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总吐槽你发型丑,但他们年轻时更狂野

之前和大家聊过,读书时连发型都不能自主的问题。

对于发型,家长老师等长辈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的制高点。

小时候规定你的发型,长大能自理后,你照样也无法摆脱。

因为无论怎么样,你都是被打击的那个。

老妈发型吐槽三连了解一下:

当你留齐刘海的时候;

当你扎双马尾的时候;

当你留法式卷发的时候;

什么都不好看,好像永远get不到她审美的G点。

让人好奇,他们那一辈人到底觉得什么才是美?

怀揣着这个问题,我翻了下些近代的发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真给我吓一跳。

看看这位网友晒出的父母结婚时的头型,好像也不咋的吗?

男的蓬松泡面头,一大坨,个子增长3CM。

女的短碎发,刘海像被狗啃过,稀稀拉拉。

真是一对狂野的夫妇。

想不到长辈们当年也这么放荡不羁爱自由。

但发型这事,有时也不全是个人审美的锅。

每个时代,都有流行风向标。

就像21世纪头几年时,不就盛行过非主流风格吗?

大长毛、刘海遮眼,假如再过火点,就是杀马特。

今天再想想,那会是不是挺傻缺的?

长辈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也有不堪回首的岁月。

再加上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是那么的风云变幻。

举个例子来说,改革开放前。

那会全是个种蓝绿工装,头上一顶解放帽。

于是,背头和分头就是大多数男生的选择。

清一色的前不及眉、侧不及耳、后不及颈,像是一个师傅剪的。

而假如留个刘海,去照相时人都看不出来,那年代也不能修图。

男生以干练精简为主,女生则多为麻花辫。

这种看上去基本一个样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后,大家对于审美的追求也开始多元了。

80年代的时候,随着日本影视剧在中国的热播,

不少日本明星的发型打扮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

男生喜欢高仓健在《追捕》里的打扮,也就是现在还有的老干部头。

《追捕》高仓健

女生则最爱《血疑》和《排球女将》。

于是山口百惠头和小鹿纯子头就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不止日剧,港台剧也影响了父母那一代人的审美。

女生喜欢琼瑶剧里林青霞的造型;

男生的话,则比较纠结。

有的喜欢郭富城的发型,青春活力;

有的觉得周润发那个发型才叫男人。

但这个头型,明显不是谁都Hold住的。

当然,哪个时代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也不例外,那会有一种叫“招手停”的发型。

这种发型因为形状很像招手般的浪花,故而得名招手就停。

具体弄法就是将刘海高高地吹起来,然后再用摩丝固定住。

想想那风中的飘逸的一团秀发,可以说是非常前卫了。

女友喜欢动起来的发型,男生则比较喜欢两边空荡荡、中间固定好的大圆寸。

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朋克,中间梳起来染个色,像个重金属乐队的主唱。

而在这一堆今天看来都比较潮流的发型中,最出名的就是大波浪卷了。

这个发型,就是那个年代的爆款。

胡同里,都是排着队在烫卷发的。

头型做好了,他们就骑着三轮摩托、穿着喇叭裤、戴着茶色眼镜,提着留声机在街上嗨起来了。

其魔性程度一点也不下于今天的尬舞。

这样来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些长辈们可比我们时尚多了。

他们对时髦的向往,比今天的人们还疯狂。

这种着魔,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也就是大家曾祖父、曾祖母那个年代。

那时候外国电影很流行,很多人就模仿片里女星烫卷发。

那会,敢追求这个发型的都是勇士。

因为,民国时是没有什么离子烫的。

他们只能用炭烧火钳来往头发上烫。

具体场景,可以联想下今天屠宰场杀猪时去毛的做法。

师傅一个手滑,就可能闹成伤残事故。

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做头,可见长辈们对于流行的追求有多虔诚。

社会流行什么风尚,他们片刻都不能等。

这种大家一起时尚的氛围,连小女孩都深受感染。

30年代中后期老上海流行一种爱司头(S的音译)。

这种头型,因为酷似一个横写的S而被称为横S头。

那会才八岁的张爱玲受此影响,终生成为了爱司头信徒。

以致于,后来在她的小说中,女主角大多都是这个头型。

《色戒》

这个对时尚的追求,真是现代人不能比的。

所以,别看那会没今天发达,但长辈们才是走在是潮流前线的人。

原因也好理解,他们生活的年代正是夜上海、披头士等风格形成的年代。

这些风格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时尚,今天所说的复古,基本都他们玩剩的。

这样想,一个问题也出来了——

为什么他们曾经这么时尚,却从小却教导孩子头型要清爽,利落?

家长眼中的标准发型:男生板寸,女生马尾

难道是审美水准下降了?还是他们也意识到了年轻时犯的二?

亦或是他们都经历太多,返璞归真了?甚至就是为了针对你?

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