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糧食酒的成本是多少?

溪石7


中國酒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中國白酒可以分三大類:醬香型,濃香型,跟清香型!

對於傳統清香型酒釀造的成本我給大家粗略的算一下!

一般使用高粱居多!高粱以東北高粱為主!釀造白酒一般是2000斤左右為適!就目前的價格2塊到2塊2之間不含運費!

2000斤高粱能出多少酒呢?

其中包含人工,曲,酵母,稻糠電!

計算方法!一般釀造時間為20天到30天為宜!天氣跟產量也有很大關係!對旺季來說吧!

2000斤高粱經過20天發酵,進行蒸餾!特曲一般是度數在18公斤左右,度數是在76℃到79℃!優曲一般是35公斤左右,度數是75℃到76℃!中酒一般是500公斤到550公斤之間,度數是65℃以上!

這樣算下來2000斤高粱最低能出550公斤白酒!

這樣算下來一斤原酒成本價格是4塊多點不到5塊!(不包含人工,曲,酵母,電費,運費)具體的自己細算!由於工作原因先說到這裡!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探討!





鄧月彪


現在市場上酒精酒很多,很多人都想喝到便宜而實惠的糧食酒,那麼糧食酒的價格成本是多少呢?

很多人都會說:三斤糧食一斤酒,就算糧食兩元錢一斤,那麼一瓶酒也就是六塊錢的成本,零售十塊錢應該就是糧食酒了吧?其實這是不對的!


在一些市場上看到的私人小作坊,成本是可以這樣算的,糧食價錢加上一定的房租,人員成本,就是酒的成本,但是酒廠來說可就不能這樣算了。

首先,釀酒的工序非常複雜,要經過制曲,拌料,發酵,蒸餾,儲藏,勾兌,包裝等工序,相對來說醬酒的工藝更復雜,比如茅臺酒,其一瓶酒生產週期將近五年時間,這也使得成本增加了不少。糧食成本,釀酒一般都採用玉米,高粱,小麥,大米,豌豆,綠豆等農作物,這些糧食的價錢可能很多網友比我都清楚。



人工成本,這個是相對來說成本最高的,一個酒廠,需要普工,需要調酒師,質檢,銷售,管理人員等,人員工資各地不等,平均一人一個月三四千元算是最低工資了,還不算國家規定的社保等。


新釀出來的酒是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窖藏才能達到好的口感,這又增加了成本,生產出來的酒需要包裝吧,酒瓶,瓶蓋,瓶標,外盒,這些成本也是不小的費用。

國家稅費,酒企所交的稅可是很高的,再加上場地費用,水電費,機械設備購買,維修費用。如果酒廠再投入一些廣告那麼,成本又高了一截。所以,一般酒廠的糧食酒成本怎麼都到三四十元錢了,當然,一些比較大的酒廠因為體量大,批量化生產能降低一部分成本。進入市場後加上各層商戶的利潤,中間運輸,倉儲,人員等費用,一瓶糧食酒基本零售價都在六七十元以上了。



所以,糧食酒的成本核算是和酒廠的規模,產品的品質等有很大關係的,根據自己消費水平合理購買,相對於一些大品牌來說質量更加有保證一些。


榮耀大陝西


真正的純糧食酒成本要多少,是很多酒友關心的一個問題。很多做產品的忌諱別人知道自己產品的成本價,但是我作為一個純糧食酒釀酒人願意為酒友們仔細說一下我們釀酒的成本。

我們釀造的純苞谷酒和純高粱酒,這也是最主要的兩種糧食酒,就以這兩種酒為例來給大家說說。

第一,原料價格。原料即是糧食,我們採用的玉米是本地富硒小子黃玉米,價格大概在2元錢一斤左右浮動,按照三斤玉米一斤酒的出酒率來看,一斤純苞谷酒的原料成本在6元左右。而高粱我們選用的是精選的紅高粱,價格大概在2.8元左右,高粱的出酒率比玉米要低一點,大概4-5斤高粱出一斤酒,那麼一斤純高粱酒的成本在12元左右。(很多人看到這裡,請不要與我來爭論你們一斤糧食可以出八兩酒的事情,我們是整粒熟料發酵,掐頭去尾非常充分,20度以下的酒都不要)

