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相聲演員說過全本的八扇屏?

醉斜陽15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很遺憾的回答您,沒有任何人說過全本的八扇屏,也沒有任何音頻或者是視頻的資料。因為所謂的八扇屏並不止八扇,還有諸如明八扇,暗八扇等等,細數下來足有三十多段。這麼多的內容,不可能有人全部說全了,就是有人能說全本,估計也沒人願意聽那麼長的時間。



現如今相聲界流傳的版本,普遍認可的八扇屏包括:小孩子 ——周瑜 ,莽撞人—— 張飛 ,混人 ——項羽 ,苦人 ——王佐, 粗魯人—— 尉遲敬得 ,忠厚人—— 魯肅, 愚人—— 顏回 ,不是人 ——鳥類 。而登臺表演這個段子的相聲藝人,能說小孩子,莽撞人,混人,苦人,粗魯人,這五段就已經不錯了。現在的相聲藝人基本上就是在這五段之中選三段,流行的版本就是小孩子,莽撞人,混人。

“八扇屏”顧名思義就是八扇屏風的簡稱。屏風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廳裡擋風或是作為屏障的傢俱,一般都是硬木框兒絹裱的芯兒,一共八扇兒,每一扇兒都畫有歷史人物故事,或寫著詩詞歌賦。《八扇屏》運用“貫口”的手法,由甲簡明扼要地介紹畫屏上某些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蹟後,揶揄乙無法與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八扇屏》這個經典段子很多藝人都表演過,比如劉寶瑞郭全寶,蘇文茂趙世忠,侯耀文石富寬,趙偉洲楊少華,郭德綱張文順,趙振鐸趙世忠等人。而在相聲界公認的,說《八扇屏》說的最經典的是趙振鐸趙世忠的相聲組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相關視頻音頻聽聽。


靖逸軒主


八扇屏不止八扇,還有明八扇、暗八扇之分。

目前計有江湖人、小孩子、鄉下人、莽撞人、忠厚人、苦人、愚人、漁人、渾人、不是人、畜類、扁毛畜生、狗,共十三段樑子。

一般情況下,沒有說全本八扇屏的,因為在樑子之前還有墊活,按傳統相聲,一般是兩段墊活,也是貫口,所以,傳統相聲的說法,兩段墊活加上六段樑子,合計為八扇,這就可以視為全本了。

八扇屏的段子是清朝傳下來的,全本大套的八扇屏,由於時間過長,現在並不存在。不過,德雲社曾經有過合演,他們沒用墊活,直接翻了其中八個樑子。

由於傳統相聲是有各種講究的,按規矩來說,說滿八扇,就是最頂級的了。不能多說,會被行家笑話。但是,練習時不在此列。

目前,基本功好的老演員,能夠說下十三段的人,也就是以一些老先生比如馬志明為首的幾位大師級人物,以及德雲社裡的幾位大咖,郭德綱、于謙、高峰等等,人數應該不會太多。

但是,有一位年輕演員是特例。他能夠說全十三段。

燒餅。

據說燒餅在小時候經常惹禍,郭德綱拾掇他,給他安排了背貫口的作業。別人背四五段,燒餅背全本。燒餅惹的禍越多,被留的作業也越多。經年累月,燒餅對所有的貫口活無一不精。畢竟,每次都攆回家去一個多月,換算成有期徒刑都好幾年了吧。

岳雲鵬在某次綜藝訪談節目裡的名言,“燒餅要是活著多好。”

有人提到主流相聲界。實際上,馬季先生的四大弟子裡並非沒有高手。趙炎、劉偉,都正經涉獵過傳統相聲。我只沒聽過劉偉的倒口,但是趙炎和劉偉的貫口還是相當厲害的。現在還有相聲集收錄他們的貫口作品,雖然沒有《八扇屏》,但是有《地理圖》。

奇怪的是,偏偏是這兩位最有真材實料的人,在四大弟子裡混得最差。

另外,趙炎也是中國小品元老的功臣之一。1982年,馬季、趙炎、么樹森合作創作電視小品集,沒有他們,陳佩斯朱時茂都不會有出頭之日。還有,趙炎的行事風格跟郭德綱是很類似的,非常注重傳統。趙炎的功績是足以被稱為“藝術家”的。


純鈞LHGR


全本八扇屏中不止八個人物,

據統計共有22個人物,

如今八扇屏表演大多隻說其中的幾個人物,

很少有全本的八扇屏出現,

因為“八扇屏”中的“八”代表數目多,

從而只是說其中幾個人物的也叫八扇屏。

但是,我看過最近的較完整的八扇屏是德雲一隊表演的。

德雲總隊長欒雲平捧哏,其徒弟侯筱樓串場,所有隊員 每個人都表演一番內容,而且還融入了倒口的元素,還與時俱進,雖然是貫口類節目 全程共12番,但是笑點還是比較足的,挺有意思,強烈推薦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U5OTAzNjMxNg==.html?x&sharefrom=android&sharekey=27c9e7927a75bff896b77ff627f1005b2



9696261


這個問題很簡單,沒有

《八扇屏》別說說全了,聽全的都沒幾個,能攢起來的更沒幾個。說全了……簡直像開玩笑,誰全本的,麻煩告訴我一聲

《八扇屏》現在一說都是“明八扇”、“暗八扇”,那這個明暗哪來的呢。不太嚴謹地說,夸人就是“明八扇”,罵人的就是“暗八扇”。明八扇有渾人項羽、粗魯人張飛、小孩子周瑜、忠厚人魯肅等。暗八扇有不是人楊廣(和紂王、曹操)、扁毛畜生(鳥)等等。

