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郭德綱跟王佩瑜搭夥唱京劇,是不是可以振興國粹?

我愛亢小丹


當然可以啦,就是因為郭德綱才讓中國的傳統曲藝相聲、京劇等被更多的年輕人喜歡和追捧,單憑王佩瑜一個人振興不了京劇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郭德綱的相聲而對他追捧,凡是郭德綱的節目都喜歡看。本來以前有很多人對京劇不感興趣,但是從郭德綱嘴裡唱出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反正就是覺得他唱的好聽,自然有很多人重新對國粹京劇有了關注的興趣。

郭德綱出生於天津,天津是中國曲藝之鄉,評劇、京戲、相聲都很發達,耳濡目染,郭德綱從小就喜歡唱戲說相聲。他學藝特別早,6歲就開始學藝了,一直苦心鑽研曲藝,輾轉梨園多年,有很紮實的功夫,只不過他北漂以後主要在相聲界打拼,相聲說的非常好,其實他京劇唱的也很好,和相聲一樣,非常專業。



王佩瑜雖然有很專業的京劇功夫,但是她畢竟年輕,從藝的時間短,名氣和地位都不是很高。即使她一直在很熱心地推廣京劇,真正喜歡的年輕人很少,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王佩瑜的名字。

郭德綱現在的相聲說的比明星演唱會還厲害,已經積攢了非常高的人氣。而且德雲社裡面的年輕演員張雲雷等人的出現,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喜歡上了傳統曲藝。




如果郭德綱和王佩瑜一起聯手唱京劇,觀眾更多的是對郭德綱的關注,自然可以很好的推廣和振興京劇。更何況郭德綱現在非常喜歡唱戲,舉辦的個人京劇專場也是場場爆滿。


R娛記


題主問:如果讓郭德綱跟王佩瑜搭夥唱京劇,是不是可以振興國粹?在下的答案是:二人若能真合作,必然會對振興包括京劇在內的國粹有莫大幫助!理由如下:

1.二人對京劇的貢獻有目共睹!

王珮瑜,近來火爆熒屏的京劇界熱門人物,頻繁出入各大綜藝娛樂節目,為宣傳和推廣京劇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熒屏外的王珮瑜,每年都會走入大學校園,走進各大劇場,舉辦各種京劇知識類講座和全國各地巡演,可以用一句“無所不用其極"來形容也不過分,目的很明確:拉近京劇與現代人群的距離,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

郭德綱,持續火爆的相聲界傳奇人物,1人之力顛覆整個相聲市場,還把相聲帶出國門;近年又成立名叫“麒麟社”的京劇團體,從郭德綱的相聲吸引來很多對戲曲感興趣的人!前日又與天津京劇院合作舉辦京劇專場,雖然外界認為麒麟社有“鍍金”的嫌疑,但總歸是帶動京劇事業的一件好事!

2.至於二人是否會合作?

雖然這只是題主的單方猜想,畢竟目前無任何跡像表明二人有此意,二人都有自己的專業市場需要經營;再者若真合作,受益者首先是我們這些即喜歡京劇又喜歡相聲的雙料粉絲,對振興京劇和弘揚傳統文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說句題外話,振興京劇絕不是靠幾位大咖共同發力就能完成的,振興京劇靠的是重拾傳統文化的精華,這才是正確培養京劇生存的土壤!離開傳統文化,兩種藝術都會失去活力,甚至會消失;更何況京劇可以離開相聲單獨存在,但相聲絕不能失去京劇在內的傳統戲曲,畢竟戲曲是相聲的重要組成部分,想必老郭的已經看到了這點,

好了,到站 了!題主的這個設想很不錯,二人若能合作勢必會對振興京劇有莫大好處,甚至對推廣傳統文化都會有莫大幫助!讓我們一起點贊,希望二人能夠看到,促成這件大事,也是功德一件呦!


大話京劇


題主的說法有些絕對了。 郭德綱和王珮瑜合作唱京劇,兩方面的粉絲估計都不會答應。其實在京劇的推廣和力求再次振興的事情上,都做了很多的事情。


郭德綱從來沒有以專業自居,即便他登臺唱戲,也是以“票友”的身份,郭德綱自己承認京劇水平很一般,自稱是學了一些皮毛。郭德綱舉辦過京劇專場,市場影響力比京劇名家還要高。

2017年,郭德綱在天津開專場,整個劇場座無虛席,完全不遜色他開相聲專場。演出結束的時候, 不少京劇演員還上臺對他表示了感謝。

再來說說王佩瑜,她做的京劇推廣的工作更成系統,更專業。這兩天王佩瑜公佈了她的第四季“餘脈相傳”的戲單,這是從2011年12月首次推出該系列演出以來已經進入第8個年頭。這個系列演出旨在發掘整理復排一些京劇傳統骨子老戲,之前演出過得《硃砂痣》《南陽關》《審頭刺湯》《法場換子》《蘆花河》等在行業內外都收到了好評。

綜觀這些劇目,多是京劇繁盛時期常演出,而現在已經十分少見的戲碼。王佩瑜一邊是找梨園前輩,如譚元壽、朱秉謙、孫元喜等先生;更可貴的是,她找當年的票界高人,比如滬上譚餘‘收藏家’李錫祥先生,去學習這些老戲,希望能儘量復原當年的演法。

話說回來,不管是郭德綱還是王佩瑜,對推廣、振興京劇都做了很多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京劇的振興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人兩人就能夠做到的,“振興”是一個局面是一種社會風氣和文化現象,京劇不會回到曾經的局面,好的結果是以另一種受人歡迎的符合時代的形式出現。


不止看戲


如果讓郭德綱跟王佩瑜搭夥唱京劇,對京劇的發展是有一定的幫助,但是談不上振興。因為想要搞懂怎麼振興京劇藝術,就要明白它是怎麼沒落的。

京劇的沒落是從多方面的角度來看的,比如說受到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劇等新興娛樂形式的衝擊;滿口的咿咿呀呀,人們聽不懂;十幾個字能唱一兩分鐘,慢節奏的戲曲不適應於現代的生活節奏等等。

那麼,讓郭德綱跟王佩瑜搭臺演唱,會不會振興京劇?畢竟一個是舞臺擔當,一個是實力擔當,而郭德綱也有振興相聲的先例。

但是我覺得振興京劇的話很難,基本上難以實現。因為京劇在一定意義上,並不等同於相聲,我認為他們二人無法振興京劇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京劇是國劇,無法做到任由發揮,相聲中很多東西,都是在展示個人魅力,可以隨意改動,只要能娛樂大家就好,而京劇是一門表演藝術,沒辦法隨意改動。

二、京劇和相聲的受眾群體不同,京劇的受眾大多數是年齡較大的人,而相聲的受眾各個年齡層都有。

三、京劇的主要目的是表演,為了讓大家賞心悅目,而相聲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大家逗樂,目的不同,想要放到一起對比是不好對比的。

其實京劇不好振興的原因還有很多,根本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夠拯救過來的。戲曲沒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不喜歡戲曲,不管是振興哪個劇種,首先要讓年輕人喜歡上戲曲,才是正道。


魏青衣


在題主眼裡郭德綱成了演藝神器了。成了萬事通,全都會了。對於相聲郭己經把他的長輩們幾十年改革創新成果拆騰光了。有人還想叫他再創奇蹟。真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味道。我可以說演藝界這幾年形成的二剛一張現象,末日己臨,免子尾巴長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