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量不同于性行为

浓情蜜意炼金术,初听这个课程名字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门专门为亲密关系而设置的课程,除了技巧还会讲述很多不为人知的套路吧?我也这样认为,报着一点点投机的心态开始了三天的学习。

初见先生

仙风道骨这个词通常是用来形容头发胡子飘逸,喜欢穿长袍子的老先生的。看到先生的第一眼,这个词从脑袋里自然而然地跳出来,可眼前的人明明既没有长头发和胡子又没有长袍子啊。

廖先生是陶老师的老师,虽然课程中我们都叫他老师,但是现在想来,叫先生是更为贴切的。

先生走路很轻,人清瘦,穿棉麻质地的衣服,色彩斑斓,气质服帖。先生讲话缓而深,会忽然地停顿,却没有过多的冗词赘句。只是,这样的先生,让我起初的一点点投机之心烟消云散,这一次工作坊,定然是一场观念的洗礼。

初生智慧

这是一次关于性能量的课程。开课之初,要和很多人解释很多性能量是什么?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把它想象成性生活,甚至会问是否课程中会包含实际操作。在性这个字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直觉反应都应该如此,原因是文明社会的用制定规则束缚了人类原始本性的条款。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伦道德观。它让社会平衡的同时,限制了本性的焕发。

廖先生说,性能量是创造宇宙的能量。文明的结构让我们忽视了很多性能量的存在:蝉鸣、蛙叫、花开、结果……自然界的大多数美景和奇迹都与性能量有关。

春天的生机是性能量的觉醒,夏天的盛放是性能量的绽放,秋天的收获是性能量的结果,冬天的沉寂是性能量的累积。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性能量是万物的本源,也可以转化成为你所需要的任何高等能量。把它当成一种单调的本能行为的话显得浅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件事的表现。

很多人的懦弱表现也都表现在不敢面对自己的性能量这件事上。回避它,排斥它,批评它,诋毁它……可它就在那里,如果无法与它和平相处,就很难真正过好自己的人生。

重启人生

课程循序渐进,当性能量的本质得到了充分的解释以后,过往的种种不堪就开始浮现在眼前了。我们或许曾对自己无名的蠢动有着千奇百怪的借口,对自己无节制的放纵到这个时候也变得无所遁形。那么,人生,是否有一个reset的按钮,让一切重来?

如果每一个人的存在是一滴水珠,在珠峰的最顶端的时候,我们设定了自己想要去到太平洋的使命。中途因为种种原因偏离了航线,最终我们可能去到了印度洋。解决方案有两个,要么笃信百川入海,这世上的海洋终是相连的;要么挥发蒸腾,回到珠峰的最原点,重新开始。

无论做哪一种选择,觉知到自己的偏离航线是第一步。而觉知,也是这一次工作坊的重中之重。

止观双运

每个人的身体中都存在这三个“我”。自我,高我和内在神性。自我就像是一件衣服一个工具,浮于表面,却不是最完整的表达。高我是那个有觉知的我,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状态。内在神性,太高深。从自我到高我的过程,就在觉知二字。

觉知,觉察并且知道。向内觉知是觉察自己的一举一动,并且知晓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向外觉知是觉察他人的一举一动,并且对他人产生认同或不认同。我们多数人都处在单向觉知的状态里,因为很难同时知晓自己并认同他人,这也是为什么对待大多数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处在批判状态里。

当人能达到同时向内和向外观照的时候,才会开始和高我产生联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止观双运。而性能量在这样内外觉知都通透的时候,才能发挥它最大限度的功能。带动身体中其它的能量,比如财富能量的流动,也同时让身心达到愉悦的状态。

性能量不是性行为

常规状态下,能量是看不见的。但是行为是绝大多数成年人日常里都会做的事情。我们能做到的是不去混淆这两个概念,行为的表象固然可以将这股巨大的能量使用出去,但是也未免浪费。既然这能量与生俱来,为什么不将它有觉知地储存起来,用于更需要的地方?

只要是能量,就会有流动,即使没有行为的驱动,流动的能量也可以让亲密关系变得甜蜜温存。因为爱是一种感受,而非具体的行为。

只有当性行为被正确对待,性能量被正确释放或转化的时候。人才不会被文明的框架所禁锢,从对性能量本质的了解中释放出属于自己最大的能量。

答案,其实都在我们自己身上,只需觉知,静待开悟。

课程的三天里,看了两部电影。《浪潮王子》《土拨鼠之日》,推荐给所有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如果有问题,请在评论区里留言。这是两部从不同角度阐述亲密关系的经典电影,或许,有你的影子。或许,可以让你想明白一些困扰着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