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人物:林高远,他或是樊振东的最佳帮手!

雅加达亚运会激战正酣,由于同属“三小球”的羽毛球、网球男单纷纷失利,乒乓球男单金牌就成了一枝独秀,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三小球”各协会都只有2个单打名额,所以林高远很清楚,自己虽然是男乒2号,其实所承担的责任与樊振东一样重大。

本届亚运会,中国男乒五虎将(樊振东、林高远、梁靖崑、王楚钦、薛飞)中,唯有林高远一人身兼(团体、单打、混双)三项。

出征亚运前夕,林高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我)公开赛输外战,就不能参加亚运会(单打)”。5月份的中国公开赛,林高远先后战胜张本智和与水谷隼,刘国正对这两场外战给予了充分肯定:“林高远心态稳定了,打得非常好,对他来说算是突破了小小的瓶颈。碰到高手,能看出他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了。”

众所周知,这四年一届的亚运会单打冠军确实不好拿,就连国乒“教父”蔡振华,蔡的得意门生刘国梁,刘的“难兄难弟”孔令辉,以及现役“大满贯”球员张继科,都未能染指过这块令人“垂涎三尺”的亚运金牌。

1998年曼谷亚运会,已经获得奥运会、世界杯冠军的刘国梁,作为男乒2号人物,男团决赛首盘输给了韩国选手金泽洙,幸亏一单孔令辉(先后击败了柳南奎、金泽洙),三单王励勤,各拿了2分与1分,中国队方涉险过关。

男子单打,28岁的金泽洙凭借半决赛3-1力克孔令辉之余威,决赛又一鼓作气以3-0零封刘国梁。虽然那次中国队拿了六块金牌,但总教练蔡振华依然觉得很遗憾。

亚运会史上,中国男乒最牛的“2号”人物,当属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上的梁戈亮。

这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征战亚运会。在此之前,日本队攘括了所有的乒乓球金牌。中国男团五虎将是郗恩庭、梁戈亮、李振恃、许绍发和曾博雄(曾是旅美台湾籍华侨,业余水平,全程一场未上,“统战”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由于1973年32届世乒赛男单冠军郗恩庭近一年来对日本选手鲜有胜绩,中日决战只能由梁戈亮、李振恃、许绍发三人上场。

梁戈亮出任一单,他表现神勇,先后击败河野满、久世雅之、长谷川信彦三员日将,上演了帽子戏法,为中国队以五比四战胜日本队立下赫赫战功。许绍发、李振恃则表现平平,各得1分丢2分。

梁戈亮是横拍攻削结合的打法,变幻莫测,加上球拍两面胶皮颜色不一样,一直令日本队无所适从,故屡战屡胜所向披靡。他注定成为日本队的克星。

单项比赛,梁戈亮再接再厉,男单决赛力克河野满,摘得男单桂冠;并和美女郑怀颖合作,获取混双冠军。

本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3枚金牌,排在日本(74枚)、伊朗(36枚)之后列第三。其中乒乓球队贡献了6枚(只有男双一枚被日本选手长谷川信彦/河野满夺得),而梁戈亮一人独揽其三,成为中国军团中最耀眼的男明星,一时间,“抗日英雄”的美誉传遍神州大地!

1978年曼谷亚运会,28岁的梁戈亮还是男乒“2号”,“1号”是1977年34届世乒赛单打亚军郭跃华。老梁带领兄弟们再次击败老对手日本队,蝉联了男团冠军;他个人梅开二度,男单成功卫冕。

纵观国乒征战亚运44年历史,男单只有梁戈亮两次登鼎。偏偏这位“亚运战神”,两次都是“2号”的身份。

林高远很低调,“我是这次男乒五人团里最‘老’的一个,也是除了樊振东以外打过比赛比较多的,要做好在团体赛中打2号的准备。”

但他很明白自己的责任,“亚运会的主要对手都摆在眼前,压力大,但目标也明确,上场就是要赢下比赛。我想承担起身上的这份责任。”

和前辈梁戈亮、刘国梁一样,同样是男乒“2号”,已经23岁的林高远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