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減少意味著什麼?會造成哪些後果?

張宇飛61


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想從日本的一個小山村說起。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小山村,如果你不小心闖入,你一定以為自己闖進了恐怖電影的場景。在這座山村裡,到處是一動不動的人,走進一看,你才會驚訝的發現,原來他們都不是真人,而是人形大小的玩偶。

這些玩偶在公交車站等車,在田裡耕地,或者坐在屋前長凳上,甚至坐在廢棄的學校教室裡。

而這個村就是日本著名的“那格若”村,而它身後所隱藏的,則是日本社會目前正面臨的最大問題。

德島縣位於日本四國島,同大部分日本的農村地區一樣,這裡也正在為維持社區的人口數量而努力著。

“那格若”是德島縣的一個小山村。從2014年開始,它有了一個著名的名字——玩偶村。20年前,那格若曾經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小山村,人口的巔峰時期,曾經有上千人。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為了尋找更好的工作,紛紛搬進了大城市,加上日本日益嚴重的生育率低的問題,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小山村只剩下220人。而最奇特的是,其中,人口只有20人,玩偶人200人。

為了給山村增加人氣, 村民們編制了很多的布娃娃和稻草人來代替離開的鄰居。

源於一個女藝術家的返鄉:

那格若是日本一個叫做月見綾野的女藝術家的家鄉。多年後的一天,月見綾野回到了她生活了11年,多年未回的小山村,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山村再也不是多年前人氣旺盛的景象,走到哪裡都是空置的房屋,人煙寥寥。

這讓她心痛不已。於是她萌生了一個奇異的想法。她想要恢復當年山村人丁興旺的樣子。於是她開始用手工製作玩偶來裝扮村莊,以增加人氣。

她決定在家鄉留下來,在她留下的10年間,她一天都沒有停止過手中的活,現在,她和村民一起,已經縫製了350個真人大小的娃娃。它們散落在長凳上、大街上、房屋外、農場裡,甚至還有的正坐在已經廢棄的學校教室裡。

人口下降帶來的嚴重問題:

日本人口減少的問題現在已經超過了其出口的嚴重下跌,成為目前日本社會的最大問題。超過10,000個城鎮和村莊的人口在減少,由於出生率下降和快速老齡化,日本農村大量空置,房屋和基礎設施崩潰。

在日本東北地區,2011年3月發生的大規模地震和海嘯造成超過18,000人死亡,這更是讓人口問題加劇。

人口的較少,首先帶來的是工作崗位的缺失。然後是學校的停業,最終,部分社區連電錶都停止了。

無論是首相安倍晉三執政的自民黨,抑或其他的對手,都對這一問題束手無策,困擾日本領導人幾十年。

日本人口從2010年1.28億的高峰開始下降,如果在未來沒有出生率的急劇增加或對外來移民政策的鬆動,據預測,到2050年,日本人口將下降到1.08億,而到2060年則會下降到8700萬人。不僅如此,到那時,10個日本人中將有4個人超過65歲。

日本政府一直在試圖阻止人口跌破1億,他們說服日本女性生育更多嬰兒,但努力收效甚微。年輕的日本人繼續從農村流入東京等大城市,然而東京的兒童出生率也很低,只有1.13,主要是因為東京很長的工作時間,高昂的養育下一代的成本。

日本三好市的人口從1985年的45,340人減少到去年的27,000人。其四分之一的人口超過75歲。 為了鼓勵人們多生育,三好市為所有2歲以下的嬰兒免費提供尿布和奶粉,免費的醫療服務則一直提供到初中結束,如果你家裡有第三個孩子,政府還提供免費的托兒服務。

在日本各地有820萬所空置房屋,超過所有住宅樓的十分之一。在日本很多地方,5萬日元的租金可以讓你租到一個非常豪華的房產。


王不宇看世界


日本人口減少,這本身就是一件結果,是因為日本的超低的生育率和正常的死亡率造成的。日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生育後代,因為生活成本和養育成本都需要非常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而日本的大環境下年輕人的就業壓力巨大,居住問題突出,婚戀率也降低因而生育率降低進而造成少子化。


那麼人口不再增長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社會福利的缺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變老,整個社會走向老齡化,沒有年輕人來接任老人的崗位,這樣很多地方的老人都需要工作到七八十歲,甚至一直到死亡。


我們去日本玩,去東京大阪的街頭,特別是秋葉原等等街區,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年輕人,因為全日本的年輕人都聚集到這裡,但是如果你去到北海道或者是小樽以及札幌等等稍偏遠的地方,就會發現當地的工作人員和居民都是老人。


這就是日本人口減少帶來的後果。


旅日


日本的人口減少主要是死亡人口多過出生人口。不過這是雙向的,一方面是日本長壽老齡人口逐漸進入死亡期;二是日本出生人口下降,晚婚晚育。三是日本與美國不同,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2億多已經接近飽和,每年移民人口移出和移入人數大致相等,無法向美國一樣,靠社會遷移來增加人口。

日本是全球人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連續20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因為人得壽命延長,過去20多年日本的死亡人數皆低於出生人數,所以人口保持穩定。

但是在2007年,日本人口迎來拐點,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並且因為日本之前的老齡化嚴重,老年人多於適孕人口,從2007年開始,日本出生人數連續九年低於死亡人數。下圖是日本出生人數與死亡人數對比:

人口拐點來臨,死亡人口增多是日本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日本近二十年晚婚不婚的現象開始在社會蔓延,結婚率出現了下降。2010年日本官方的一次統計數據顯示,在50歲的人口中,約25%的男性和約10%的女性仍然未婚,此類人就可以被定義為不婚族。

當然這種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少子化的趨勢,無疑會使日本的勞動力減少,市場主力人群消費需求下降。日本的GDP其實已經承壓乃至倒退。

下圖是日本GDP與人口變化趨勢:

不過老人和少年增多,也催生了日本的銀髮經濟和少兒產業。而中國也正面臨老齡化的威脅。


麵包財經


日本人口減少並不是因為他們工作忙,而是現在的日本結婚不要孩子的多,同時不打算結婚的人也多,死亡率高於出生率,老齡化相當嚴重,人口減少意味著勞動力嚴重減少,不足以支撐日本的經濟發展,而造成經濟下滑。老齡化加重,國家經濟負擔加重。少子化的加劇,是最近日本這幾年最為頭疼的問題,雖然政策大力鼓勵人們生子,但效果不好。


默水清


日本是技術強國,但是活力不足。技術很快被中國人趕上,失去了技術核心價值,所有淪為白菜價格,只能滅亡。人口減少,根本原因還是對未來缺乏安全感,後勁不足,最終被其他外來人口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