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遇焦保如老師 回憶童年聽《水滸》

今天參加活動,遇到評書藝術家焦保如老師,我很激動。原因是在我童年抹不掉的記憶裡有他的聲音相伴。那個貧乏的年代,評書成了我們最大的精神享受。


清楚記得小學一年級,我九歲(虛歲),弟弟還沒上學,他跟父母中午聽了《水滸》,他被吸引了。我放學回來,弟弟迫不及待的告訴我《水滸》好聽,武松老厲害了。於是,晚上七點鐘我打開了我家的那臺“春蕾”牌收音機,於是聽到了焦保如的聲音,也開始被武松吸引。於是《水滸》成了我人生中第一部全神貫注每天必須收聽的小說。儘管我不知道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水滸人物從此在心中生根發芽。

可惜的是,後面的宋江被招安,打方臘等章節焦保如沒有講,後來我是看書補充完整的。今天得遇焦老師,我問起當年何因不講。他回答我,因這部分屬農民起義,受當時意識形態要求而未講。


如今三十五年過去了,我的記憶依然清晰。那時劉蘭芳的《岳飛傳》、《楊家將》、《呼家將》;田連元的《劉秀傳》、袁闊成的《三國演義》……都讓我百聽不厭。童年的幸福中,這些小說給帶來了大部分。


我與焦保如老師提起當年收聽廣播的快樂,以及對每晚七點鐘對他的小說時間的渴盼,他的眼睛溼潤了。 焦老師跟我講起劉蘭芳、袁闊成、田連元等名家,他首推袁闊成。我也這樣認為,袁老的《三國演義》聽得我如醉如痴。每天中午放學,我會用十五分鐘跑到家,邊吃飯邊收聽《三國演義》。

感謝這些藝術大家們,他們讓我的童年充滿快樂,讓我們在物質貧乏的年代精神飽滿,讓我們充分享受經典傳統文化薰陶,那是我們的幸福。 如今評書的時代過去了,袁闊成老師作古,其他名家也都老了。年輕一代沒有幾人再說評書,年輕的孩子除了對遊戲、抖音感興趣,其它都不在眼裡。


剛剛與焦老師互通微信,他以“吳社長”稱呼我,我急忙更正,請他老人家稱我“小吳”。作為後輩晚生,祝願焦保如老師身體永遠健康。感謝他帶給我們童年的快樂,讓我們收穫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像燈塔一樣,照亮我們童年的每一處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