第二,人工成本。大家都知道,現在人工成本非常高,即便是我們農村人工最少也都需要大概150~200元一天。我們酒坊不大,只有兩個人,每天都取酒的話,每天能取一百斤左右。那每斤酒的人工成本大概就是4元左右。



第三,時間成本。大家都知道,糧食酒的釀造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包括蒸煮,糖化,發酵,蒸餾等。這麼一整個工序下來根據季節不同大概一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中我們是需要每天都勞動的,資金也是佔用的,這個成本大概攤到每斤酒的成本上在3~5元左右。

時間成本並不止於釀造的過程,還包括陳釀的成本。為什麼很多酒企都打著陳釀多少年,窖藏多少年,多少年的年份酒等等。那就是因為陳釀過後的酒,酒質更優秀,酒香更濃郁。我們的酒是實實在在的每一滴酒都陳釀了半年以上才會出缸售賣,那麼這個成本又是多少,大家覺得一斤酒值不值5元?



第四,便是一些附加值的存在。舉一個例子,我們釀酒採用的是真真正正的山泉水,別的人釀酒用的是自來水,您會選擇哪一種酒。肯定大家會選擇山泉水釀造的酒,都說好山好水才能出好酒,那麼我的山泉水釀造的酒能比自來水釀造的酒便宜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你不能一方面要求喝好酒,一方面又不願意付出與之相應的價錢,沒有這樣的事兒。


大概成本也就是這些了,我知道又會有人噴我,說我把成本抬高了。但是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不要想當然的去自己估計產品的價格。當然每家釀的酒都不一樣,也有比我的成本低的多的我相信都有,但是我不會去比較,我要比的,只是酒的質量。

我是一個純糧食酒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並與我一起討論美酒。


一壺好酒154047589


30塊不可能買到好的醬香純糧酒!

談到糧食酒,我覺得還是以醬香酒為代表吧!因為醬香酒的口感味道是做不了假的。酒精添加劑是不可能有醬香糧食酒的風味,這種只要一聞就能分辨。我想純糧也就是醬香酒普遍價格貴的原因吧!那麼一瓶真正的純糧醬香好酒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首先,我們要先簡單瞭解一下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12987”和三高三長,即一年生產週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餾酒,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制曲時間長、餾酒時間長、儲存時間長。

下面我就從6個方面分析一瓶醬香酒的成本!

1. 糧食成本

醬香型白酒大致分為坤沙和碎沙,我們以坤沙酒為例子。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高溫制大麴做糖化發酵劑,兩次投料、高溫堆積,採用條石築的發酵窖,以嚴格“回沙”工藝制酒。這種高粱是產於本地和周邊的糯性高粱,我們稱為紅纓子高粱,這種高粱的成本在3.5-4.5元/斤,做酒必須有酒麴。

醬香酒酒麴的製造原料是小麥,而且還要將原來剩餘的酒麴加進去才行。本地小麥的成本在3-4元/斤。制曲的時間基本上在端午節,這個時候便於酒麴發酵形成。

做好之後,用草包起來存放,讓它再自行發酵。十幾天後,拆開,翻翻面,再繼續發酵。這個工藝過程叫“裝倉”和“翻倉”。經過3~5個月幾次折騰之後,才可以用。

2. 下沙成本

每年農曆九月份,酒麴做好了,就可以開始對高粱進行發酵了。高粱發酵是連同酒麴放進窖池,這個叫“下沙”,我們把高粱稱為沙。即端午制曲,重陽下沙。

下沙要分好多次,每次下沙是酒麴和高粱按一定比例混合裝進窖池。

3. 發酵成本

醬香型白酒用的窖池,是用磚砌起來的。一個月後,弄出來,加上新的高粱,進行蒸煮,再堆起來池外發酵,成熟後再放進窖池。經過多次這樣的過程,等窖池的混合物發酵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蒸酒了。

