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天价”草鱼每斤30元,每条售价超500元,为何这么贵?


官垌镇位于广西钦州浦北的东北部的山区腹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全镇方圆19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其境内山峦叠嶂,溪河纵流,山地多,耕地少,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


官垌镇地处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木薯、玉米、甘蔗、辣椒等,尤其盛产八角,素来享有“八角之乡”之称,全镇共有八角林10万多亩,年产量约1500万公斤,产值9000多万元,是当地农民稳定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
此外,提到官垌镇,稍了解这里的人一定会知道鼎鼎大名的“官垌鱼”。官垌镇位于武思江的源头,也是珠江水源之一,境内山峦叠嶂,林木茂密,沟渠纵横,山溪泉水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这些山泉水水质清净,无污染,富含矿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是高品质淡水鱼极为理想的生长之地,十分适合高品质淡水鱼的养殖。

在官垌镇垌口村,我走访了“官垌鱼”的养殖情况。当地农民利用山涧溪流终年不断天然山泉水,用青草、瓜叶、木薯叶等天然草料喂养,主要以草鱼为主。而其“官垌鱼”有别于其他草鱼的是,养殖时间长,最少三到四年,草鱼个头大,最重的达到50斤,而且肉质结实,无泥腥味,香而不肥、嫩而不腻,吃后余香满口,十分鲜美,绝对是绿色无污染的产品。
追溯“官垌鱼”历史,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农民就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开挖小鱼窝,引来山泉水养鱼,鱼窝面积小的几平方米,大的50至60平方米,每窝放养鱼种30尾甚至上百尾,平时投喂青草、菜叶、木薯叶等,三四年后可收获鲜鱼30至50乃至上百公斤,素有“小窝养大鱼”之美称。
小小的育苗放养在清澈的溪水中,以草料饲养,因为全是天然草料投喂,鱼儿长得慢,但几年后达到售卖期,草鱼可长到十几斤,大的几十斤,按当地的市场价,每斤可卖到22-35元左右,一条20斤的大鱼可卖到五六百元,这听起来像是坑人的价格,但在当地则是“官垌鱼”的实在价,也是“官垌鱼”品质和口碑的体现。

普通的草鱼,市场价约在6元一斤,而这里山泉水饲养的“官垌鱼”却能卖到三十多元一斤,是普通草鱼的五六倍,高的甚至达到10倍,这也让当地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但因真正的“官垌鱼”生长周期长,有些人不乏会用一些饲料养的草鱼放在官垌的山泉水中进修一段时间来充当“官垌鱼”,这种“进修鱼”市场上很多,一般人难以分辨,所以,要想买到真正土生土养的“官垌鱼”还得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