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爆红神曲背后,藏着你不得不知的“阴谋”

“123爱就像蓝天白云”

“你说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

“讲真的会不会是我被鬼迷心窍了”……

回想一下,在你身边,有多少人每天都刷短视频?

大脑每每空闲下来,所谓“神曲”就如蛀虫一般在脑海里反复游荡。

隐藏了时间的界面,轻松获取新视频的操作方式,不需等待即可获得的满足……

社交平台上,引发全民热议的两部电视剧,明明都改自虚构的小说,大众却沉浸在谁更贴合历史的争辩中,掀起一场名为“历史讨论”的狂欢。

人们追求生活的乐趣,却在遗忘思考后失去了生活的情趣。

思考变成奢侈品,速食快乐代替咀嚼价值

作家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里,这样形容当代的日本人:

“他们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对各种谣言丝毫不会思考,轻易就遭到媒体的操纵,得过且过、毫无斗志……”

毫不夸张地说,不只是日本。

如果你开始审视周遭,你会发现,中国也正在陷入同样的“智商绑架”之中。

明星、娱乐、热搜、游戏、暴力冲突、情绪煽动......

你的日常生活,是不是正充斥着无数类似的信息。

尽管,它们与你的生活毫无关系,但却消耗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搜索、复制、粘贴......

你越来越依赖搜索引擎和现成的答案。

不得不承认,当我们越来越沉迷于碎片化的发泄式娱乐,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工具带来的便利时,我们正逐步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迈入了低智商的陷阱。

年轻人喜欢把时间花在网络上,得到的都是碎片化信息,而不是系统的知识。只有读更多的书,才能变更好。

低智的表现之一,是随大流

的确,没人会拒绝快乐,但思考和娱乐也完全不矛盾,只是有思考力的人绝对不会让碎片化的娱乐掌控人生。

注重深度思考的人,或许普通人难以感知的长线收益,深陷碎片化信息中的人,更容易只看到娱乐带来的短暂欢愉。

思考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社会对低智变得格外宽容,连制造烂片的人都敢叫嚣辱骂“主要怪观众”,故意把作品拍得中二来博取话题。

唤醒醒着的人,你不搅和他还睡着。

大前研一在书中提到低智的另一个表现之一,就是随大流。

人云亦云,被别人引导着思考什么,选择什么,但却以为这些完全是自己的判断。

大前研一的观点与任志强不谋而合。

房地产大佬任志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所有人都知道不能酒驾,但朋友聚在一起,明知对方要开车,却一再劝酒,“再喝一杯吧再喝一杯,没关系”。

你一句“没事儿”,他一句“无所谓”,开车的人就会在这种环境下以为真的无大碍,但大家在平时都知道这是违法的事情。

群体聚集时,往往不是放大智慧,而是放大愚蠢。

“中国式过马路”、“砸日本车”,这些社会事件都一再以事实告诫,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大前研一也曾说过,或许每个日本人作为独立个体时都是精英,然而一旦群聚在一起,就会表现得低智。

从众其实是披着外衣的愚蠢。

当你把心灵的窗口打开,才能把所有东西都融入进来,否则只是断断续续的,不会有一个完整的逻辑。

摆脱低智最直接的方式是读书

在多次演讲中,任志强提到,当今社会,碎片化的知识裹挟了人们的思考,唯有读书,才能帮助一个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事物的正确与错误。

于任志强而言,他是“读书”的受益者。

自1985年以来,他保持每天阅读6万字的习惯。

40余年的时间里,通读了中外名著、经济管理、社会法律、人文历史等各个领域的著作。

也正是这些阅读,成就了一个白手起家却站在中国房地产业巅峰的商人。

“这个时代,书本早已不是匮乏之物,但读书的意义仍然十分重大”。

2014年,任志强和好友王巍一起创建了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定期开展线下公益读书会的活动。

任志强希望通过读书会来推荐书目,邀请各个领域的嘉宾来介绍不同的认识方法,打通精英与社会大众交流的渠道,帮助青年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每期读书会的会场只有350个座位,从创办以来,几乎场场爆满,最多的一次,报名观众甚至达9000余人。

这其中有专门从深圳打“飞的”来北京听任志强读书的普通人,也有通过秘书报名参加读书会的副省长……

发展至今,任志强的读书会已经成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读书会。

当被问及读书会的巨大影响力时,任志强说:“活动确实对改变整个社会,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唤醒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作用。”

但其实,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任志强的读书会似乎有些“不接地气”。

像这样,在私密空间里听顶尖的商业大佬分享经验和人生,探听时代的大势和成熟企业家们的思维方式,需要跨越的是金钱、时间、地域甚至还有"运气"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