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人畫選

吳作人 (1908—1997.49) 安徽涇縣人。擅長油畫、中國畫、 美術教育。 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門學校建築系,1927年入上海藝術大學美術系。1928年春 入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秋季轉入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在徐悲鴻畫室學習。 1930年赴法, 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西蒙教授畫室。冬季赴比利時布魯塞爾,入比利時王家美術學院 ,白思天教授畫室。先後獲全院油畫會考第一名、金質獎章,晚班雕塑會考創作第一獎、金質獎章。1935年秋回國,任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講師,1937年任中國美術會理事。上海事變後,隨校遷往重慶,曾組織有五人參加的“中央大學戰地寫生團”,到前方寫生。並在武漢參加三廳舉辦的抗日宣傳畫展。參加全國美術界抗敵協會,當選為理事。

1939年、1940年先後參加在美巡迴展出的中國畫展和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國畫展。1942年受教育部之聘,為終身 教授、中國美術學院研究員。1943至1944年曾赴敦煌參觀並在甘、青、康、藏寫生。1945年 至1946年先後在康定、成都、重慶、上海舉行邊疆寫生畫展。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同赴北 平,接管北平藝專,任油畫系教授、兼教務主任。 1949年以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等。代表作品有《畫家齊白石》、《 展翅雲霄》、《藏原放牧》等。出版有《吳作人畫集》、《吳作人水墨畫選》、《吳作人、蕭淑芳畫選》等。尚有教學錄像、科教片《吳作人的畫》行世。

吳作人先生的一生與徐悲鴻先生有些相似,早期在西方打下了深厚的繪畫基礎,解放前及抗戰期間在全國各地遊歷寫生(赴敦煌參觀並在甘、青、康、藏寫生),建國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步入平穩的創作期,晚年對書法和寫意國畫產生濃厚興趣,從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方諸大師的影子,但是自己的風格顯然不夠強烈,代表作《齊白石像》是其頂峰之作,晚期開始接受中國傳統畫家影響、多所涉獵,似乎垂垂老矣!但依然以其深厚功底和天資創作出《青藏犛牛》小有趣味,不同凡響的作品。





吳作人 1985年作 金魚


吳作人 1984年作 池趣


吳作人 1983年作 長空


吳作人 1980年作 金魚圖

吳作人 1979年作 齊奮進

吳作人 1972年作 寥廓任犇馳

吳作人 1972年作 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