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中國未來的房價是持續增長,還是會暴跌?爲什麼?

民心民生民聲


我的觀點是中國未來的房價既不會持續增長,也不可能暴跌。總體趨勢是高位徘徊,緩慢下跌!我們沒有馬雲,李嘉誠,曹德旺這些頂級富豪的眼光,但我們可以參考他們的觀點!



為什麼說不會持續增長?看頂層設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前不久發佈的政策信號更是旗幟鮮明!看群眾呼聲,高得離譜的房價僅僅是用來滿足住的人的需求嗎?當天怒人怨時,還執迷不悟,那不是自掘墳墓嗎?所以,任何的“持續增長”都將牽動全社會敏感的神經!接下來,很多地方一定會採取強硬措施平抑房價!行動最快的是深圳!一旦深圳的政策落實,並且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的話,同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為什麼不可能暴跌?首先,暴跌帶來的經濟災難甚至大於持續增長帶來的災難!這是全社會不能承受之重!如果你昨天給了300萬的首付,需要再按揭30年才能付清全款,未來的30年必須節衣縮食才能生活下去。今天突然腰斬,300萬就是全款,從此過上無房貸的幸福生活!雖然都是市場行為,都是合法有效的合同,都必須誠信守法,但對人的衝擊力有多大,大家可以體會一下!事實上,前車可鑑值得警醒!任何事都有利有弊,房地產的繁榮穩定對經濟的拉動也是功不可沒的!緩慢下降軟著陸才是最好的結果!其次,有錢人為了抗通脹,由於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一定會存僥倖,出手房市!特別是早年就賺得盤滿缽滿的人,根本不怕下跌,就算下跌也只是財富縮水而已,絲豪改變不了富豪的地位!第三,剛需永遠存在,社會已經無形分出了層級,你買不起,不代表別人也買不起!很多中高收入者有能力承受高房價!這部分人的需求穩住了供需矛盾,穩住了房價!

房價不能再漲了,這是社會共識!緩慢下跌這是價值規律!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和生活需要理性看待房市,才不致於在糾結與徘徊中煎熬!


都市家庭的鄉村樂園


本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也僅限於少數一二線城市,是屬於局部性泡沫,現在是三四線城市房價都有了泡沫,截止5月份有全國200座縣城的房價超過了9000元/平方米。現在房價過萬的地方並不稀奇了。

房價後市還會漲嗎?事實上,中國的高房價是建立在全民加槓桿的買房運動之上,如果說2015年初之前,中國民眾加槓桿程度還是有限的,現在已經大幅蔓延開來,已經到了全民加槓桿的時代,目前老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房貸,再要繼續加槓桿來推高房價的可能性並不大了。與此同時,買房的房貸成本也在上升,目前可能感受不到,但之後房貸利率上升感受會越來越明顯。

中國房價去槓桿化、去投機化已是大勢所趨,只是政府部門希望房價不要大跌,每年跌個10-15%,而當地居民的收入每年都有增長,這樣用個五六年的時間房價就可以接軌了。軟著陸的想法很好,但是這可能只適用於大城市,局部地區房地產泡沫軟著陸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想所有房地產泡沫都能軟著陸,就比較難了。

實際上,廣大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最容易跌,因為三四線城市對外來人口吸引力有限,一旦投資性需求轍退,那麼三四線城市會跌得比較慘,而剩下來的可能是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去泡沫化了。中國房價不可能一直上漲,這不符合自然規律,越是瘋狂上漲,暴跌的時候越是不會太遙遠。


不執著財經


2018年馬上就要過半了,面對上半年掉頭回轉的樓市來說很多人還是為自己買房子的計劃感到著急啊。對於很多無房者來說樓市的下跌就是他們購房的救命稻草,如果房價還這樣持續的增長下去,想必買房的計劃是要泡湯了。但是房價的增長對於已經有房的人來說卻也是利好的消息,所以很多人還是希望房價上漲,可以說是靜靜的看著房價上揚而默默不語的。

對於樓市當中的兩種期盼來說,總有一種是可以實現的。那麼我國未來的房價是持續增長呢還是暴跌呢?

對於我國的房價來說,未來趨勢還是應該持續增長的。雖然這樣說會傷到很多人的心,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也正如很多人一直在說的,什麼東西都可以降價為什麼房子不可以?這本來就是個偽命題,因為並非任何東西都可以降價啊,房子就沒有啊。這樣說會不會太繞呢?