4. 出酒成本

醬酒出酒的過程和其他蒸餾酒工藝最大的不同是,每次蒸餾出酒後都要把酒糟收起來,攤開、晾涼,再堆起來發酵。池外發酵完畢,再次放進窖池發酵。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溜酒。


5. 貯存成本

我們先來算算時間,等最後出酒的時候,基本都到了第二年了。也就是說,基酒的完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但是,這個時候的酒,還不能喝。(提醒各位醬香酒所謂的原漿酒都是不能喝的而且特別難喝,所以市面上所謂原漿酒都是忽悠人)

經過幾次蒸煮,出來了不同階段的白酒,要分開存放,頭酒在一起,尾酒在一起,不能混淆。

存放這些原酒,工藝叫貯存,需要的時間是三年。三年之後才能拿出來進行勾兌。

你算一下,等你勾兌的時候,從你制曲開始,多長時間了?四年左右了吧。

前面的工序,都一樣。各家酒體味道的區別就在最後一道工序:勾兌、調味。完成之後裝壇封存,滿一年,才算成熟。如果沒算錯的話,現在應該是五年後了。但是,五年就能喝上好酒嗎?還是不可以的!我們現在調製的酒水,還僅僅是用你這一批出的酒。用的是去年的酒來勾兌的。這根本就不能叫好酒,因為口味太新。怎麼才能口味醇厚呢?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老酒。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2008162088474457387, "vid": "f4080dfca56d4ea2865f95c1656c5810\


鴻璽說醬酒


糧食酒成本我知道!友友們瞭解瞭解吧!

煙和酒絕對是高利潤行業,這個我們無需懷疑,最貴的矛臺酒淨成本也不會多多少的!

1、我家對面原來有一個酒廠,老闆和我是朋友,糧食出酒率是比較高的,這可是我親自看到的,信不信由你!

2、一般情況100kg糧食,可以出62度以上的白酒50kg左右,這可不是一次試出來的,我朋友請了一個釀酒師傅,他可以出52kg左右!

3、即100㎏糧食價格就是50㎏酒的糧食成本,100㎏糧食價格算高點帶損耗400元錢,則這50kg60度以上的白酒糧食成本為每公斤8元。

4、烤酒要煮糧食,這得要燃煤等,現在煤碳貴,大約每公斤酒得5毛左右吧。

5、工人工資每公斤5毛左右,如果不漏稅是很高的,每公斤得1元左右!

6、基本成本就是以上這些,加在一起10元1公斤吧!

當然還會有設備成本,輔材成本,儲存成本等!

你可以不信,也可以反駁我,但這卻是事實

至於62度白酒勾兌為50度的方法,我會在相關文章中陸續曝出,歡迎繼續關注瞭解!


搬起石頭砸


我是個醬香型純糧酒釀製人,就只回答我所從事的醬香型純糧酒的釀製成本吧。通常普通純糧酒糧食價格在1.5元每斤左右(含運輸、生產過程中的自然損耗),十斤純糧釀製2.5到2.8市斤左右白酒(超過這個數量的白酒當然可以提取,但口感、糧香味嚴重下降、品質低下),加上制曲、燃料、電、水、人工費用,新酒成本最少十五元以上。但多數人都知道醬香型白酒新酒是不適宜飲用的,最低也要存放三年才可罐裝銷售。成本最少也在二十元以上。

而使用我們貴州當地的紅糯高粱釀製的醬香酒,糧價翻倍,製造成本將會提升、出酒率更低,因此新酒成本最少在二十五元以上。存放三年以後成本最少增加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也就是在35到40元之間。當然每家廠所處的環境不同、管理運作不一樣,大廠成本將會顯著的提升。以上所言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壺佳釀喜相逢


