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即使眼里有泪花,心中也要有远方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富贵(本书主人公)的关于活着的故事,以歌谣开头,以歌谣结尾。 青春何处放,尘网误还乡。想改写一句歌词:在你我活过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 依然有生命在歌唱。

——余华《活着》

余华《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富贵在社会变革过程中苦难、沧桑的一生。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文化事业层层推进,这样背景下诞生的《活着》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独有的沉重感。这种沉重感在富贵身上得到凸显。

富贵生在地主家,前半生挥金如土,吃喝嫖赌没有一样不占,因为他的不争气父亲含恨而亡,没过多久一家人就被追债的人遣到破屋,开始了一贫如洗的生活。母亲病重期间他去城里抓药不料被征兵的人带走,去了前线。在战场上,他思家心切,冒死逃了出来回到家中。

回家后,富贵的生活出现了大转折,不是说他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他多苦多难的人生就此展开。几年后,他的儿子有庆在医院捐血时失血过多而死,不久之后,老婆家珍也撒手人寰,女儿凤霞因产后大出血离开人世,女婿二喜在工地上干活时被水泥板夹死,唯一的外孙苦根在吃豆子时不幸噎死……

富贵的人生带有悲剧色彩,但也正是这种悲剧色彩成全了他的伟大。生和死永远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富贵活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看着身边最亲的人相继去世,他哭过,无力过,但从没有放弃过,反观现实中的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有的人甚至还因为走不出伤痛选择离开,葬送了自己,也伤害了最亲的人……

"人生"这两个字写起来虽然只有七画,但却需要每个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修炼,成长的路上无风无雨固然好,但即使阴云密布,我们依然要努力学会笑着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