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城万象城熙地港,郑州三大商场停车场谁最容易迷路?

逛商场,对大家来说,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然而离开时找不到车,就是件尴尬的事情了。

可是,找不到车真的是你笨吗?还是另有隐情?

很显然,消费者作为上帝永远都是正确的

找不到车必然是商场的错

数读Datalk近日走访了三大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来和大家看看,究竟哪里最容易“迷路丢车”?问题又是出在了哪里。当然,一份友情提示也是不会少的。

【如此干货,收藏分享是必须的啊】

其实一个停车难,往往由一系列问题构成:

难以进出的停车场入口

永远不够停的车位

不拍照找不到拍了照依然找不到的车位

复杂且漫长的停车缴费系统

忘记停车后进入商城的电梯

……

下面就容我们细细道来。

正文共:3720 字 32 图,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大卫城

进出难,寻位难,究竟谁之过

可以说,没有在大卫城找过停车位,那绝对是不完整的郑州生活。作为郑州人气最旺的购物中心,虽然提供了2000个车位,但在饭点想找到车位实在是难难难。再加上核心商圈的拥堵道路,进出大卫城绝对是一件考验人的事情。

整体而言,大卫成的停车场比较干净整洁,颜色鲜明的标识(导视系统)很容易辨识。同时利用不同色块进行处理,让停车后消费者能够很快的找到进入商城的电梯厅。

同时,大卫城的电梯厅设计的也颇为考究,大理石配合金属材质,体现出了较高的品质感,玻璃元素的点缀也让整体氛围显得比较灵动。然而整个电梯厅比较昏暗,虽然节能但给消费者的体验感并不好。

而在电梯厅中,设置有缴费机、楼层指引、活动展板等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但是,活动展板的信息部分很久没有更新了,这点给出差评。

在电梯厅内,多处设置了缴费提醒,尽力避免消费者忘记缴费导致出口交通堵塞。

除了微信缴费、APP缴费、以及利用率不太高的缴费机缴费,大卫城还设置了多处收费中心。但是,由于体量过大以及动线复杂,在大卫城缴费爬上其他楼层、穿越几个路口往往是免不了的事情。

在大卫城,进出停车场最通畅的通道之一,就是位于顶端的电梯通道。然而很不幸的是,因为规划的问题,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死角,利用率并不高。此外,吐槽一下上图右下的自动门,只能半开……短短停留了不到5分钟,

数读Datalk就看到多组消费者北门卡到……

大卫城的停车场广告位,利用的很充分。比较尴尬的是,这些广告位往往成为了消费者迅速找到自己停车位置的重要记忆点……

好的,尴尬的地方来了。

到大卫城,谁没有在停车场迷过路请举一下手↑↑↑

其实到目前位置,数读Datalk都数不清大卫城究竟有几个电梯间……而且,和大多数购物中心一样,大卫城的电梯厅长得一个样子,并且各个电梯上并没有提供非常醒目的电梯数字,这样的设置非常容易让消费者迷失。

更尴尬的地方来了。

大卫城的停车区设置了3层,然而,然而,每层都会有ABCD区,而非在三、四层做字母的顺延。也就是说,二层有A区、三层有A区、四层还有A区……如果停车时没有注意自己停在了哪一层,那么恭喜你,请爬上爬下去不同的“A区”找车吧。

而且……大卫城的停车场可是很难找到服务人员的,不要指望问路了……

——大卫城迷路指数·5星——

不得不说,大卫城的停车场动线规划和购物中心规划一样凌乱,再加上不甚清晰的导视系统,在这里迷路基本是八九不离十了。同时,大卫城停车场的收费、卫生、管理、维护,同样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整体来说与大卫城如此高端的定位显得不够匹配。

——友情提示——

在大卫城,记忆停车位没有非常好的办法,的最好方式,就是记住出电梯时边上有哪些商铺,离开时记得原路返回。┓( ´∀` )┏

熙地港

在广场般的停车场,寻找爱车是一场修行

熙地港作为最新开业的购物中心,停车场的设计也拿出了较高的水平。整体设计与购物中心的风格高度一致,米色与棕色的基础色调,加上不同光源构成的氛围光,整个电梯厅非常舒适。而停车场的灯光也比较明亮,导视系统的色彩运用很好。可以说,消费者的高品质体验,从进入停车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熙地港在停车场的服务上,做得非常到位。开业之初,就靠着虽然有但数量其实很少的女性停车位、充电停车位引起了大家的一阵刷屏。同时,熙地港还设置了寻位系统,很人性化有没有!只要输入自己的车牌号,就能看到停车的位置及编号,轻轻松松找到车位!

