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三水考察团赴南海、顺德考察学习治水经验

7月26日下午,三水区政府组织区河长办、区环保局以及各镇街分管环保、水务工作的领导等,组成考察团分别考察学习南海区大沥镇漖表涌、桂城街道孔溪涌和顺德区桂畔海治水项目。

“水挺清,里面还有鱼。”在大沥镇漖表涌流域波落口涌上游,三水考察队伍一下子观察到这一幕。河涌一体化应急处理设施建设已有达半年,下游河涌水进入提升泵站,通过接触氧化+加磁高效沉淀为核心工艺的一体化应急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回流至上游,每日处理水量达2000吨。南山镇副镇长郑臣敏与项目负责人展开探讨,南山镇漫水河当前规划在大埗塘涌、南围片区、梁屋电排三个出水口安装一体化污水设备,对水质进行全面整治。

听取漖表涌流域五眼桥铁路边涌一体化应急处理设施工艺介绍

“用2年时间力争实现出水不黑不臭,达到一级B出水要求。”桂城孔溪涌治理试验项目负责人徐华说,该项目将建设孔溪涌节制闸,在治理初期截断孔溪涌污水进入三圣河的途径。同时,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系统对河水进行处理,系统进水流量为4000m3/d,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下降。在修复工作维护期,还将重点建设压力管道输送系统,对河道的水质、底泥进行修复。

参观桂城孔溪涌治理试验项目并听取介绍

桂畔海水系全长21.5公里,是顺德第一联围最大的水系,贯穿大良、伦教主城区,还流经勒流街道。据介绍,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25.58亿元,覆盖58条主干河涌、支涌。项目创新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全水系综合整治模式;整治技术全面,各类子达到工程129个,涵盖市政截污管道工程、底泥清淤(污)工程等多项工程。

参观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并听取项目简介

学有所感……

三水区河长办副主任、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副局长张伟杰表示,南海区的两项治水项目在短期或中期改善水质上有一定效果,而顺德区在治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且在控源、截污、清淤等方面做到了统筹规划布局。三水区正以“1+1+7”治水体系为统领全面推行河长制,还将在治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加大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农村分散式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并对其运营维护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截污、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源。

三水区环保局副局长韩勇表示,三水区已初步建立河涌治理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三水区“三水水更美”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并即将出台《三水区广佛跨界河流综合治理方案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三水区漫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等。未来将参考南海、顺德经验,结合三水实际,以7条广佛跨界河涌和漫水河为重点,进一步推行各种更有效的治水措施,切实抓好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内生源“四源共治”,提升水环境质量。

“今天参观学习的收获很大。”各镇街的分管负责人纷纷表示,南海、顺德两区的经验,对三水各镇街的治水工作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作为治水工作的主战场,各镇街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水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长短结合,进一步提高城镇及农村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并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做好日常巡查和水质监测,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全力打赢碧水攻坚战。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