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感染的「窗口期」有多久?該怎麼查自己到底有沒有感染

一般來說,確診HCV病毒感染,最為準確的是檢查HCV-RNA。但是,由於HCV-RNA的檢查相對而言比較昂貴,所以HCV-抗體的檢測經常作為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篩查。

但這樣的篩查,很容易就會產生“漏網之魚”...

丙肝病毒急性感染的“窗口期”

“窗口期”≠潛伏期。許多人把“窗口期”誤認為是疾病的潛伏期。實際上“窗口期”與潛伏期是完全不一樣的。“窗口期”是感染病毒後不能通過檢測方法診斷的一段時間,而潛伏期是感染病毒後沒有出現臨床症狀的一段時間。

通常情況下,“窗口期”是丙肝病毒侵入人體不會馬上產生抗體,需要經過3-6個月才能從血清中檢測到。而潛伏期是感染病毒後沒有出現臨床症狀的一段時間。

在“窗口期”時間內,儘管血清抗HCV陰性,但實際上血液內已經存在丙肝病毒的複製,並具有傳染性。

隱匿性丙肝病毒感染

兩種人群:免疫低下人群、兩種以上病毒共同感染人群感染丙肝病毒後會因為外部原因,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對丙肝做出免疫識別,進而並不會產生抗體。

1. 免疫低下的人群機體的免疫系統對入侵的丙肝病毒不敏感,不產生抗體或產生的抗體較少,所以難以檢測出來。

2. 兩種或多種病毒共感染時,病毒之間可能會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一種病毒會抑制一種病毒的複製或干擾抗體的產生,出現丙肝病毒抗體或抗原的“假陰性,被認為是隱匿性HCV感染。如HBV/HIV感染者、實體器官移植受者、低丙種球蛋白血癥或者血液透析患者這些免疫低下等人群。

感染丙肝病毒後,在血液中HCV-RNA會比HCV-抗體早出現,最早可於暴露後2周檢出。

所以,如果日常有出現疲乏、身體無力、右上腹部感覺不舒服、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甚至有黃疸現象,同時又有丙肝暴露行為的人群,即便檢查出丙肝抗體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無丙肝病毒感染。需要進行HCV-RNA含量的檢測,同時注意及時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