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界重大突破,能治肠癌的药物研制成功啦!

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37万6000例,且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诊断时已至中晚期,此时想要治愈它,可以说非常难。

目前通用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为化疗,但对于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两期化疗失败后,许多患者仍然体质较好,生存愿望强烈,亟需安全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

就在世界各国争相寻求突破的时候,中国研制出一种抗癌药——“呋喹替尼”。“呋喹替尼”可为接受过至少两次化疗方案,但仍发生疾病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希望,在临床研究中被证实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这种药是首个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医生研究、中国企业研发的抗癌药物!

这一药物的III期关键性临床研究由该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共同领导,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记黄埔医药与礼来制药等全国28家临床药物研究机构参与完成。而这一临床研究结果也被发表在6月26日出版的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呋喹替尼的III期关键性临床研究吸纳了416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54.6岁,其中161例为女性,这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呋喹替尼新药,另一组则使用安慰剂,通过每日一次,28天为一疗程(治疗21天,停药7天)的治疗,研究随访至2017年1月17日。

经比对:使用呋喹替尼组的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到9.3个月,比使用安慰剂组的患者生命周期显著延长了2.7个月;同时呋喹替尼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尤其对肝脏毒性相较于其他同类要来讲是最低的,和使用安慰剂组的患者没有差异。

通过临床试验,呋喹替尼显示出了对结直肠癌作用强、毒性低、耐受性好的优势。据李进介绍,试验所得结果是目前国际上此领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延长期数据。

据了解,基于上述临床研究的数据,和记黄埔医药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呋喹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新药上市申请,呋喹替尼的上市申请因“具有明显临床价值”被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据悉,目前在东方医院南院六楼的肿瘤药物一期临床试验中心正在开展20项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李进表示,中心将计划以每年30-35项的研发速度来推进肿瘤新药研发创制。

让中国制药走上世界舞台已经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这一药物的研发成果将对中国推动国产药物的研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文转自凤凰新闻,原标题: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抗癌药将上市,可治疗晚期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