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曾爱慕你淡蓝色的学士服,多少人能熬住穿上它的痛苦

地处美国纽约曼哈顿

学费与学术声望齐名的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哥大,一直是藤校联盟中傲娇的存在。毕竟人家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之一,当然,录取率也是一如既往地苛刻,2018申请季更是跌至5.5%,足以可见哥大门槛之高。在实力与光环的加持下,哥大俨然已是众人心中高高在上、不可亵玩的女神,自带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与距离感。但你如果因此就先入为主地为哥大戴上“高傲不可侵犯”的皇冠可就太片面了,褪下藤校精英面具的哥大,也有它鲜为人知的一面哦!

“食堂不够,宿舍来凑”

下图这位集美貌与厨艺于一身的小哥哥,名叫Jonah Reider。他在哥大攻读经济学与社会学时,因受不了食堂的饭菜,便在宿舍给自己开起了小灶。看到这里,小站君相信中国的学生都会深表同情与理解,毕竟我大天朝的食堂菜系早已跻身中国八大菜系行列,成为第九大闻名世界的顶(黑)级(暗)美(料)食(理)。吃过食堂菜的同学,走出校门后的每餐怕是都有身处米其林餐厅之感吧。但是这位小哥哥的小灶却开得不简单,原本只想改善一下伙食,不成想居然开成了餐厅,连《纽约邮报》都忍不住来探访!Reider的导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oseph Stiglitz更是被他的厨艺深深折服,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助理研究员会从事这么棒的工作!

果真学霸的人生都是开了挂的,随意做顿饭都能开餐厅,还得到自己导师如此高的评价,厉害了word小哥哥。想想我们的学生时代,不好好学习又没正经恋爱,喂了狗的青春只有日益高出的发际线得以见证,呜呼哀哉!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在中国的大学宿舍干开小灶这种事,第一时间来探访你的怕只有宿管阿姨与她的平底锅,啧啧啧。万万没想到,高冷如哥大,居然有这样的疯狂吧,小站君认真、负责任地告诉你,精彩还不止呢!

“带不走的哥大就用心画

下她”

这是一组早前在ins迅速走红的画,作者胡晓姮,目前是一名建筑设计师,曾就读于哥大建筑系,这组画便是她怀念哥大校园时光的有感而发。

毕业后的晓姮一头扎进了建筑设计师的工作,进入社会的她愈发感到现实与自己曾追求且热爱的疯狂、大胆的想法落差甚大,日常工作中实际、枯燥的项目填充不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但她始终记得“在哥大读master时,教授激发我们去思考的,往往都是疯狂的想法概念,越是大胆,越是能超脱于这个时代,才越好。”所以,即便身为名校生的骄傲被赤裸裸的现实冲击得所剩无几,但名校培养留下的印记鼓励着她做出一些改变,为生活创造出些不一样的东西,于是诞生了这组名为「哥伦比亚的倒影」的画。她要用自己的画,将有限的人、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记忆记录下来,变成一种实体的回忆。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哥大在这群学子身上留下的名校印记不仅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更深深融入了他们的骨血,成为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用心经营的支撑与信念。

“去常春藤上学很差劲”

当然,希望的种子总是扎根于暗无天日的土壤,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是必经的历练与成长。名校生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却有太多鲜为人知的挣扎与痛苦。一位名为Zach Schwartz的移民学生就曾在Vice上发表了题为“去常春藤上学很差劲”的文章,他痛诉了在那遭遇的一切。常人总以“自由”、“平等”等褒义词来看待世界名校,但在他的眼里,那儿充斥着难以想象的财富、特权、残酷、虚伪和压力。

Zach Schwartz带着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兴奋与憧憬进入哥大,然而随着对学校逐渐深入的了解,他开始迷茫甚至是失望。“你必须非常有趣且非常努力才能进入藤校”的认知被捐款数额打脸;放弃自己的兴趣所在转而去学热门专业是常态,毕竟在常春藤,梦想之于声望与稳定是次要的;贫穷在常春藤盟校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还有比如学生在期末考试周用塑料袋勒死自己。这种乱糟糟的状态经常让人感觉学校并不在乎你,朋友并不在乎你——没有一个人在乎你。

其实这道出了很多名校生的心声,尤其是那些与Zach Schwartz一样,没有优渥的家境、雄厚的财力支撑,全靠自己努力爬藤进入名校的学生,光明底下的黑暗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人们总是在说,你必须足够优秀才有资格进入世界顶尖名校,自然,优秀是前提,可优秀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当一度奉为信仰的认知屡屡遭遇现实的无情打击,再优秀的你,怕也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吧。

“藤校也好,普校也罢,重要的是match”

在留学愈发狂热的现今,选择出国深造,不能再是单纯的谋出路,而该是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选择。不可置否,简历上金灿灿的一笔“留学海归”会为你加分不少,但背后多得是挣扎在外、苦苦求学的凄楚。赶不完的due,灌不完的咖啡,睡不饱的觉,完全不是国内学生所以为的随便学学就能过,没日没夜happy轰趴。当你选择踏上这条路,请一定一定考虑清楚,究竟是随波逐流的镀金,还是坚持初心的逐梦,未来风雨再大,是否都能一一抗住、坚定走下去。

最重要的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名校光环固然迷人,可如果硬生生通过美化个人的申请材料甚至不惜造假掺水爬藤,又或者放弃自己真正热爱

的专业,只是为了上名校而上名校,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学习,应当是快乐的,而你真正享受这个过程,才能学有所得,硬着头皮违背本心去学,我想换做谁,都不会真正的快乐。不是因为最好才合适,而是因为合适才最好。

漫漫求学路,愿每位留学党都能好好享受这次特殊的旅途。无论最终圆梦与否,你们所有的付出,所经的痛苦都会淬炼成最好的时光,浇灌你们成为better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