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美術的人認爲只有寫實才算美術,該怎樣懟回去?

阿清ccly


懟來懟去,是不是太過暴戾了?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挺心疼題主的處境的。畢竟,當自己全心全意地學習和練習自己所熱愛的國畫時,身邊的親戚、朋友卻在一旁指指點點,不僅沒有任何贊同,反而滿嘴都是指責和詬病。

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美術專業是很小眾的,非專業人士或者接觸較少的人,很難了解不同繪畫形式間差異與特點,這就好比白天不懂夜的黑。

西方繪畫湧入我國後,傳統國畫確實遭受了不小的衝擊。誠然,徐悲鴻、劉海粟等人在國內推廣西方繪畫時,也曾遭遇過不小的阻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側重寫實的西方繪畫逐漸擠壓和侵佔了傳統繪畫的空間。

(因嚴查圖片,原圖已刪)

↑徐悲鴻經典油畫《浴》

時至今日,寫實繪畫依然非常流行,而在此基礎上滋生出來的超寫實繪畫,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公眾對事物的評價,具有明顯的“經驗主義”。這種“經驗主義”,實際上就是以自己常見的事物形態作為基準,去理解和評價。

(因嚴查圖片,原圖已刪)

↑在許多人眼中“畫什麼像什麼”的超寫實繪畫

題主從事的國畫,而親戚朋友整天看得更多的,是寫實風格的油畫,自然難以理解水墨丹青的底蘊和內涵。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懟回去”雖然代表了自己的無奈和委屈,卻並不具備什麼實質性的意義。

(因嚴查圖片,原圖已刪)

↑馬什尼科夫的超寫實繪畫作品,在國際上也頗受追捧

當然,作為一名年輕的藝術系學生,往往比較耿直,如果真想有力地回應對方,不妨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做些工作:

首先,可以找一些印象派大師的經典之作,以實例來告知對方,繪畫的成就和價值並非僅僅體現在“逼真”二字上。

我想,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題主可以以梵·高為例。我想,無論是畫家的知名度,還是作品的價值,都是非常著名的,以此為例,是足以說明一定問題的。

↑梵·高:《星空》

其次,我個人建議題主還是多在學習國畫方面多下些功夫。畢竟,實力才是一個人最有力的武器。我想,如果題主能將國畫畫好,並取得一定成績,自然也就能讓周圍的人閉上嘴了。

↑范增的傳統國畫·局部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和建議,僅供參考。如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碣石樵子


藝術就是這樣的,不懂美術的人你跟他們沒什麼好說的,藝術必須在一個層面的人群才有相互討論的價值,就比如你一個成年人和一個小學生討論人生觀價值觀一樣,不在一個層面,他有他的堅持,你有你的理解,不過不懂美術的人你也可以多聽聽對於美術完全在零的階段是怎樣的領悟,藝術不都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嗎,也作為你創作的一個靈感也是不錯的,而不是想方設法怎麼懟回去。


當然寫實也算是藝術啊,只是他們可能在藝術層面理解的比較窄,比如冷軍把寫實做到極致也是無法超越的一個藝術境界。你做一個專業的藝術人群理解的就比較廣,比如印象派、野獸派等,都只是表達藝術的小小一小部分,藝術的表現形式就像無邊的大海,無邊無際,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的表現形式只會多不會少,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藝術,比如現在的行為藝術,
爭議很大,人們褒貶不一,就是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經歷的一些事情你沒有經歷過,而你經歷的事情他人也是無法理解,所以造成了對某件事物不同的看法,藝術的唯美之處就在於它沒有某個固定的寓意,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感受,誰都是在看自己,你看到的某種東西其實就是自己內心潛意識的一種反應。小孩看到紅色可能認為是糖果,大人看到紅色就覺得血腥暴力等,理解千差萬別,誰都沒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就是錯自己的就是對,所以放開心態,藝術本來就是無形的。以上只是個人愚見,請參考。


只是藝術


繪畫有寫實有抽象創意等,普通人藝術造詣淺薄,只能欣賞到繪畫中的基礎與寫實,這是正常的、普遍的,而做為一個美術專業的人,應該用專業的知識和角度看待這些,若你一心用偏頗輕視去懟別人,反過來想想你又是有多無知呢?

