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一直有人在向我推薦《一九八四》,一直以為這是一本要麼哲學要麼歷史的枯燥的書,於是每次都過後就忘了,直到上週在圖書館找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時無意中瞥到,這才借了回來。奈何臨近期末事情很多,沒多少時間去看,目前只看到第一部,但是這本書真的超級超級值得一看的!

“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

《1984》豆瓣精選書評(侵刪)

於是我開始反思,想到有時候自己也是那樣盲目地接受著信息,有時候無意義地活著有時候不會獨立地思考盲目地相信。就好像每次看完書看完片子就立刻看豆瓣評論,失去了自己第一時間的思考,很多時候得到的思想都是別人的。生活在各種體制下,沒有自我。撇開自由民主這些離我太遙遠的理論,我感受更多的是一種恐懼,洞穿內心的恐懼。--花生醬

看過無數恐怖小說和電影,如果說那些造成的是生理上的恐怖,那1984造成的,就是心理上的恐怖,透進骨子裡的恐怖。 豆瓣壯大,卻也引來更多的注視,這其中便有“思想警察”的身影。也許,豆瓣最終同樣會成為一個犧牲品,在強大而虛幻的包圍中消失,我們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在它被消失之前,好好的享受靜謐的下午,如同溫斯頓和裘莉亞在卻其頓小屋的擁抱和做愛,不問明天,不思考命運,僅僅是在過程中獲得快樂。--Mary Next Door

一九四八年的寫作精準地預言了半個世紀後的未來,所有荒誕交織成當下的世界。這裡,同樣有著被篡改的數字,被神話的預言,張牙舞爪卻不知所云的媒體…沉默的中年,麻痺的少年,習以為常的反常… --阿落

已經遠遠超出了作為小說的藝術成就,每多一個人讀過,就多一份自由 --Lyre

書中所描繪的那個世界,是一個我寧願被打死也不願去生活的時代,可書中的那些人還是實實在在地在作者筆下活著。他們不會為現實痛苦麼?他們不會怨念生在這個時代是怎樣虛擲了唯一的一輩子麼?他們不會渴望擺脫受制而獲得自由麼?他們不會為因為自己的一句夢話就被捕的現狀擔心麼?而作者筆下的殘酷就在於,他在拋給你這些問題後又簡明扼要地回答了你,“不會”。--autumnalike_

WAR IS PEACE

FREEDOM IS SLAV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

我讀的是中文導讀英文版,當時看到這句標語是極為震驚的,那種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監視、詭異的強權實在令人恐懼...

推薦大家去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