然而,熙地港的停车位

和大卫城一样存在电梯厅辨识度不高的问题。基本上所有电梯厅看起来基本一模一样,而且同样是1号电梯很有可能一个是客梯一个是货梯,让你分不清楚。

同时,熙地港项目地块方正并采用了环形动线,进入停车场后仿佛是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广场……数读Datalk依稀记得,寻位系统未启用的时候,由于停车时没有记下车位数,在停车场整整走了三圈才找到车……而且,寻车途中还两次遇到了同样在找车的一位女士……囧

——熙地港迷路指数·4星——

熙地港的环形动线本来就是一种让消费者容易失去方向感的设计,而货梯客体不明晰的通道规划、方正地块带来的摊大饼式的车位布局、过于相似的电梯厅设计正是导致消费者容易迷路的症结所在。

——友情提示——

好在熙地港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系统,只要在寻位系统中输入车牌,加上服务人员的帮助(对,有很多服务人员!),就很容易找到爱车了。如果下车时记得拍下车位编码,会非常容易的找到。

万象城

除了部分车位离电梯厅较远,其他真没毛病

万象城整个停车场区域的导视系统设计规范而充满艺术感,不同色块与字母搭配来划分区域,并合理运营刷漆与灯光等体系,然消费者能够清晰的辨识自己的位置并找到方向。

这张照片拍糊了

万象城的停车场进出通道也是郑州购物中心设计最好的。宽度适宜、灯光明亮、弯度合适、地面采用了较好的防滑处理

而在近期,万象城还在出入口增设了自动开闭门,这个在郑州的购物中心还是首次看到。

停车场通道的货梯设置隐蔽,既不会在视觉上对消费者造成干扰,也避免了消费者误入,设计考虑非常细致。

此前万象城一直使用的是取卡进出……这点让不少人吐槽。最近也终于与时俱进,换上了拍照系统。

那么最关键的地方来了,为什么我们去万象城,往往并没有不知道从哪个电梯去停车场才最容易找到车位的困扰呢?最关键的就是图中的两个收费处所在的停车场转换厅从上图我们看到,万象城的地块整体是长方形的,直来直往的一字型动线,本身就存在方向感清晰的优势。最关键的是,万象城利用两个转换厅聚集了大部分客流,枢纽的数量减少同时降低了迷路的风险,同时也让消费者形成了地标性的记忆点。

同时,这两个转换厅设计非常舒适,大面积的玻璃运用让消费者能够非常方便的找到这个进入商城的入口。同时,转换厅还设置了休息位,交通设置也非常便捷,非常人性化。

——万象城迷路指数·1星——

作为一个开业多年的项目,不得不说万象城的规划设计处处有学问。两个转换间的设计,让整个客流交通变得非常清晰,同时设计明了的导视系统让消费者寻找车位并不困难。如果说需要加强的部分,那就是尽快增加缴费方式和寻车系统吧。

——友情提示——

在万象城只要拍下车位编号,想要迷路还是挺难的,但是两个夹层离电梯有些远需要注意,但这里往往也最容易找到车位。另外万象城停车至今免费,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去大卫城去二七广场去光彩去大上海,车停在这里简直不要太方便。

在零售行业一直有这样一句话,“看运营能力就看卫生间”,卫生间整洁的项目运营往往不会差。而停车场不也同样是这样吗?复杂的地下迷宫,不仅体现了项目前期的规划水平,也非常体现运营能力,毕竟行车路线规划、电梯规划、缴费系统、卫生保洁、安全管理等等都是非常考验管理细节的地方。

数读Datalk在最后也想和大家分享几个一线城市项目的停车场,不得不承认,他们考虑的确实更为细致。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服务细节。

全国销售额最高购物中心北京SKP的回型泊车区,通过拉长行车路线,避免了入场车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同时也图片右侧区域提供了一个落客区。

上海今年新开业的兴业太古汇,分别在地上地下设置了三个落客区,并且细节设计极其考究。

虽然我们郑州三大购物中心的停车场都有吐槽,但不得不说对于这样大体量的商业项目,停车场管理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三家横向来看在软硬件上其实都已经属于较高水准了。而从纵向来看,郑州各个零售商业项目的停车场也越来越受到经营者的关注,各类电子系统的引入、服务人员的增设、缴费方式的灵活、行车路线与客流动线的重新规划,都在一步步改进,说明各个商场从未放松过对停车场服务的关注。

毕竟,对消费者来说,进入了停车场,消费体验就已经开始了。

At last

商场停车场的尴尬往事

你难道不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踊跃发言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