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FUER|掌管你后半生的男人邀你共话养老

音频

富二:养老目标FOF基金和其他基金有什么区别?

陈曙亮:养老目标FOF基金首先是基金中基金,是用基金作为底仓配置来完成投资目标,进而为客官进行养老资金管理。其次,从投资目标来看,养老目标FOF基金旨在为投资者未来的养老获取稳定的收益。那它的投资重点体现在哪里?又可以具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养老目标FOF基金有期限的。也就是投资者持有基金是若干年的,目的是希望投资者长期投资,发扬长期投资理念,进而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投资体验和回报。

在A股市场这样高波动的市场中,长期持有是能够给投资者相对稳定回报。

第二就是养老目标FOF基金的基金经理门槛要求不同以往。证监会要求,相应基金管理人需要具备五年的投研经验(其中包含两年的投资经验)。而普通FOF基金只需要有三年的投研经验。换言之从监管当局维度上来讲,对这一类产品的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点,从投资策略来看,追求相对稳健的收益和较低的波动性是这一类产品的投资目标。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可以纳入到我们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标的中。

富二:美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较为成熟,对中国有何启示?

陈曙亮:养老目标基金在国内仍是新鲜事物, 但是在海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同时国内外的投资市场有较大的区别。首先,海外投资更偏重于权益类品种,也就是在他们的401K计划中,权益部分占比可能达50%。

这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养老是长期的投资,而长期来看权益市场的确可以带来更好的回报,从美国股市十年长牛就足以见得。而且相较于通胀而言,权益投资对财富增长具有更好的补贴效应。但是中国市场就不同。中国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普遍相对较低。我们曾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中国的家庭中的大部分资产可能都是投资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产品,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宝宝类”产品、货币基金或是银行理财。这类资产的确具有低波动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较低的收益回报。这和我们长期的养老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中美投资人第二个区别在于,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配置意识仍然相对薄弱。所以我经常讲

资产配置是奢侈品。中国大部分投资者具有特定偏向性,只做单一品种投资,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等。缺乏从资产配置的维度进行长期投资。这就是我们推出这样一些产品的目的,同时匹配波动性和收益回报,这对于我们中国投资者跨出资产配置这一步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让时间的玫瑰得以绽放。

富二: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日期策略,投资者更适合哪种投资模式?

陈曙亮:这两个策略的名字中都包含“目标”二字,所以区别就在于后面那个关键词。“目标风险”就是锚定风险,锚定高风险和低风险两种资产的恒定比例。这一策略的前提,是假设投资人的风险偏好也是恒定的。而“目标日期”就是锚定年龄,如果客官20年之后退休, 那么2035或2040的产品会更契合。这类产品是前期以权益资产为主,随着客官的年龄或者是退休年龄的临近,权益资产比例将会逐步降低,固定收益品种比例将会相应增加。

这两类策略其实是互通的。你可以把目标日期的产品理解为,前期是高风险的目标风险策略,后期是低风险的目标风险策略。从灵活性来看,目标风险策略相对更高。

富二:基金经理是基金的核心,能否介绍下您的个人从业经历?

陈曙亮:今年是我在富国基金的第十年。我前期是做量化方面的研究,所以在我们这个养老目标基金中会有量化评价的方法;我也从事过企业年金中的权益投资, 所以我们产品在投资高波动资产时会特别注意回撤的控制,来给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体验。我在固收领域的投研经验相对最久,对于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基和海外产品均有涉猎。而债券投资将是我们这只产品的主体。所以,这只养老目标基金可以总结为我过去投资生涯的经验结晶,希望能为投资人带来良好的投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