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順德市離開我們已經16年了...

不知不覺之間,2018年就已經過去3個月了

驀然回首,原來,順德市離開我們已經16年

16年,彷彿只是眨眼的瞬間

而那些年發生的一切仍歷歷在目,好像就在昨天

那些年,順德市是不存在的

提筆寫起籍貫,我們會很自然的寫下廣東省順德市

2002年12月8日,順德市降為順德區,隸屬佛山市

從此,廣東再無順德市

2004年1月28日,順德固網電話號碼升位,原有的區碼0765被取消,換成與佛山一樣的0757,並在所有固網電話號碼之前加上"2"字,成為8位的電話號碼。

從沒想過,順德市離開我們已經16年

這時間,過得太快了

當年,地還很便宜

擁有自己的一塊地,就能蓋上一棟滿意的房子

鄰里鄉親彼此熟悉,聊天打牌

享受這裡的慢生活

▲陪伴順德人18年的彩虹橋

當年,這裡是順德政府

雖然各鎮之間很少串門

但彼此心裡都清楚,我們都是“順德人”

當年,被譽為“可怕的”順德

經濟發展程度在廣東省內名列前茅

即使在16年前,各個鎮街的中心城區也是高樓林立

你認得出下圖是哪裡嗎?

當年的容桂街道

當年的大良街道

當年的勒流街道

當年的倫教街道

當年的北滘鎮

當年的樂從鎮

當年的杏壇鎮

當年的陳村鎮

當年的均安鎮

當年的龍江鎮

16年前的順德市,真的很不一樣!

當年,人稱“南國明珠”的珠江冰箱廠。1992年1月29日下午4點多鐘,小平同志在省市各級領導的陪同下前來珠江冰箱廠,探討順德模式,謀劃未來發展;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在順德,全國規模最大的電冰箱生產基地

當年的華蓋路步行街

華蓋路建於清朝,全長635米

八十年代的華蓋路就熱鬧非凡

由於考慮建築安全問題

並與1988年改造,定為旅遊文化步行街

現位於清暉園旁 遊覽完多來華蓋路逛街

當年的容奇大橋(建造中)

容桂與大良交通的唯一橋樑

▲建造中的容奇大橋

▲容奇大橋通車典禮

當年,這裡是順德大良金榜河風貌。彩虹橋寓意1998年10月11日在順德寶林寺重建落成開光當日下午4時天空出現的兩道七色彩虹,彩虹持續出現約1個小時,於是寶林寺將這個現象記載為“三大吉兆”之一。

根據彩虹橋的設計者梁昆浩,因為這個吉兆,才在鳳山橋上設計了兩道“彩虹飛架”,寓意順德“彩虹初出,萬物皆成

當年的容桂文塔公園

1989年修繕,由於嚴格按古建修繕原則施工

恢復了該塔古樸雅淡,色彩鮮明的特點;

當年的順德容奇港

1986年9月,順德容奇港開闢至香港的客、貨運直通航線 ;

當年的格蘭仕

當年的雨花寺

座落於小沙浮崗的山麓上(即容山中學東北面)

當年的順德圖書館

當年的順德華僑中學

老華僑中學建於1957年

是當時順德僅有的三所中學之一

目前已經為順德教育事業作出貢獻50多年

你是否其中學子之一?

當年的容奇舊碼頭

售票員在船上游走,逐人收費

一人1毛錢,帶單車5毛錢

當年的農展館

如今的青少宮、鳳嶺公園處

當年的鳳城酒店

五十年代順德的高檔旅館

是順德歷史最悠久的酒店之一

至今依然在順德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當年的你,去過嗎?

