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何在“带盐”界如此受宠

2018年8月16日下午13点57分,四川航空首架A350熊猫主题航班,搭载315名乘客从成都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这架A350飞机顺利完成商业首航,这也是四川航空正式推出的第一个“熊猫之路”主题航班。

这架A350飞机不仅身绘8只大熊猫,而且在客舱环境、餐饮供应、服务流程上,都加入了大量的熊猫元素,其中就有目前唯一一本全球公开发行关于大熊猫的杂志——《看熊猫》杂志。《看熊猫》杂志以“文化、科普、趣味、品质”为创办体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大熊猫在世界各地从来就不缺乏知名度和“粉丝”。我们发现,大熊猫在“代言”的路上备受宠爱,代言能力无出其右。

一张憨厚的大圆脸、两只喜感的黑眼圈儿、胖乎乎的身子……在许多外国人眼里,只要瞧一眼大熊猫的“萌态”,许多生活中的压力、烦恼就能烟消云散,这种天生的“亲和力”使熊猫迷们遍布全球。

几十年来,凡是大熊猫所到之处,都会刮起一阵“熊猫旋风”。凭借憨态可掬的身形和与生俱来的“萌态”,中国大熊猫在全世界吸粉无数,同时在中国对外交往中扮演着“友谊大使”的角色,成为最具认知度的中国符号之一。

运动盛会上的大熊猫吉祥物

在我国举办的重大运动盛会上,大熊猫就从未缺席。如广为人知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圆润线条配合微笑表情打造出萌萌的可爱形象,跃步向前的姿态与高高竖起的大拇指透露出矫健灵巧的阳光气息。这一经典造型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大熊猫的标准形象,也一举奠定了大熊猫在“代言界”的江湖地位。

△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及其原型“巴斯”。

2017年9月13日,“盼盼”的原型“巴斯”以37岁的高龄去世,相当于100多岁的老人。对于这位带给国人快乐和信心的朋友,很多网友都表达了对巴斯的祝福。

另一个亮相大型赛事的熊猫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的“晶晶”。“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她的头部纹饰源自于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她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巧合的是,“晶晶”的原型“毛毛”的妈妈“娅娅”出生于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当天,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繁殖成活的大熊猫双胞胎中的一个,而“娅娅”的妈妈正是“巴斯”。这真是基因强大,代言体质代代相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晶晶”。

国内外组织的大熊猫徽标

不仅仅是重大赛事,很多国内、国际组织都会使用熊猫形象作为标识,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会徽、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WCA)会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动物大使。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成立于1961年,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其会徽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灵感来源于1961年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借展的大熊猫“熙熙”。WWF筹建者之一的Peter Scott爵士在当时表示:“我们选择它,是因为它是美丽可爱的濒危物种,它有着吸引人的特质,受到了世界上很多人的喜爱”。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会徽。

这只熊猫代表世界自然基金会出现在全球保护濒危动物的活动中,通过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时有更多人帮助这些动物,滚滚通过自己的黑白为世界争取了更多的色彩。

同样是借助大熊猫的珍稀和高识别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选择了大熊猫作为自己的标识。这是我国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于1983年12月在北京成立。协会会徽以大熊猫为图案主体,以对称的构图体现了协会团结广大群众,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深远意境。

最近一次大熊猫代言公益项目是在2016年1月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正式任命一对2015年出生于成都熊猫基地的双胞胎大熊猫——“启启”和“点点”成为史上第一任动物大使,帮助宣传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哥本哈根,中国著名设计师、联合国设计顾问郑金为“启启”和“点点”设计了卡通形象,成为各国元首争相合影与购买的畅销作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首对动物大使“启启”(右)、“点点”。图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启启”“点点”的卡通形象。图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大熊猫的经济效应

大熊猫形象在国内外都深入人心,不但能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更可以带来不小的经济效应。

在2017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沃尔沃为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环保行动而设计的熊猫作品使人眼前一亮,这只身上画满了卡车、客车、挖掘机等各种“沃尔沃元素”以及众多可持续科技创新元素的大熊猫,吸引了各方人士前来合影。

再如好莱坞动画长片《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以熊猫角色作为故事主角,在全球掀起一股熊猫热。三部曲的票房一部更比一部高,仅《功夫熊猫3》在中国的票房就突破10亿元人民币,官方授权的衍生品开发涉及快消、汽车、金融、零售、主题乐园等各大产业,与合作伙伴的联合推广媒体价值近15亿元人民币,创行业新高,最终成长为世界范围的顶级IP。