很多人在網絡上發表言論,說是房價暴跌了好,窮人就能買房了,但是這樣的想法也正好反映出了這些人思想的貧瘠。被單方面限制了思想也是一種可悲的。說說房價暴跌能有什麼好,好多人還是指著房地產行業過活的,房企倒閉了這些人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房價的增長,其實大方向和我們生活成本的增長是一樣的,有可能在一些地方還沒有我們的蔥薑蒜上漲的速度快,只是因為房價的基數大,所以給人造成了成本上漲很快的跡象。咱們對比一下,如果一斤蒜按5元一斤計算,過了半年漲到6元這個漲幅是20%,但是大家不會太在意因為漲了1元錢。但是房子不一樣,如果按均價10000計算,過了半年漲到11000了,那麼漲幅是10%。這就不得了了,可以說是房價漲破天際了。

因此,我們對於房價的感覺只是建立在房價的高基礎之上,未來的房價增速可能會放緩,但是大趨勢就和我們的日用品一樣會一直漲下去的。


房產老J


我認為中國房價會有一輪超乎想象的下跌。

但中國的情況很複雜。你說均價吧,多數人的感受是一線城市,是四五線城市房價畸高。現在大城市和縣級城市都漲得又高又快,有些二三線城市也跟著暴漲。但有些二三線城市呢,不溫不火,平均下來,有人說中國的房價並不高呢。

中國的情況複雜還在於,炒股是一小部分人的事,跌到谷底了,受損的都是一小部分人,掀不起風浪。但房價的事是大多人的事,只要有20%及以上的下跌,就有人大喊冤屈,大喊受騙,要死要活的。

房地產盤根錯節產業,它牽扯的面太廣了。

個人方面,各地方城市層面,好多利益相關體都不願意看到房價暴跌,這樣的意願越強,乃至讓一些人形成永遠不跌的觀念。

有房的人是不願意房價下跌的,國內有房的人比沒房的人多很多;

地方城市不願意房價下跌,超出一定程度,各大銀行也會出問題。房價還沒怎麼下跌,金融危機可能就來了。

但,我依舊認為房價會出現一輪超乎想象的下跌,理由是:

1、經濟發展都有周期的,所謂週期,就是有漲也有跌。

中國房價從上世紀90年代底開始市場化嘗試以來,可以說一路猛衝,都沒怎麼喘氣。

停歇一下,喘勻氣,都需要房價有較大調整呀。

2、總有人說,商業的本質就是創造正向現金流,那麼房子有什麼本質呢,買房的邏輯在哪?

房子是用來住的,買房子不能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

所謂的租售比呢?很多人都不提這個概念了,近3年來房價又一波迅猛上漲,到了沒人認為租售比可以作為衡量房價的一個指標了。

顯然,這已有些過頭了。

你買一套房子,首付款的利息足以支付每年每月同一套房的利息時,你買房的意義在哪?首付給銀行了,每個月還要還幾萬元;而你租房,首付是你的,只需用首付的利息去付房租。

非要買下房子,價值又在哪裡呢?

3、90後、00後所經歷的時代已之前的大為不同了,他們更追求自由,他們追求自我實現已超過對穩定生活的訴求了。

更何況,用月薪幾千或者月薪幾萬是不可能買得起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子了。

鏈家董事長左暉說,“目前中國城市,有22%的人住在別人的房子裡,估計未來五到十年,這個比例會提高到35%”。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也代表著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改變。

我們都做好了不斷學習的準備,都做好了不斷晉升帶來的各種挑戰的準備,我們都沉浸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歡喜之中。唯獨,我們沒有做好生活可能向下的準備,房價可能向下,工作崗位可能向下的準備。

這是長期經濟增長帶來的錯覺,我們遲早要為這個錯覺吃盡苦頭的。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兩面派,對無房族我說,房價未來必跌,並且暴跌。跌至蔥價。你現在就著手栽蔥,屆時以蔥換房。對有房族我說,不必驚恐,買房就是安居樂業的嘛!不為漲而過喜,也不為跌而過憂。馬雲說的那棵蔥,是和田白玉翠玉籽料雕琢的一棵蔥,價值八百萬元!這樣說,大家都高興吧?


手機用戶71008793657


首先可以肯定,未來房價是不可能出現暴跌的。理由是,暴跌帶來的並不是開發商的倒閉,而是嚴重的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甚至是經濟危機。因為,按照目前開發前幾年負債情況,多數都是銀行資金支撐的,其從銀行獲得資金的抵押手段,也主要是土地和房產。特別是土地,開發商原本就只具有開發權和暫時的使用權。一旦開發結束,開發權與使用權也消失。而土地的所有權則歸國家。如果房價暴跌導致開發商的抵押物價值大減,那麼,從銀行獲得的資金就沒有保障,最終會讓國家來買單、讓廣大居民來買單。

同時,由於房地產業在相當一部分地方都是重點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也是稅收等的重要支撐。一旦房價暴跌,會給地方經濟也帶來極大的傷害,甚至斷崖式下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未來房價也不會暴跌。