藝術有造詣還有包容的大度之心,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藝術工作者,對繪畫知識瞭解有限、欣賞水平一般的大眾,先要有沉靜穩重的心去看待,而後用自己的知識和欣賞水準去解答他人,用專業的文字、淺白易懂的事例、有層次對比的實物等方式"教育"他們。試想自己在受到美術教育前的無知是否如現在他們,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教育者,需要用多少圖文語言和事例教會他們?如果你真的去這樣想這樣做了,大部分人是能理解到更高一層的藝術,對於老年人牢固死板的思想也不用如鯁在喉的咽不下去,畢竟老年人的思想是用了多少年的打磨才建立的,哪會一時半會就被改變,所以要包容和豁達!





如圖,這些都是素描,有寫實的,有創意的,寫實的美術功底一覽無餘,也給人藝術美的享受。創意的不僅有一些寫實,更多了創造,將畫師的想法用繪畫表現出來,有一種天馬行空的美感。以此為比喻,繪畫是在寫實的基礎上做創造,最終目的是表現藝術美和畫師的情感,寫實功底是必須的,有很多人用一生去攀登這座藝術高峰,另外還有很多人是去創造和創新,如此就有了抽象派畫風、印象派畫風等等多種繪畫流派,他們都有各自的優點,更有一些絕世驚人之作,對藝術水準不夠的我們應該用謙虛敬畏仰望他們!

如此才是一個合格的美術生應該想和做的。


戲雨蟬


不懂美術的人認為只有寫實才算美術,該如何慫回去?【藝術系女生】為你原創回答。

的確,對於非專業者來說,寫實是最好欣賞的流派,畫的“像”就是好,看不懂的就是“差”,簡單粗暴的給作品打分方式,實在是讓太多專業人士無語,其實也不能怪他們,非專業者,因為專業深度不夠,一副抽象作品,在無法讀懂的前提下,又何談“欣賞”與“評判”呢?又何必去在乎不懂者的評價呢?當然,更沒有慫回去的必要,慫只會加大作畫者的“不自信”,笑笑作罷,是最好的態度,換個位置想象一下,可能自己也會有這樣粗暴片面的結論,高度永遠決定態度,角度決定高度,明明知道,也感受到了,因專業深度的差異,他人的言論已經傷害到了自己,又何必再用專業的高度去傷害他人的自尊。



都說:“良言一句三東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坦然處之,一笑而過,莫將他人的無心話語,當成是故意傷害,莫怪不知者惡言,細品明事者巧言。

【歡迎留言,感謝關注】


藝術系女生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老百姓把畫得像當做最高標準。

因為寫實繪畫是普通人所不能及的,沒有多年的寫實繪畫訓練,是不可能畫出毫髮畢現的感覺。而“不寫實”的繪畫相對就“容易”的多。

所以老百姓對寫實繪畫有著敬仰的心情,連目光都是向上看的。應該說,體現著普通人對擁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的仰慕。

那為什麼很多美術人不屑於老百姓的欣賞習慣?

首先,老百姓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多數官方美術家和美術學院的老師,他們的畫真實不真實,和收入沒什麼關係。

也就是說,這一部分人,畫的是文人畫。高高在上,自然曲高和寡。不需要按照群眾的喜好來畫畫。

其次,美術的先鋒作用使得它前衛,而不接地氣。

現在學院派美術,是建立在現有知識體系上的前進,已經遠遠超越了群眾對美術的理解認知。

美術的先進性、前衛性,讓群眾感覺高冷。

梵高的作品生前不是也很難賣出去嗎。

那樣該怎樣面對親戚朋友們對藝術的看法呢?

可以說:我也畫了幾張特別像的,但是搶了照片館的生意多不好啊,哄哈哈。可以手機下載畢加索那張售價四億人民幣的油畫作品,翻出來給大家看,看見了吧,畫的不像價格最高。

總之,百姓並不是不喜歡畫的不像的,而是不喜歡畫的不像還沒什麼特色的沒什麼藝術思想的畫。

如果能畫到一種境界,簡單幾筆,也能讓人另眼相看。關鍵還是要提高自己。


新圖片君


下次再有人這麼說,咱就給他狠懟回去,不是我畫不像,是為了給照相機一點活路,咱們作品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繪畫創作跟寫文章一樣,有主題,有內容,有託物言志的情感表達,

每一位學繪畫的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身邊很多非專業人士總是以寫實來評價作品優劣,你可以這樣反問他,如果寫實真的是評價標準,那麼,為什麼街頭那些給別人畫肖像的畫工卻成不了名呢?他們只能畫畫肖像,騙下不懂的人員。

