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突然開始喜歡從小就討厭的胡蘿蔔了——還有許多理由

自己本來從小就愛吃肉類,雖然知道肉食的是非,但至今也沒有斷掉肉食。從小對蔬菜不是很感興趣,尤其是對於胡蘿蔔,那種怪味,尤為反感。但是我父親很喜歡吃胡蘿蔔。最近幾天突然覺得胡蘿蔔特別的好,而且一下子就想出好多理由來。


北方人本來愛吃麵食,比如我們山西的踢尖,平時我家就非常愛吃。但是吃麵食,調和很重要,平常澆面的調和一般有雜醬,大炒肉,醋調和,燉豆腐,炒西紅柿,等等,但是最近這些調和似乎都吃膩了,想換換口味,於是就想起了炒胡蘿蔔,湯汁多一點,澆到面裡,稍微發點甜,感覺特香。於是中午就吃了一頓白麵豆麵混合的踢尖,澆的炒胡蘿蔔,確實非常的香。

看著自己從小就特別討厭的胡蘿蔔絲,金黃透紅的,竟然越看越覺得可愛,隨便想了想就一下子發現了它的許多優點,於是開始認定它是仙子,而自己卻一直把它忽略了。說幾點簡單的理由吧:

1、外在美——長的好看。黃裡透紅,晶瑩剔透,酒店裡的涼菜盤全憑它來裝飾、點綴了。

2、內在美——營養豐富。我們這裡引用百科的一段文字:

“胡蘿蔔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參”之稱。胡蘿蔔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每100克胡蘿蔔中,約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糖類7.6-8.3克,鐵0.6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1.35-17.25毫克,維生素B10.02-0.04毫克,維生素B20.04-0.05毫克,維生素C12毫克,熱量150.7千焦,另含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各類品種中,尤以深橘紅色胡蘿蔔素含量最高。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蔔,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蔔,有助於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

3、多功能且口味佳。胡蘿蔔可以生吃,水淋淋的,甜甜的,脆脆的,完全可以媲美水果。還可以拌涼菜,可以雕刻成各種形象;可以做餃子餡包子餡,肉餡素餡;還可以炒著吃,或用來澆面,等等,可以說它是蔬菜裡的萬能菜。

4、容易儲藏。放陽臺上幾十天不變質,不需要刻意保存。最多能放多久我不太清楚。反正上次一起買的豆角和黃瓜放了十幾天,都已經爛了,但只有它還依然如故。

5、來源乾淨——純植物。我個人覺得肉類來源於動物,而在一些素食主義的人眼中,肉類食品其實是一種掠奪品,是蠻荒時代弱肉強食規則下的產品,沒有哪種動物願意主動奉獻出自己的身體供人類或其他動物食用的。而且植物其實也是比動物乾淨的東西,任何動物毛髮掉到碗裡我們都可能會介意,即便是洗乾淨的,但是如果一片乾淨的胡蘿蔔葉子掉到碗裡,我想我們不會絲毫覺得髒。

6、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