“财源滚滚来”说的就是大熊猫的经济效应吧。

“老家”成都的大熊猫热

在大熊猫的老家——四川,大熊猫形象更是无处不在。尤其是成都,不止有吸引全球游客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细至街头巷尾,大熊猫形象都随处可见。

△川航涂装熊猫主题的A350客机。图据《成都日报》

生长于蜀地沃土的四川航空将客机涂装为熊猫主题,机身上八只俏皮可爱的大熊猫中还有一只是以川航认养的大熊猫“三优”为原型而创作的。

△春熙路上熊猫巴士。图据新华网

春熙路街头有萌翻人心的熊猫巴士带你直达成都各景区。

△三环路熊猫绿道上的熊猫装饰。图据《成都日报》

△三环路熊猫绿道上的熊猫雕塑。图据《华西都市报》

三环路南段有全国首个以熊猫为主题的城市绿道,以及熊猫绿道艺术墙绘创作和趣味健身等,等你来体验,意图打造中国最大的露天熊猫文化博物馆。

△熊猫大道的熊猫墙绘。图据《成都商报》

△熊猫大道的熊猫墙绘。图据《成都商报》

前不久在成华区熊猫大道附近,近60名画师在8000多平米的墙面上画了近千只水墨、旅游、国学等主题的熊猫,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印有熊猫元素的定制版明信片。图据《四川日报》

△成都文化地标之一的熊猫邮局。图据中新网

在锦里、宽窄巷子等热门景点还有一系列以熊猫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和创意店铺,萌萌的形象十分惹人喜爱。

甚至在成都的企业都非常喜欢用熊猫形象,其中不乏出租车公司、搬家公司等,还有企业直接加上“熊猫”二字来命名自己的品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大熊猫与国际金融中心(IFS)的“跨界合作”,这只爬墙熊猫现在已成为成都热门“打卡地”之一,更有人直接将其作为地标——“在熊猫屁股下等你”。

△成都IFS的爬墙熊猫。图据中国网

成都不仅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美食之都”,还是名副其实的“熊猫之都”!

“熊来疯”引领最新大熊猫风潮

现在,成都有一只名为“熊来疯”,一边耳朵缺了一角的大熊猫形象正风生水起,活跃于文创、文旅、体育等多个领域,不断挖掘大熊猫这个文化符号的无限可能。

先是在2018年1月举办的首届四川旅游新媒体国际营销大会上惊艳亮相,发布以大熊猫为代言的互联网智能双语文化旅游服务产品,迈出“在全球搞事情”的第一步。又在2018世界杯期间推出系列漫画,讲述一只熊猫上班族说走就走去莫斯科看世界杯的故事,以“跨越次元壁”的实景漫画形式,正式推出那只“时而憨傻呆萌,时而犯贱鸡贼”“除了工作什么都做得好”的熊猫——熊赳赳。更有火热筹备中的熊来疯主题跑,配套熊来疯主题音乐节,落地成都、西安、杭州等全国多座城市,用全民热爱的“大熊猫+体育”打造最热最潮的主题路跑IP。

为何人人都爱大熊猫

在互联网时代以前,人们对大熊猫的形容,大多喜欢用“憨态可掬”这个词语,两者之间几乎已经画上了等号。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网络新词的流行,对大熊猫的形容,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一个“萌”字替代,毫无违和。“萌”成为了大熊猫新的代名词,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大熊猫最直观的印象,也完全符合互联网美学思维和传播特征。

当我们翻开历史,不难发现,这个被戏称为一言不合就卖“萌”的神奇动物,在过去的每一个时代里人们同样对它不吝溢美之词,喜爱有加。《诗经》和《尚书》中记载的大熊猫是英武、勇猛的象征;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将它列为西汉皇家园林中珍贵与颜值担当第一名;白居易对其一见倾心,洋洋洒洒写下《貘屏赞》。活在中国文学艺术作品、史实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的大熊猫形象,寄托的是中华民族最普遍的世界观和情怀,而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吸粉”能力似乎已经让它具备了成为全球“代言人”的偶像特质。可这个明明可以靠“脸”的家伙,偏偏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气质,比如顽强、包容和隐忍的特质,“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和精神境界等。(来源|新华网 杜凡/文、人民日报海外版 卢泽华/文、央广网 贾宜超 衡毅/文)

如无特别说明,本号刊载的文章,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