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9月5日下午,2018年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组委会会议在宁召开。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省科协副主席徐春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李贞强、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黎雪、省科教影视协会理事长张晓锋等出席会议。

2018年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组委会会议在宁召开

孙春雷在讲话中指出,本次评审组织工作井然有序,评审过程严谨规范,获奖作品基本能够代表2017年以来我省科普创作的水平。同时,孙春雷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凝聚科普创作人才、繁荣科普创作事业当成重要的事情来抓,把该项活动做成在科普创作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二是组织上严密高效,建立健全广泛合作机制,适应形势发展,努力实现优秀科普作品评审推介范围的全覆盖;三是评审中注重质量,评审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四是考虑建立评审专家库,尝试专家评审与公众网上投票相结合的评审机制,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会上,黎雪介绍了本届优秀科普作品活动组织情况及终评结果。今年,评选活动办公室共收到各设区市、省直及各有关单位选送的优秀科普作品共182件,较上年增长74件,增长幅度较大。今年共评出优秀科普作品92件,获奖率为50.55%,其中一等奖13件,二等奖27件,三等奖52件。评审结果将在江苏公众科技网上公示。

组委会领导翻阅获奖作品

评委会报刊组、图书组、影视微信组组长在会上分别汇报了各组作品的评审情况。本届评选活动参评科普作品,各选送单位报送的科普作品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原创多、题材新、话题热,在运用新媒体手段,实现科普创作创新发展方面也有一定体现。作品《“智慧气象”造福百姓生活》《帮临终者画一个温暖的句号》《为了让你扔掉这些驱蚊产品,我们喂了100只蚊子|360实验室》《教你看体检报告》,话题密切关注百姓生活;作品《奇妙的化石》与《恐龙化石密码》,从科学家的视角切入、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内容精、形式新;作品《“北京8分钟”里的中国“智造”》《人工智能真的来了》等,关注社会热点,追科技发展前沿;作品《符号江苏·口袋本》(第四辑),弘扬江苏人文底蕴,又具有科普传播价值。这些科普作品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科普传播效果好、可信度高、导向性佳。

与会专家建议,今后要加大对优秀科普作品的宣传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培养江苏本土优秀科普作家。(文/司明婧 张洁 编/谢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