《八扇屏》說全一套有二十幾個貫兒,數十個贊兒,涉及幾十個歷史人物,而且還有不同版本。一個貫兒短的數十字,長的能有五分鐘,比如周文王就有一個超長的貫兒。

一套八扇屏,對演員的記憶力、體力、表演技藝的要求都是一等一的,說句不太中聽的,現在活躍的這些演員有能力說下來的,不過雙手之數。這還是單純按臺本說,如果脫離臺本自由發揮,能說下來的,粗略想一下就郭德綱和王聲(苗阜的搭檔)。

看見不少人提到了“二趙”,這才是我想發這條的原因。我得說句“謝謝”,總算看見有人真的聽過相聲,不是聽過郭德綱了。不是說郭德綱不好,恰恰相反,我很喜歡郭德綱,尤其是他的單口,現今來說首屈一指。只不過聽了十幾二十年相聲了,看到現在一說相聲就是郭德綱、德雲社,有點痛心疾首的感覺。雖然只是聽收音機,但是依然感覺很舒服,當年聽那些老段子的感覺,現在已經少有人能體味了。不是多搞笑,是幽默感,是那種潛移默化的舒泰。戲迷說聽完一段唱,感覺酣暢淋漓,好似一個熱水澡洗去疲乏。對於我來說聽一段相聲也差不多,一段貫口酣暢淋漓,一個已經能背下來的包袱抖出來也能過把癮。現在有了方便的網絡,反而很難再有那種喜悅了,且行且珍惜吧。


拘沙


因為時長的關係,有錄音之後,能夠找到最多的是郭德綱在華聲天橋時期的錄像,裡面不是一個人說,而是六個人說一人一個灌兒,這是目前影像資料裡最多的一個。其他最多是4個,是趙振鐸和趙世忠說的小孩子,莽撞人,粗魯人,渾人,其他錄音影響裡出現的還有扁毛畜生,苦人,基本上目前映像資料裡是以這六個為主,侯躍文是苦人和渾人


qika22


1.首先八扇屏的八隻是一個概數,總共出現過的版本並不止八個故事,不過是八扇的屏風比較常見,起名為八扇屏應該是這些人物故事都可以出現在屏風上,所以全本八扇屏應該沒有確定的內容,但單段相聲裡應該不會超過八扇;

2.有人說過八扇,某段相聲裡【忘了哪段了】說過去的藝人說段子,有的軍閥/大戶之類的不懂文哏相聲,只會聽渾段子,好像是說劉寶瑞還是誰【反正是某個老前輩】去做堂會之類的,主人家說要說好的,然後老藝人使出全身力氣說了全八扇的八扇屏,結果主人不滿意,最後說的渾段子主人才高興了。【反映了藝人的不易,暴發戶的粗鄙,以及舊社會藝術的身不由己與艱難發展】,當然,這些是沒有錄音的;

3.八扇屏現在基本能說兩三段就不錯了,太費氣力,考驗真功夫,一個人太難說下來了;不過好像德雲社有一次把八扇屏說成群口了,一人一段,好像說夠八段了,也算是向藝術致敬了,這個應該有音像資料可以找到;

4.最常見的段子有:小孩子周瑜,莽撞人張飛,粗魯人尉遲敬德,苦人【宋金交戰的一個,忘了叫什麼了】,大刀王五。其餘的很聽到。


史彪738


不僅有前面幾位達人說的,而且裡面有張壽辰老先生的規定。據說當年在天津,張學良聽張壽老的表演八扇屏,都演完以後,特意找人叫來張老,談了說了自己的看法,讚了莽撞人,粗魯人,小孩子這些名將帥,對扁毛畜生幾個不文雅不宜傳播推廣的也談了看法。那時候奉系佔領天津,張壽老一個是覺得說的有道理,一個是迎合少帥,就把後面幾個徹底刪了,保留的都是帝王將相忠臣孝子。所以基本不可能有人再說全本的了,因為刪減以後確實文雅儒俊,歸為文哏相聲恰如其分。


水深保命


老藝人說的要功夫的老段子了,收音機時代由於要控制時間,所以不能說全了,,一次說三個就夠了,電視機時代時間卡的更緊了,說全三段就很不容易了,所以留下來的音像資料沒有說全的。其實真要來個全本的,估計也沒人愛聽了,太拖拉。前面有人提了郭德綱說過這段,說實在的,郭德綱的功底還不夠,他小劇場的相聲現在說的越來越地道了,但這類吃功夫的活,他沒功夫琢磨,也沒師傅願意真教他。


朗州司馬


實話實說,八扇屏這段相聲真說滿八個貫口我有時間說你都未必有時間聽,常言道響一不響二,相同的手段用八次,你能欣賞得了?八扇屏指的是八扇屏風,每一扇上一個人物,那就是個題目而已,並沒見過誰說過八段貫口的相聲。。。。。


在下王鼕鼕


《八扇屏》使全了沒有

但是一個節目中使“八扇”的還是有的。

但是我印象不深了,是張壽老還是萬人迷,忘記了。

當年使了八扇,但是也很累了,效果也不好,現在沒人這麼玩了。

以德雲社為代表的小劇場偶爾會上演群八扇,一堆人說,一人一扇,使八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