在中外美術史中,尤其是外國美術史,美術作品有很重要的歷史價值。不僅記錄歷史事件,記錄偉大人物的肖像。

直到19世紀,物理學的發展,照相機的產生對寫實藝術的強大沖擊,藝術家們才開始思考新的出路,這種背景下出現了印象主義流派,不再重視人物真實形象,去表達光和色。


寫實是一種繪畫表達形式,寫意和抽象同樣也是繪畫的形式,風格不同而已,沒有誰優誰劣的差別。

美術的評判標準不應該是像或不像,二是以美為原則,只要是符合審美標準就是最好的美術。

我是基礎繪畫社顧夢爵,長期深耕基礎美術教育,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基礎繪畫社的顧夢爵


依我看怎麼懟回去都不好,明顯是秀才遇到兵了!不是一個圈的,也沒有共同的語言嘛!我想也不是你一個人遇到這種問題吧!很多學習美術的學生都會遇到,我高中學畫畫的時候去姥姥家玩,很多老表都說讓給他畫像,我想了想估計是逗弄我的,該怎麼懟回去呢?靈機一動隨口答應了,畫可以不過你要坐著別動三個小時,我給你畫個像的!結果可想而知嘍😄



對於他們不理解和欣賞水平不是一個層面的沒必要多費口舌之爭的!心裡真不爽的話就懟回去也不過分啊!要懟回去也要機智委婉些,不要針鋒相對的咄咄逼人,畢竟是搞藝術的嘛!有藝術感又不失風度的豈不快哉!



就像我們的國畫墨色,畫山不像山,畫水不像水,這是意境美,給觀賞者留有無限的遐想空間,所以畫的好不好在於你的欣賞能力和領悟能力,而不僅僅是畫家畫的像不像!這樣回答還可以吧!機智如我,給個讚唄😄


少兒創意美術李海老師


懟什麼懟啊?,你找媳婦不找漂亮的?,你找對象不找英俊漂亮的嗎?

不是說你傻,而是如果你在創作過程中,如果你堅持不畫漂亮的畫,甚至畫那種奇奇怪怪的畫,那你的事業不受影響嗎?

就是說你自己能買你自己的畫嗎?,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夠買你自己的畫,那你還能奢望別人能買你的畫嗎?,那你還畫它幹啥?

所以千萬不要被那些搞美術的人騙了,他們都是讓別人畫不漂亮的畫,然後只允許他們自己畫漂亮的畫,所以千萬不要讓人騙了。

再說那些畫家找媳婦都找漂亮的,還要再找小蜜,還要再姦汙幾個女學生,他們的家庭裝修都是漂亮的,身上都是名牌,手機都是蘋果的,可是他們畫畫卻不能漂亮,那麼他們的藝術不是騙人的嗎?,他們的藝術不是空中樓閣嗎?

他們的邏輯就是告訴大家我們這種就是藝術,然後讓大家買他的畫,但是這種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是可行的,因為過去他們把持者美術學院教授的職位,但是現在是市場經濟了,人人都可以畫畫了,他們早就倒臺了,早就沒人搭理了,就是這樣。


大刀吧主的水彩小鋪


不懂美術的人說出這種話非常正常。就是學過美術的對19世紀20世紀出現的形象派、立體派、野獸派等等繪畫藝術也同樣有不認同的聲音。近幾年發展的當代藝術中有一些作品,學過美術的人也同樣是有微詞和反對的聲音。就拿凡梵高的印象派作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國人多數人並沒有認同。時隔半個世紀的今天再品鑑梵高的作品就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在梵高的畫中被他的點彩技法,被帶有斜孤線形的筆觸所感染。他的與眾不同的明亮的豔麗多彩的原色組成的五光十色的光帶強烈地衝擊我們的眼球。我們本能地被狂燥的流動著的色彩所左右……。這就是梵高瘋狂的作品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力。


SY43625156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尤其是老一輩的人,他們評價一個人懂不懂美術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畫的像不像。。。

誠然啊,有時候畫的像不像確實是一個標準,但那僅僅只是根據某種繪畫內容而言,比如說素描人物,靜物寫生、風景寫生這樣的。

而很多沒有學過美術的人大部分的藝術欣賞水平都還停留在具象的層次,當然中國畫是個例外!

說實話,被別人說不懂美術也有很多次了,我從來沒有懟過誰😂😂,感覺沒必要。就好比我也不太懂音樂,就沒有發表過音樂方面的評論!



我覺得不懂的就不要瞎說,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輕了會被別人說沒禮貌,重了很可能會出醜!


如果題主實在是忍受不了,大可以回一句“你懂你來,不懂就不要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