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卫计系统“三会”同开,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 、安全工作

寿阳县卫计局本着“少开会,开短会”原则,整合参会人员,8月23日下午,在县疾控中心会议室召集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计中心、爱卫办、监督所、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及局全体职工召开了下列会议。卫计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兰玉萍、主任科员任爱萍出席,副局长马利青主持。

卫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再部署会议

任爱萍宣读了《关于县扫黑办督导卫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馈意见的通报》。通报反馈指出有的部门存在基层组织机构不够健全,阵地建设较薄弱,宣传发动渠道不够广泛,线索摸排不够精细等问题。并对卫计系统今后整改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单位政治站位要进一步提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做到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要加强组织机构、职责、制度、工作流程建设,资料归档要规范。要根据单位实际,倒查近10年的信访、医患纠纷、特殊人员的管理等,做到排查有痕迹。在原有宣传基础上,书写墙体标语、印制宣传单、组织宣传活动,增强宣传效果。注重举报线索的整理,举报箱(邮箱、电话)由专人管理,及时收集线索。

兰玉萍在讲话中谈到卫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都责无旁贷。

她指出:

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意义的认识。要认识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政治要求高、思想要求严、行动要求快、成效要求实的重大政治任务;要认识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卫计部门加强监管、提升能力的重大契机。

她要求:

必须明确职责任务,掀起全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潮,努力做好深化线索摸排、加大治乱力度、加强宣传发动三项工作。

她强调: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时间长、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各单位务必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马利青针对如何规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做了安排,公安局经文保大队副队长闫志民就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举报渠道、举报办法进行了讲解。

迎接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工作会议

2010年,该县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任爱萍对申报复审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一、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加强基础设施、重点专科、信息化建设;建立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机制,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县级医疗机构要加强中医科室、药房建设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乡镇卫生院集中打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独立设置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中医馆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运用中医药技术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中医药专业人才,针对不同机构、不同类别人员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巩固和提高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中医科室规章制度,门诊、住院病历、中医处方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积极开展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工作,推动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进一步发挥特色和优势。

四、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五、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加大对中医药文化总结、整理、宣传的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

卫计系统安全工作会议

安全生产无小事,卫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兰玉萍就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工作要摆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提出六点意见:

一、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研究部署,狠抓责任和防范措施的落实,确保卫计系统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给合卫计系统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总结。

三、健全“四个一”制度、提高“四个能力”建设。建立有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有一套安全生产制度和台帐、有一定比例的安全费用投入、有一套应急救援处置预案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切实增强自我安全管理能力。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四个能力”建设,确保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四、坚持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把隐患排查整治这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常规措施,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定期开展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等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五、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观念,提高职工安全法制意识。强化对重点部位、场所、区域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组织好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工作。

六、 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严格执行诊疗、护理等技术规范和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