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成都聽障女孩創辦烘焙工坊 取名叫「溫度」

//sichuan.scol.com.cn/img/file/20180904/20180904150435_0029.mp4

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雨楊 攝影報道)9月4日,成都市青羊區培風路一家烘焙店裡,一位客人走了進來。店長鎖軼端盤迎在身後,客人轉身問道:“這個麵包裡面有奶油嗎?”這個29歲的女孩沒有反應。客人幾番打量後,意識到她是一名聽障人士,於是微笑著點頭以示尊重。

在無聲的世界,鎖軼已經待了27年。2歲時的一次感冒發燒,她在醫院輸了鏈黴素,一覺醒來,她的世界便從此靜默了。家人把她送到特殊學校學習,最終她考上重慶師範大學。畢業後,她進入成都市青羊區殘聯工作。2015年底,鎖軼在殘聯幫助下,創辦了屬於自己的烘焙工坊,並取名為“溫度”。

對鎖軼和其他聾人烘焙師來說,最難的技能是使用烤箱。因為他們聽不到烤箱時間到時發出的警報聲。“第一次用烤箱,餅乾全焦了。”鎖軼回憶,第二次她乾脆搬張小板凳蹲守在烤箱前,眼睛盯住時間顯示器,靜待烘焙完成。後來,鎖軼把每個產品的烘焙時間寫出來貼在製作間,以便把握好時間。

為了化解與顧客交流的尷尬,鎖軼想了很多的解決辦法。“只要客人一進門,我們就端盤迎在身後,主動提醒指示上面貼有商品信息的標籤,或者準備好紙筆、平板進行交流。”

3年來,溫度烘焙坊招聘的店員有聽障人士也有健全人士。這種“殘健融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顧客招呼聽不見”的麻煩。但鎖軼一直鼓勵著聽障員工,主動走出“交流”的第一步。“我的烘焙店讓聽障朋友獲得與健全人一樣的就業機會。”鎖軼表示,這裡沒有歧視、不需要憐憫,聽障朋友們利用自己的雙手,贏得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我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通過‘溫度’這個平臺,讓更多的聽障人士融入社會,自立自強。面對生理缺陷,面對生活壓力,我們必須選擇堅強與勇敢,用自己的勤勞和努力,以超出常人數倍的付出換取生活的回報,贏得人生的尊嚴。”鎖軼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