就把侄子定陶王召进了宫,立为太子。

这时候王根也辅政有五年了,他大概不想像哥哥们一样死在任上,就给汉成帝递交了辞职信,要告老还乡,汉成帝尊重了舅舅的意见。现在大家一定对王根的接班人感兴趣了,别着急,在他临卸任之前,确实向汉成帝推荐了人选。

王根最初的理想接班人是外甥淳于长,可这辅政大臣的位置实在太吸引人了,王根的侄子王莽,也惦记上了。其实论声望论地位,淳于长都在王莽之上,不过这都难不住王莽,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和手段。

淳于长这个人平时也不是很检点,做过不少见不得阳光的事情,所以王莽就开始搜集了他的罪证,然后放到了王根的面前,希望叔叔能转呈的皇帝。这下子王根对淳于长失望了,也是淳于长这罪过太大了,还和废掉的许皇后有说不清楚的关系,汉成帝知道以后没有客气,淳于长被杀掉。

现在王根退休了,他的继承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王莽,那一年王莽三十八岁。做了大司马以后,王莽是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他任用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做官,还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财物,都用来分给别人,自己却过着简朴的日子。

举个例子,有一次王司马的母亲病了,很多大臣们都去探望,来招待大家的是一个穿着粗布裙子的女人,大家觉得这个仆人言谈举止不俗,起初还以为大司马是治家有方,后来才知道,那个女人是王莽的夫人。

王莽辅政一年以后,汉成帝病逝,太子刘欣继位,就是汉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