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武威体育健儿获10金17银

  8月21日,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临夏回族自治州闭幕。本届运动会于6月19日开始,8月21日结束。我市组团参加了大众组和青少组两个组别24个大项、240个小项的比赛,共有386人参加了本届省运会,其中运动员325人,教练员29人。本届运动会上,我市青少组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武术、赛艇、皮划艇等17个大项、182 个小项的比赛,获得金牌10枚、银牌17枚、铜牌15枚;大众组获得银牌4枚、铜牌1枚。金牌数和奖牌总数较上届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武威市代表团

工作人员和运动员合影

金牌女将张英英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8月23日,记者见到了在刚刚结束的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武威女子拳击60公斤级运动员张英英。清秀的面孔,1米7的个头,直爽而单纯的性格。16岁的她有太多的翘首以盼,省运会获金牌,这只是她运动生涯的开始,她希望得到的,远不止这些……

金牌女将张英英

  对于从小就在同龄人中跑得很快的张英英来说,加入甘肃省体工二大队拳击队是她人生当中最重大的选择,也让她在最美的年华就开始了一个专业运动员的生涯。

  2017年6月29日,这对张英英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天,武威十五中上初二的张英英考试成绩公布,还是不理想。运动员出身的父亲张东仁说:“女儿啊,你学习成绩虽不好,但我看你身体素质好,去学体育吧!”其实,言语中父亲想让女儿帮他完成一个梦想:“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为国争光……”

  如果说,加入武威体校中长跑队只是有一个流于表面的认识,那么加入省体工二大队拳击队,凭借的是她聪明灵活的头脑,热爱学习的激情和勤于训练的精神。省体工二大队教练阿里木斯的训练让张英英从战略战术乃至远大目标上揭开拳击项目的神秘面纱。2017年12月到2018年6月,经过半年的训练,6月28日,她参加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女子拳击甲组60KG的比赛,她凭借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一举夺得冠军。这是她成为运动员以来首次参加的全省大赛。这次的比赛,让刚入拳坛的张英英明白,只要自己肯下功夫,肯动脑筋,肯用心对待拳击项目,在这条路上自己可以走得更远。

  练拳击不易,女孩子练拳击就更是难上加难。武威体校副校长宁志梅介绍说,女孩练拳击有几个条件要符合:臂长、肩宽、腰短、腿长。每年,省体工队都会到各县(市)、区选拔。“经常是千挑万选发现了好苗子,但要她们的时候,却发现困难重重”。宁志梅说,现在人们对女子拳击还是存在着不小的误解,不少人在从事这项运动前顾虑重重。“女孩练拳击是不是太野蛮了?”、“被打伤了怎么办?”面对这些疑问,她解释说,女子拳击完全不同于电视上看到的商业比赛,在正式比赛中还是以保护选手为主。

  拳击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运动,每天都要进行强度巨大的训练。其实在半年的训练中,张英英在教练阿里木斯一步步的引导下,勤学苦练,训练馆是她的家,沙袋是她最好的朋友,每一次训练她都认认真真,每一次实战她都全力以赴。日复一日的训练单调乏味,但她从未觉得枯燥,对于教练布置的任务,总是超额完成,绝不偷懒。她说:“选择了拳击,就要全力以赴。不肯下功夫,哪能换来成绩?”

  张英英说,每天六七个小时的训练对于队员来说是家常便饭。控制体重成为队员们的一门必修课,为了控制体重,大热天,穿着密不透风的控体服跑步;吃饭的时候喝牛奶、吃青菜,水都不敢多喝,有的甚至到了吃饭时间就躲在宿舍睡觉。

