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以行动来影响心理的整理

从日本的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这个概念,断舍离逐渐从日本开始风靡全世界,现在国内的断舍离也慢慢变成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进而已经有了家庭整理师这样的从业者,也有以断舍离为主题的新媒体平台。我想,“断舍离”三个字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真的可以改变生活,甚至改变人生。

我自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接触断舍离,最初是在网上听了几本断舍离的书。跟着书中的讲解,把自己家里的物品基本都整理了一遍之后,我真的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一些积极的改变,自己也从中有了一些领悟。

一、你的物品就是你的生活状态

听这些书最初一个让我感到深深被触动的地方是一本书中谈到很多发生凶杀案的房子里面都是凌乱不堪的。国内从事整理行业的一位达人也在电视节目中提到,她的一位学员是做公诉人的,这位公诉人谈到,她注意到那些因犯重罪而被提起公诉的人,家里都是凌乱不堪的。而我自己所接触到的心理咨询案例中也发现,家庭关系不太和谐的来访者也都会反映其家中物品无序与过度。

在这些间接的例子中,物品与生活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见一斑。

二、整理也许是家庭中最有影响力的行为

从整理家开始,几个月的时间过来,我惊奇地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很多重要改变。

将孩子房间中杂乱的书籍、玩具、文具整理好,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提高了。

将厨房整理好,我发现做饭开始变得更有趣了。

把阳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我种的花花草草长得越发地健壮和好看了。

当家里变得整洁而有条理的时候,我发现老公更愿意听从我的意见了,我们之间的争执减少了。也许就是家的变化,让他也思维更清晰了,也或者是在我整理家的时候让他看到了我的行动力,进而使他产生了我是更可靠更值得信赖的意识。因此,我们的家庭关系开始越来越和睦了。

家里的物品环境对于生活在这所房子里的人的影响力可以大到什么样的程度,也许在真正做出这种改变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三、当你开始整理的时候就是有控制的生活的开始

现在的中国社会,也可以说是物质极大丰富了吧,大街上遍布商店,走进商场超市,各种打折促销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打折促销季的时候,囤货已经成为商家的口号,也是买家们的生活的一种常态。

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商品诱惑着,把他们带回家,要么扔进储藏柜里,衣柜里,享受完购物的满足感,获得感,就开始慢慢将它们遗忘,常常在整理家里的各种柜子的时候翻出了很久以前买过的什么东西,中间却不曾想起来使用过,只是天天为家里的储藏空间爆满而发愁。

想占有太多东西,以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更好,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过多的物品不仅消耗了我们的金钱,其实他们也会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鞋子长时间不穿自己也会因老化而开裂开胶无法使用。衣服会因为过时或者身材变化而无法穿出去。食物、化妆品会因为长期储存而过期。其实我们每天只需要一双鞋,一套衣服,一日只需三餐,我们只有一张脸,每天洗两到三次。

当我们囤积了过多的东西之后,我们的生活似乎会不由自主地变得紧张,我们需要和物品的保质期赛跑,需要惦记着它们的使用期限,这无形中就消耗了我们的精力,使生活少了很多自在的感觉。

当你开始整理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自己也许已经占有了过多的东西。当你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生活就有了发生改变的契机。

如何去整理,如何去断舍离,这个问题的处理因人而异吧。就我自己而言,我可以断,可以整理好现有的物品,但是舍和离对于我来说还是两个没有什么进展的方面,但这也没有关系,起码我在开始断,开始整理的这个阶段就已经感受到自己生活中的变化,已经让我有了很多有意义的内心觉察,这对我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不强迫自己去舍和离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