不佳暴跌,會是一種什麼境況呢?筆者的觀點是,可能出現兩種現象:一是溫和、理性上漲,一是緩慢下降。從前者來看,由於市場供需關係依然是供不應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會給房價上漲留下不小的空間。加上貨幣超發,可能會在未來保持一定的通貨膨脹率。所以,也從一個方面支撐房價的溫和理性上漲,而不會出現下跌。所以不會繼續大漲,是因為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目標和要求下,不會讓房價再象過去一樣非理性上漲,而必須將其納入到理性上漲、溫和上漲的軌道,讓廣大居民不再為房價上漲而擔憂。

緩慢下跌,則主要是基於房地產租賃市場的發展。如果未來租賃市場發展得很好,廣大居民的住房意識也有了比較大的轉變,不再把擁有產權住房作為首要目標,而是把居住作為首要目標。那麼,供求關係就會得到極大改善,不僅房價上漲的動力會大大減弱,下跌的空間也就出來了。由於不具備暴跌的條件,所以,緩慢下跌還是可以的。縱然每年下跌的總和加起來很大,只要不是暴跌,都能夠在經濟發展中得到消化,風險也不會爆發。

所以,未來的房價走勢,就是理性、溫和上漲或緩慢下跌。其中,上漲的概率要大於下跌。


譚浩俊


個人關點:全國房價2016-2018年。被人為推高很多。持續增長是不可能。暴跌也不可能。為什麼了?首先我們來談談為什麼被人為推高了很多。與2016/2018年這幾年。地方出臺政策有關。第一:2015年、左右二三線城市許多樓盤根本不好賣。地方政府就沒有錢。政府出臺關於各市縣舊房改造。居民不用反遷了。賠了錢自己去買。因為這部份人都基本是剛須。周圍樓盤很快賣光。開發商賺了錢才能又去買地。樓盤暴長。地方經濟活了。開發商有錢了。拆遷戶發了。沒房平民百姓傻了。這只是推高的一方面。第二:炒房。捂盤。這都是這幾年持續房價增長原因。暴跌也不可能。銀行能接盤嗎?這不可能。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怎麼辦?首先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都是在可控範圍內。中央政府也說了房子是用來住的。房價穩定。不跌不漲。十年後你月工資3萬以上。房價就不算高了。政府也慢慢減少了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銀行也能收回貸款。老百姓也能買的起房。雙贏多贏。


用戶7542477940690


我認為中國的樓市短期內還是會緩慢上漲。但是回落是必然。1、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各地都相繼加快了調控力度。2、中國現在要發展經濟,必定要讓股市回暖,不然企業無法融資,也就不會有什麼創新,股市的回暖勢必帶動資金流向改變。3、現在00都慢慢走向社會,他們的價值觀和老輩人有很大的改變,他們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應該是享受的一代,有父母雙方留下的若干套房子,這些房子以後必定會走向市場。


品味64050987



首先,任何一種商品都有一個週期的規律在裡面,即市場培育期,市場推廣期,市場成熟期,市場衰敗期。難道房子會有例外產生嘛?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發生的概率幾乎為零。

再有一點就是,人們把房價的趨勢性定義為非此即彼的一個簡單二元結構,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我們所在的偉大的國家,區域比較遼闊,各地區的發展有不是很均衡,再加上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均 致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也出現不均衡的客觀現實存在。

將來房價大跌的可能性也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個別的三四無線城市,其發展創新力不是很好的,也就是產業戰略思維不是很明確的城市,人口淨流出城市,會有一個下跌的過程。

而,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價,按照國家的戰略思維,可能會存在不讓她跌,也不想讓她繼續大漲的這麼一個期望。當然,這是一個完美的設想,至於能夠達到什麼地步,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我們現在想說的就是時間的問題,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都會有一個時間的期限的,是五年,十年,還是三十年呢?大家一定要牢記這個時間的判斷,不要盲目地人云亦云。


在路上覓尋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中國的房價現在確實很高,一線城市10萬+,二三線城市2萬+,就連很多四五線城市都漲到了1萬+。相對於房價,大多數人的工資還是隻有3-5千,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買房真得很困難。

這麼高的房價,明顯是超出了大家的承受能力,因此希望房價持續暴漲,有些不現實。但是房價不會暴漲,也不能指望房價大跌。

首先房地產交易被各種政策鎖死,不會出現大拋售的情況。

其次我們能夠想到的各種資源,都捆綁在房地產上,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資源更加豐富。

最後我們的城鎮化率剛到60%,還有提升空間,城鎮化進程中會產生大量剛需。

如果政策不變化,我對房子的判斷是橫盤震盪,等收入上漲消化房價泡沫。但政策一旦出現變化,就不好說了。

因此啊,對於剛需一族,有能力買就咬牙買;而希望投資地產賺取暴利的人們,還是遠離房地產市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