當年的同仁善堂

始建於1931年

救死扶傷80載

即將消失的味道

煎堆“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祭祀祖先、饋贈親友,必不可少。但這些年來,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飲食,油炸的煎堆已越來越少人制作。同屬油炸系列的蛋散、糖環、笑口棗也是如此。

Diong Diong糖

Diong Diong糖,又叫叮叮糖。賣糖人挑著竹簍走街串巷,用鐵錘叮叮噹敲打糖刀,白白糯糯一大塊。幾分錢、甚至舊鞋子、牙膏皮,就能換得賣糖人用鐵片敲下來的不同大小的白糖塊。如今,糖果店遍地都是,卻再也沒有哪顆糖能牽動兒時的懷念。

手卷龍鬚糖

龍鬚糖的製作過程,就猶如一場奇妙的魔術表演。小販把沾滿粉的糖球搓成長條,捏成圓環,然後猛然拉長、對摺,又拉長、對摺.....短短十幾秒,小糖球就變成了絲絲縷縷的糖絲,在他靈巧的雙手中飄蕩。

剛做好的龍鬚糖,又細又脆,略為咀嚼,糖絲就甜甜地在嘴裡融化了,想必應該是不少人小時候美好的回憶。現在還有少數手工藝人在堅持做龍鬚糖,如果你也懷戀,就抓緊時間去吃吧!

竹升面以前啊,竹升面都是用大茅竹竿壓打出來的。師傅搓完麵糰後,把麵糰放在案板上,然後騎坐在竹竿那頭,用腳一蹬一蹬,竹竿碾壓著麵糰,師傅要一邊壓打一邊移動,讓麵糰受力均勻,漸漸變成一條攤開的毛巾。

在麵條工藝機械化之後,沿用傳統竹竿壓面的店鋪所剩無幾。寡淡的流水線加工味道,怎麼比得上人手製造的那份人情味?

車耳糖水小編的印象中,模糊還記得有“車耳糖水",其實是用麻花做的,只不過在廣東不叫麻花,就叫”車耳“。

即將消失的行當

剃頭匠

不同於現在讓人吐槽不斷的花哨理髮店,曾經的剃頭匠對比起來是那麼樸實。十指運動,左右配合,工具輪番上陣,上下兼顧,協作,不一會就面目一新。

想起小時候去剪髮,坐上那個椅子看到那把刀就會哭得稀里吧啦的,然後只要有一個小孩哭,整個理房間的小孩又跟著哭,相當壯觀!彈棉花總覺得說起彈棉花是件很暴露年齡的事情,但它著實存在於不少人的回憶中。那時候沒有什麼蠶絲啊,鵝絨呀~~小時候每家每戶家做被褥,就會去找彈棉花的工匠,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

挽臉師以前哪有什麼整容的,女人想要美,就找她了!

那些年在小巷弄堂裡,挽臉師靠一條細棉線同白粉,幾下就將臉上的汗毛拔乾淨,讓皮膚變得光滑細緻。現在美容院到處都是,街邊巷口已經很難再見到挽臉師的蹤影。

修鞋補雨傘

嘴裡噙一兩枚小鞋釘,身邊的收音機咿咿呀呀的響,時不時還跟身邊的人開個小玩笑,曾經方便就能修補的東西,如今可能只有老里巷還有。於是當傘鞋壞掉,只能乾脆扔掉。

翻瓦匠以前老一輩住的是瓦房子,像夏天經常有颱風光顧,每次颱風過後,瓦匠的生意都會特別好。現在很少人家裡是這種屋頂的了,很難找到專業的翻瓦人了。

即將消失的叫賣聲

補鑊頭(鍋)

以前的補鍋匠走街串戶吆喝“補——鑊——嘞——”,師傅可以補鐵鍋、補搪瓷器皿、補鋁鍋水壺……反正樣樣都精通。每次有人質疑問“你行不行啊?!”他就會說修不好我就不收你錢,就是那麼有自信有木有!

磨刀、磨鉸剪以前一把刀用到生鏽就磨,磨刀石當時家家戶戶都應該有一兩個,不過為了方便大家都會花一點錢去磨,畢竟專業磨刀的會好快而且磨得好鋒利。現在,不行了?買買買換換換了……

這一刻,我們都是順德人

一轉眼,順德市已經離開我們了

16年的光景

似乎順德市的一切都消失了

似乎一切又還存在

順德市,是一個難忘的時代

感恩出生,在這座偉大的城市

懷念從前,珍惜現在,感恩未來

再見,順德市!

以此

致敬我們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