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马上七一建党节了,根正苗红的小编重刷起了《人民的名义》。这是小编3刷了,其实第五集陈海已经发现了全剧问题的关键,要不是那场闹心的车祸......可能第五集就真相大白全剧终了......

车祸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车祸失去生命,还有的情况是车祸中伤者本来还有一线生机,但是由于伤者昏迷过去,无法开口对医生讲出自己的过往病史以及注意事项,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今天,区块链+医疗或许可以为你解决这一问题。

沃尔玛获得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专利。沃尔玛在2016年12月14日申请的专利,最近于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授予批准。该专利旨在将患者的医疗记录存储在区块链数据库中。当病人反应迟钝,无法与急救人员沟通时,就可以在紧急情况现场获取信息,并允许医护人员在病人到达某一特定设施之前,就能全面了解病人的重要医疗记录和医疗信息,及时的做出有效的应急措施。

对没错,是你每天去逛的那个沃尔玛超市的沃尔玛哦!

那么你一定想问,病人都无法与医护沟通了医护如何获取病人的信息呢?

沃尔玛专利申请书上显示,他们将这套区块链数据库系统称为“从可穿戴设备上获得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患者病历信息”(Obtaining a Medical Record Stored on a Blockchain from a Wearable Device)。

该系统由三种关键设备组成。

第一,可穿戴设备手镯,它是区块链数据库的本地存储介质。

第二,射频识别(RFID)扫描仪。通过扫描病人的手镯来实现病历的传输。

第三,生物识别扫描仪,用于获取病人的生物特征信号(可以是脸、视网膜、虹膜或者指纹)进行解密。

沃尔玛在该专利中提出,理想条件下,这款可穿戴设备可以是一个手镯。

使用生物特征解密患者医疗信息

当患者发生紧急状况时,用射频识别扫描仪,它将扫描患者的可穿戴设备获得加密私钥和与特定患者相关联的公钥。为了解密加密私钥,必须扫描患者的生物特征——这可能包括患者的脸部,视网膜,虹膜或指纹。一旦私钥解密,病人的医疗记录就可以从区块链数据库中获得。患者的医疗信息也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共享,包括医务人员,医院,急诊室或相关医疗人员。该专利提出,结合使用物联网(IoT)设备,医疗专业人员可以轻松地将患者医疗信息从一个实体传输到另一个实体。

沃尔玛在专利中提到,在病人获得特定医疗设施治疗之前,该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充分了解病人的重要病历以及其他医疗信息。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挽救生命。沃尔玛早在2016年12月14日就提交了专利申请,并于2018年6月14日最终获得了批准。

实际上,区块链+医疗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最希望落地的应用之一,如今的医疗行业正在经历医疗服务模式的“数据分散”转型,当前的个人健康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访问控制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于是导致数字医疗工程效率的低下,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区块链作为一项分布式记账技术,它为医疗数据的安全流通、充分发挥价值提供了可能。

首先,区块链数据无法篡改的特性可保障医疗数据的流通安全。医疗数据的真实性是用户安全就医的保障,也是医生诊断的根本依据。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无法撤销的特性,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任何试图伪造、更改医疗数据的行为在链上都是行不通的。即使记账者本人也不行。

其次,区块链多私钥的授权模式,可确保用户敏感数据的合法流通和使用。在区块链上,医疗数据是可以分享的,当然这里的分享是在可控范围的分享。不管是企业还是其他医疗机构,都可以查看链上的医疗数据,但前提是需要获得用户的私钥授权。这为医疗数据的透明提供了可追溯性。相比互联网时代人人任意时候任何场景可随意调用用户的敏感数据相比,用户数据的每一次查看过程在链上都有记载,防止了数据被恶意使用的风险。就算恶意使用,也是可追溯的。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私钥管理的特点,使得(个人)医疗数据安全流通成为了可能。同时,个人医疗数据的安全流通在方便用户就医、减少用户医疗负担、提高就诊体验的同时,也为医疗数据价值的发掘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医疗数据可安全流通的前提下,医生、医疗机构、药企、保险单位可以通过授权访问用户医疗数据,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用户。

区块链+医疗的探索还在路上,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区块链+医疗是当下社会非常有必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