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邪不壓正》秀地道深圳英語: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這是 翻譯達人秀 的第 179 篇文章

彭于晏(EDDIE YU-YEN PENG,1982年3月24日-),

臺灣知名男演員,出生於臺灣澎湖,

祖籍河南,13歲和家人移民到加拿大,

進入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經濟學。

今年,2018年的暑假檔精彩紛呈,深圳專利翻譯君和大家一起大飽眼福。

繼《我不是藥神》之後,彭于晏主演的新劇《邪不壓正》(Hidden Man)口碑也很不錯,豆瓣評分7.2

劇中,飾演李天然的彭于晏可打、可撩,顏值爆表,引爆了不少女生的粉色少女心。

刀光劍影、穿梭屋頂,打戲完全不在怕的,確實是所有女生的理想老公人選。

硬朗型的長相,配上垂涎欲滴的肉體,就問你動不動心?

滿屏的荷爾蒙,大家自行欣賞這逆天的腹肌....

放開你的手,讓我來!

360度無死角

媽耶耶耶耶....

除了這一身撩妹必備的肌肉加硬朗派的外表,最最最最讓我驚豔的就是彭于晏的英語口語。

飾演留美歸來李天然的彭于晏在劇中有不少英文臺詞,一口地道的美音,簡直蘇到爆。

其實,這並不是彭于晏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大秀英文。

2013年,因為其主演電影《分手合約》(A Wedding Invitation)要在北美上映,彭于晏還專門做了一個英文版版劇情介紹,宣傳影片

雖然口音帶著一點點的北美腔,但勝在流利、自然。

來感受下現場版↓↓

(還有更帥的嗎!)

當然,這種事先準備好的英文說辭,說得好不足為奇。真正要考驗一個人的英文口語水平,還是得看臨場表現。

這一點,我彭也是經過專業認證的。全英文采訪,更是手到擒來。

2016年,彭于晏接受ICON Singapore的採訪時,全英文回答了關於主演電影《寒戰2》的系列問題。

英文部分開始於2分40秒,太帥了......

視頻中,彭于晏發音標準,說話流利,沒有絲毫停頓。英文的口語水平確實可以算是國內娛樂圈明星中的佼佼者。

其實,彭于晏的英語水平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13歲才移民加拿大的他,英文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很差。據他自己所說,當時還一度因為口語差,遭到同齡人的歧視。

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積極融入校園環境,加入籃球隊、積極健身....

有著外界的語言環境,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學習好英文自然不是難事。

最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彭于晏考取了加拿大頂尖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經濟系。

敬業是他的代名詞

其實,現在以“硬漢形象”聞名的彭于晏,剛踏入演藝圈時,更多的是接演“奶油小生”的戲份。

2002年,彭于晏因為出演首部臺灣偶像劇《愛情白皮書》,正式進入娛樂圈。

他的成名之作,就是2005年火爆大陸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Chinese Paladin)。

其中,他飾演的唐鈺小寶,深情卻又悲慘。

但他的演繹生涯,並沒有大紅大紫,而是默默的孤寂了下去。雖然也接演了不少偶像劇、電影,但效果始終平平。

但他的敬業,是業界內出了名的。

相較於普通的演員,使用替身完成高難度的運動,彭于晏在拍戲中凡事一直堅持親力親為。

舉幾個例子來說——

2005年接演《海豚愛上貓》(When dolphin met cat),戲中,他飾演的是一名海豚訓練師。

為了真正做到不尬場,追求畫面的真實性,彭于晏私下裡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和海豚朝夕相處,學習訓練員的具體技巧。

最後,戲演完了,他也成功拿到了海豚訓練師的資格認證。

電影《聽說》(Hear Me),為了飾演會手語的天闊,彭于晏在開拍之前,練習了整整三個月的手語,一度練到手抽筋。

但是,再敬業的演員,得不到賞識,沒有好的劇本加持,也很難在娛樂圈內混的風生水起。

在某次訪談裡,彭于晏回憶起曾經那些灰暗的日子:我當時好迷茫,為什麼別人會有那麼多的戲演,有那麼多粉絲,賺那麼多錢,拍那麼多廣告,而我沒有?

