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沿海省份廣西和其它沿海省份不同,最好的三座城市南寧柳州桂林都不沿海?

轟鳴車科技


廣西的北海、欽州、防城港地處中國的邊疆,人口不多,資源匱乏,屬於五線六線城市。制約這些城市發展的因素很多,一是教育水平低,發表的論文少,申請的發明專利也少,是其本身不足的原因。二是相鄰不甚友好的越南,處境險惡,中國的各地投資望而生畏,武漢鋼鐵廠在此地投資失敗造成了惡劣影響。種種原因,極大的制約了這些地方的發展,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這些地方屬於中國遙遠的邊角,崇左、憑祥、防城這些地方人口很稀少,所以廣西靠優先發展這些地方來拉動廣西經濟的想法不客觀的,是失敗的。而柳州則不同,擁有從貴州原始森林發源的兩條河流交匯於此,又有中南五省第二大的平地:柳州北部生態新區的走馬平地。柳州人均的發明專利申請和擁有是廣西最多的,也超過了全國人均水平。南寧有政策優勢,柳州有生態環境和教育水平優勢,發展得比這些邊遠城市好,就不足為奇了。2017年,柳州工程技術人員主建成功貴州天眼工程,和貴州北盤江大橋,湖南矮寨大橋,港珠澳大橋等世界性工程。勤勞的柳州人還生產汽車工程車輛300萬輛,高居全國前列,2755億的GDP也超過了兩二線城市蘭州2365億元和烏魯木齊2745億元。2017年,柳州的賣地收入170.3億元,是桂林90億北海50億欽州40億的總合。











歲月如歌敬民


雖說廣西也是沿海省份,但是它跟其他的沿海省份存在著很多差距,最好的三座城市南寧柳州桂林都不沿海,其實吧廣西的沿海城市經濟發展也挺迅速的,在排名榜單上面趕不上前三座城市是有原因的。

有人說廣西沿海城市起初是不屬於廣西的,有些城市是屬於廣東管轄的,後面因為種種原因才變成廣西管轄的,說起來也是有歷史淵源的。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城市,享受很多優惠的政策扶持,擁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當地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自然資源挺豐富的,吸引很多外資企業來南寧入駐發展,需要很多勞動力去工作。近年來隨著南寧的迅速發展起來,南寧的曝光度越來越多了,備受關注,在去年的GDP排名中南寧佔了全區首位,我覺得南寧還是蠻厲害的了。現在大力發展一帶一路偉大戰略,廣西區內沿海的城市比如說欽州、防城港、北海等城市的發展將會享受更多優惠的政策扶持,未來將會發展更好。


桂林新鮮事


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廣西以前沒有海岸線,建國後國家把原屬於廣東的欽北防劃給了廣西,作為交換,廣西劃出了桂北的連山等地,山區換海邊,可以說佔了大便宜。當然改革開放前,中國還沒實行外向型經濟,這海岸線放著也是放著,海邊這三個地方也都沒怎麼發展,廣西的重點一直是南桂柳這三個非海邊城市。那麼為什麼是這三個而不是其他城市呢?因為首先南寧是首府,這肯定是發展優先度排第一位的,其次桂林是前度省會,又是國際旅遊名城,發不發展不談,重視是必須要重視的。最不讓人理解的是柳州,歷史上沒啥名氣啊,解放前也不是廣西重心啊,怎麼一下子就變成廣西老二了呢?其實柳州一直是廣西的工業重鎮,廣西最早通車的湘桂鐵路就是柳州到桂林這一段,由於有鐵路這個優勢,柳州一直被當做大後方來建設的,不論是抗戰時期還是三線建設時期,又或者是中越戰爭時期,國家對柳州的投入力度一直很大,比如接收上海支邊的企業裡,柳州一地就佔了廣西的半壁江山,而且它還是廣西以前的鐵路中心——柳鐵,還有廣西最大的企業——柳鋼,這些都為柳州打下了很好的工業基礎,甚至在80年代,GDP廣西第一的不是南寧,而是柳州。在整個華南地區,也是排的上名號的。不過可惜的是,現在柳州和桂林都不同程度的衰落了,特別是桂林,GDP完全是靠有12個縣支撐著(廣西最多縣城的地級市),不然能否繼續在廣西排第三都成問題。至於衰落的原因就很複雜了,有興趣瞭解的我可以另開一篇。說到衰落的最厲害的也並不是這兩個地方,而是——梧州:從民國時期廣西的絕對老大,財稅收入一度佔全省的70%,廣西金融中心,工業中心,航運中心,英美領事館所在地,到今天的五線小城,其降幅之大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再說回沿海三地,八十年代後北海作為第一批對外開放城市,曾經興旺過一段時間,但北海當時沒抓住機遇發展製造業,打造產業鏈,而是發展房地產,導致產業空心化,國家收緊銀根後資金鍊斷裂,資金外逃,至今還緩不過氣,有點像當年的海南。隨後廣西把欽北防三地作為北部灣整體發展,提出建設出海大通道,欲做西南地區龍頭跟珠三角競爭,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大力投入北部灣的港口,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惜跟預想中的目標相去甚遠。資金,物流,人才始終被珠三角吸引,北部灣三地的發展也一直不溫不火,始終沒辦法跟南桂柳相比。