  在汗水的浇灌下,这位拳击小花正在茁壮成长。

  16岁,对一名拳击运动员来说,才刚刚开始她美好的运动生涯, 省运会是一个结束,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拳击事业这条道路上,年轻的张英英才刚刚起步,前路还有很多故事等着她。她始终记得启蒙教练张生海的鼓励:“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漫漫人生路,想要精彩就要以人品和实力说话,而小小拳台上,需要的不仅是稳、准、狠的拳头,更需要对这份事业执着的热爱与深深的笃信。”每每想到这些,张英英就感到,站在拳台上的时候,她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承载着一代体育人的激情与梦想,为武威竞技体育争荣誉,为拳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牌教练刘程

当孩子们站在颁奖台我最幸福

  “我这辈子就喜欢一个事业,追求一个梦想,希望我的队员都一个个跑上、跳上冠军的颁奖台……”说这话的是武威体校的一名田径教练刘程。年逾40岁的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此次运动会,他带领9名队员参加小轮车、皮划艇、三级跳等项目的比赛,获得了3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其中杨学朝、陆亚栋、张玉国分别获得了皮划艇和田径三级跳远的金牌。

参加皮划艇比赛

  在省运会进行的田径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张玉国为武威代表团摘得一枚宝贵的金牌,刘程为此激动了良久。他告诉记者,自己与张玉国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凉州区中小学运动会上。“当时的第一印象是觉得这孩子很机灵,而且从身体素质来看是个好苗子。

  刘程回忆,当时跟张玉国说,想让他接受三级跳和全能项目的专业训练,第二天他在母亲的陪伴下与刘程见了面,之后来到武威体校开始了田径生涯。不久之后,张玉国就展现出良好的运动天赋,武威体校田径队的一名跳远新星冉冉升起。张玉国在体校度过了田径生涯最初的5年,这5年中他给教练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非常懂事,人品非常好。”刘程说:“这些年他每次在外面比赛,赛后都会用微信跟我沟通,我也会给他一些指导和鼓励,告诉他不要骄傲。他在省运会夺得金牌后接受采访时,他也没有忘了我。”不仅如此,逢年过节在刘程的手机里,总有一条来自张玉国的祝福。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明显能感受到刘程的喜悦,以及他对于这位爱将的殷切期望。

  整整十七年了!每次寒假暑假,刘程没在家里过一个完整的假期,他家离田径场非常远,寒冷的冬天,炎热的夏天,他都要骑行去田径场训练。孩子们获得好成绩的时候,刘程发自内心的祝福他们;队员因训练受伤的时候,他会作为一名家长照顾队员;当队员受到挫折,他总是及时鼓励他们,端正人生的态度。

刘程(左一)和金牌获得者张玉国、武威体校副校长宁志梅合影

  武威体校负责训练的副校长宁志梅说, 2016年,武威体校有了新址,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田径训练生涯,重振田径队,全新角色重归田径场,且风光再现!虽然过了而立之年,但刘程不顾年龄的劣势,重新追求自己的梦,踏上田径场,穿上跑钉鞋,蹬上起跑器,鼓励学生向着一段新的征途出发!

  四年一届的省运会,是对全省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全体参赛健儿水准风采的一次全面展示。这一届省运会,我市运动健儿一起分享多彩、精彩、焕彩的魅力赛事,共同感受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组委会精心组织、用心服务,裁判员恪尽职守、公正评判,我市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力争先,赛出风采,赛出佳绩,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优异的运动成绩,努力彰显了武威体育健儿的风采,并向省队、国家队培养和输送“好苗子”。

  武威市体育局局长李元国表示,今后我市会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惠民利民、特点特色、基础基层、创新创优的工作导向,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依法治体,实现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着力挖掘社会的潜在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立足于体育健身服务、体育赛事、体育休闲、体育培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筛选、储备、申报了一批体育产业项目。依托市体育馆、民勤体育场、天祝体育馆等大型场馆,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方面的高水平赛事,促进了体育竞技表演业发展;依托天祝乌鞘岭国际滑雪场、凉州区塔儿湾滑雪场,广泛开展滑雪运动、雪地摩托、雪地爬犁、溜冰、冰上自行车、冰上碰碰车等活动。

本报记者 刘爱萍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