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四川女子患尿毒症透析了10年,顶巨大风险产下健康女婴

9月8日中午,四川女子陈旭如约到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血透中心,每周二、四、六,都是她需要做血液透析治疗的日子,这已经是陈旭患肾功能衰竭后接受透析治疗的第10个年头。说起女儿,脸色蜡黄的陈旭眼睛里放着光,热情地展示着手机里的女儿的照片,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镜头。“她们都说我自从有了女儿,才有了发自内心地笑。”

8月15日,陈旭顺利剖宫产下一女,虽然因早产等原因孩子体重偏轻,但出生后的一系列检查指标都正常。尿毒症透析10年还能顺利产下健康女婴,这在医学上十分少见。

透析10年后意外有孕

虽然风险很大仍坚决留下孩子

“医生都说,我这个病几乎没有怀孕的可能,所以(月经)没来也说是正常的。”陈旭说,年初,她告诉医生自己三个月没有来例假了,医生说,因为长期透析,有的年轻女性很早就绝经了,应该是正常的,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就在陈旭计划接受肾移植手术前的检查中,医生告诉她已经有了身孕。“我从检查床上翻起来,说医生你不要开玩笑哦,我都透析10年了。”陈旭称,医生说这个开不得玩笑。

10年前,只有20岁的陈旭刚刚毕业,因为反复发高烧、全身浮肿,去医院就诊时发现,因为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必须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就不能工作了,那么年轻就被‘绳子’绑住了。”刘旭说,当时,自己的精神压力很大,还好,在医生护士的宽慰下,3个月后,陈旭接受了患病的事实,开始了每周三次的透析治疗。

2011年,陈旭与老公相识相知,走到了一起。因为了解到肾衰患者几乎没有受孕的可能,因此也没有严格采取避孕措施,没想到,今年年初,陈旭竟然怀孕了。“医生肯定都劝我,说风险太大了,本身我就是病人,可能承受不了怀孕的负担,另外就是我体内的毒素可能导致孩子畸形。”陈旭说,当时自己也懵了,但就是检查完从成都返回老家的4个小时车程上,自己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留下这个孩子。“我在车上就开始打电话,通知家人。”

陈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尽管知道怀孕有极大风险,但对于她来说,原本没有对做母亲抱有希望,现在孩子来了,就是上天给的最好礼物。“生病之后,闺蜜在一起讨论孩子,我心里都很难受,就让她们不要说了,她们知道我是(对不能生育)介意的。”陈旭说,加上自己打算做肾移植手术,以后需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就更不可能怀孕了,所以,这一次,是自己最后的希望。

陈旭的丈夫一开始并不同意留下孩子,生怕妻子有危险,但陈旭哭闹过几次后,也就同意了,天天早起变着花样给陈旭准备吃的,前几个月陈旭就胖了20多斤。担心最亲近的妈妈会反对,陈旭刻意瞒着,直到7个多月,才通知远在上海的妈妈。

为保胎每周透析6次

几次胎心下降都很快恢复

“发现怀孕的时候已经3个月了,一点感觉都没有,我还跟朋友去足疗、爬山。”陈旭说,这个突然降临的孩子来得很安静,别的孕妇早期都有孕吐,自己却什么反应都没有。快5个月时,陈旭发现了胎动,但孩子也并不调皮,只是偶尔会“踹”她一脚。

自从发现了有孕,陈旭开始查找各种尿毒症患者生育的信息,查询到曾经有过成功案例,也让她有了信心。但孕检时,医生谨慎地发现,孩子可能出现消化道畸形,最坏的打算是在孩子出生后接受手术治疗。“我整个人都崩溃了,她还那么小就要被划一刀。”陈旭说,医生后来还怀疑,孩子的屁股可能会有一个瘢痕,又让陈旭的心悬到顶点。

怀孕7个月时,陈旭提前寻找能够生产的医院,但因为本身是尿毒症患者,生产前后的治疗要求条件比较严苛。最后,陈旭联系到了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和华西第四医院血透中心。

华西第四医院医务部部长、血透中心主任谢林伸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患者本身就应该是受保护的对象,怀孕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一是怀孕几率非常低,二是怀孕的种种负担,对患者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因为肾功能衰竭,长期透析,患者体内的毒素堆积,本身代谢功能就很弱,孕期的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脏功能不全的概率远远高出普通孕妇,同时,胎儿也有可能因为缺氧缺血导致存活难,或者出现先天畸形和先天性疾病。

于是,怀孕7个月的陈旭从当地医院转院至华西第四医院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这时,原本每个周只需要接受3次透析的她,已经将透析次数增加到了每周6次。“我们提前做好了预案,设想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准备好了应急方案。”谢林伸说。

“透析的过程中,出现了几次血压掉了、胎心下降,马上吸氧、治疗,很快就恢复过来了。”陈旭说。

保胎12天顺利产下健康女婴

产后却并发血栓医生陷入两难

8月初,陈旭的孕期已经有了32周,有一天,陈旭突然感觉腹痛,随即从家走路到华西第二医院就诊。“我也没有经验,不晓得是宫缩了。”陈旭说,医生做检查时发现情况不妙,让她赶紧办入院。“当时家人都不在,我还自己抱着肚子去办的。”

陈旭说,医生都以为她可以坚持到足月生产,没想到还是提前了,卧床保胎了12天后,孕期34周多3天,陈旭剖宫产顺利生下3.8斤的女儿,因为早产,孩子立即被送到了新生儿监护室。”我当时手术全麻了,一眼都没有看到。“陈旭介绍,赶来照顾自己的妈妈说,孩子一抱出来就看了屁股,没有瘢痕。医生也做了检查,没有发现消化道畸形,这让陈旭松了一口气。

孩子入院13天,陈旭接到通知,孩子可以出院了。“我给医生说,哎呀我好紧张。”陈旭说,她终于第一次见到女儿,第一感觉是长得好小,像个小猴子,除了脸,身上其他部位都皱皱巴巴的,自己手脚发麻,甚至不敢去抱。如今,女儿在家能吃能睡,跟在肚子里一样十分安静,即使是饿了,也只是哼唧几声,很少哭闹。

生产后,陈旭依然每周按时到医院透析,不久,就出现了一个让谢林伸感觉两难的情况——陈旭透析部位的血管出现了血栓。“如果是普通的透析患者,单向地考虑,使用抗凝和溶血栓的药物就行。”谢林伸说,但是,陈旭刚刚剖宫产,伤口还未愈合,使用抗凝药物和溶血栓药物,容易发生大出血。“透析患者的合并症就是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如果再大出血,就危险了。”谢林伸思考再三,还是选择了折中的办法,使用剂量温和的抗凝、溶栓药物,顺利解决了问题。

“怀孕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是一个相对禁忌症。”谢林伸说,从医学安全的角度,稳妥起见,医生不会建议尿毒症患者生育,但从人性化角度,患者也有做母亲的强烈心愿,应该得到满足。随着医学条件的进步,有能力保证尿毒症患者孕期和胎儿的安全,尿毒症患者也是可以生育的。但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生育。谢林伸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也是他从医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顺利生产的尿毒症患者。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