縱觀整個廣西的發展,政策一直搖擺不定,一時重點發展南桂柳,一時重點發展北部灣,一時是西江經濟帶,一時是桂北資源富集區,期間又提出過玉貴通道啦,桂柳經濟區啦,桂東合作區啦等等,現在則是提升南寧首位度,沒有一個很確定的方向,發展速度也相對緩慢。不像廣東,它就是發展珠三角,三十年來一直堅定不移的發展珠三角。所以廣西直到目前,它的最好的三個城市始終是原來的三大城市。

一點淺薄之見,也就不展開來寫了,望各位有識之士共探討,為廣西如何更好更快的發展出謀劃策!


青青子衿15


第一個原因是廣西的沿海三市的北海、欽州、防成港在1952年之前屬於廣東省。可以說這三市是搶來的養子廣西怕有一朝一廣東搶回去,這樣的情況下下廣西怎麼全重點發展?第二個原因是這三市基本是說白話的漢族人(廣府民系)壯族自治區當然重點發展的自家的壯鄉了。第三個原因是這三市與越南離得近又是南海邊上,眾所周知南海島嶼與東盟各國有爭議(我們說沒爭議,可實事是多數的島礁實際被他們控制著,尤其是越南控制最多)且與越南交戰直到1993年才結束,廣西怕萬一再有戰爭會損失慘重,這的情況有什麼理由重點發展潛在的戰場?(我們現在覺得我們強大了東盟各國不敢與我們開戰,可是當年是冷戰時代,考慮問題自然用這戰的思維,況且以前我們中國還沒有強大,他們背後又有強大的美國乾爹撐腰。)



dang21


這與廣西的地形地貌,歷史習慣有關。廣西是一個扇形地貌。以西江支流在廣西境內程扇面展開,中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是從農耕社會緩慢的向前發展的。交通運輸先是騾馬,後是內河水運。而水運的方向都是順水流而行,自然是沿著西江順流而下。歲月長久,自然地相應的各行各業都適應這種運輸方式和方向。

再就是,欽廉地區曾經長久的歸廣東管轄。所以,廣西的工業生產佈局也不考慮沿海(還有沿海曾長時間處於戰爭前沿)。所以廣西的工業佈局以柳州,桂林,南寧為主展開。


夢故鄉17


因為廣西原來是不沿海的,北海,欽州和防城港原來是歸廣東管的,而廣東的海岸線太長,沿海城市太多,北欽防三市離廣東省治中心又太遠而且靠近越南,中國與越南的邊界摩察事件較多,儘管後來劃歸廣西了,但仍然被長期邊緣化。所以廣西的三大城市只能是原來老廣西的三市南寧、柳州和桂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