後來,他總結出了原因:其實,就是自己還不夠好 I'm not good enough.

那麼,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呢?

答案是:自律self-discipline、拼命hard working、

有很多人曾說,彭于晏集才華與顏值於一身,很難讓人不喜歡,這是老天賞飯吃。

可事實上,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拿命拼出來的。

很多人或許無法想象,彭于晏曾經也因為胖被人嘲笑無數次。好不容易瘦了下來,2002年出道,出演的第一部作品是偶像劇《愛情白皮書》,卻又被人稱作是“花瓶”。

但他從不解釋,只是更加努力磨練自己的演技,全力以赴。記得網上有人這樣評價說,“彭于晏每拍一部電影,都會拼了命努力,所以每部電影結束後,他也get到一個新技能。”

2007年,他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翻身之作《翻滾吧,阿信》(Jump!Ashin )!這也是彭于晏的第一部轉型之作,開始向硬漢發展。

為了拍好《翻滾吧!阿信》,為了練出更適合角色的身材,他增肌只吃水煮餐,練得手上滿是繭子,將體脂肪降到了8%,終於練就了一身“腱子肉”;

每天練12小時的體操,學會了體操6項,堅持了8個月,憑藉著高超的毅力,成功塑造了體操運動員阿信這個角色,鬼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但也的確為自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沒有吊鋼繩,所有的專業體操動作都是他親身所做。甚至連奧運體操冠軍——劉璇都稱讚了他的專業性。

皇天不負有心人,憑藉著自己精湛的演技加認真的態度,彭于晏終於被提名為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妥妥地躋身臺灣一線小生行列。

而一炮而紅之後,彭于晏就開始好片不斷。

在拍攝《激戰》時,密集訓練+節食三個月,身材不僅達到了運動員的標準,還學會綜合格鬥、泰拳、巴西柔術、鎖技等技能,當然,這部片子最終也攬獲了金馬獎與金像獎兩項大獎。

為了拍好《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彭于晏不用替身,專門拜師學拳,每天訓練10個小時,刻苦訓練半年,學會了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等新技能。

為了演好《破風》裡的角色,他參加專業的魔鬼訓練,平均每天騎行120KM,一練就是5、6個小時......累計騎行11萬多公里,還拿下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

拍《湄公河行動》的時候,他學會了泰語、緬甸語和射擊;拍攝《危城》學會雙刀……彭于晏就是那種愛跟自己瘋狂較勁的人,他一直在不停的激勵自己、突破自己,能付出100%的力,就絕不會付出99.9%。

有人問過他,“你覺得自己現在的成就,是靠什麼來的?”

彭于晏說“是運氣吧”,而在一旁的梁家輝就指正他,你不要老說運氣運氣,你現在的一切,都是靠你的努力得來的。

的確,“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If you only have one chance to make a comeback in your life, you have to do your best,《翻滾吧!阿信》中的這句臺詞完美印證了他的努力。他不會因為身處低谷而放棄,但也絕不會安於現狀。

他說“大概是自己體內有強烈的好動因子,所以才促使他不斷向前,不斷探索不斷突破自己”,而他也的確憑著自己的這份努力、堅定的毅力和超強的行動力,逆轉了人生。

自律,遇見最好的自己!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不論堅持跑步、讀書還是早起說到底都是自律的體現,一直自律的人一定會越來越棒。

自律的人,可以逐漸控制自己的人生。

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裡,本身就是"可怕"的設定。

讓自己變成功不是一種想法,而是一場全力以赴的行動。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找不到讓自己變好的法寶,但無論怎樣,我們都要學會讓自己蛻變,如果你能堅持跑步、讀書和早起,那麼你也可以擁有別人看來"可怕"的設定,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而不受他人擺佈。

深圳專利翻譯君總結,彭于晏靠的是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追求完美的態度,在演戲這條道上精益求精,才會接演一部又一部經典電影。我們在人生奮鬥的路上,更要一點一滴,每日積累,一天天在銳變。成功從來不是天生!只有努力才能換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