兄弟們,各位喜歡喝酒的大姐們,我來告訴你們糧食酒的成本是多少。

我先給你們說一下糧食酒的價格是多少吧?頭麴酒一斤15塊。也叫頭道酒,一般是65度酒。二道酒也叫二麴酒10塊錢一斤。還有三道酒,酒勁就很差了。別問我怎麼知道,因為我舅舅是陝西商洛洛南人,家裡祖祖輩輩是做酒的,他們的酒方圓一百里做的最好。賣到洛南市和西安。許多喜歡喝酒的人都開車去陝西商洛我舅舅家買酒。我再給大家說一下頭曲和二區的區別吧。頭麴酒酒勁大,一般都是65度,燒口燒心,有一點酒糊味道。二麴酒50度以上,剛剛好。一般人喝酒其實買二麴酒比較好,頭麴酒你受不了。三道酒都是賣給窮人,45度左右,七塊錢左右。

再來說一下酒的成本吧!不說三道酒,就說頭麴酒和二麴酒。

我們這兒的酒都是玉米酒。基本就是二斤半玉米一斤酒。加酒麴少量。一斤玉米一塊錢,酒麴是自己踩的,分大窖酒和小窖酒,加酒麴不同,然後就是燒煤炭,釀酒設備。根據多年賣酒的核算來說,一斤酒的成本是5塊錢。我指的是頭麴酒和二麴酒。事實上酒糟可以餵豬喂牛。(下圖糧食酒都是這樣包裝的)

最後綜合一下,一斤糧食酒的價格陝西商洛是15塊錢。成本是五塊錢。對不起,舅舅,我把你的商業機密洩露了。


飄飄妖冶


拿茅臺的醬香酒算,糧食4.1元/斤,五斤糧食一斤酒,就算做的好的四斤糧食一斤酒,那麼這個成本就二十來塊,還有小麥做的曲藥以及以上所列出來的費用,市場上的茅臺酒也不算高了!


陳小強醬心行者


因為茅酒手藝人maojiuyr是從事傳統醬香型白酒釀造的,也是對傳統坤沙醬香型白酒最熟悉的。

今天一級品酒師和釀酒師就以目前的醬香型白酒來說說純糧食的醬香型白酒成本,尤其是新酒成本多少錢!


說到醬香酒,以飛天茅臺酒為代表的茅臺鎮醬香酒的生產工藝可以說是我國白酒工藝的活化石。在一年時間裡,將糧食中的澱粉不斷緩慢發酵,再經過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以及其他有機物,這才是茅臺鎮醬香酒與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正宗的地道的傳統的醬香型白酒都秉承三高三長工藝,經歷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發酵,七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週期等工藝。

要了解醬香酒的成本,首先我們要了解正宗的古法純糧醬香酒的釀酒技藝。

一:制曲

制曲的時間是在端午節左右開始,這期間各種微生物最為活躍,尤其是茅臺鎮在這個時候進入高溫而且多雨的季節,這樣的溫度與溼度便於酒麴的蛋白質發酵,傳統醬香型白酒的曲藥以小麥為原料。小麥先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工人不停地用腳踩。天然的微生物和工具上的微生物混入曲塊中經過篩選後馴化後會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澱粉、蛋白質的轉化和分解。小麥經過踩曲做成曲塊,經過收汗後進行裝倉。約7天后再進行翻倉,翻倉的目的是讓每一面都能充分接發酵,前後一般要進行兩次翻倉。從入倉到經過2次翻倉後共計40天曲塊就可以出倉了,但是這樣的曲是不能夠馬上使用的,要使用的話還需要存儲半年以上。只有經過半年才能使曲藥蛻掉一些對傳統醬香型白酒的香氣香味有影響的雜味。

在使用前,要將曲塊磨碎,目前很多人認為越碎越好,理由是細的比粗的接觸面積更大,對於這個問題茅酒手藝人和很多已經退休的老師傅一樣持懷疑的態度,具體原因網絡上不太好說。經過這樣一番工序,生產一塊合格的酒麴至少需要半年。


二:下沙

每年的九月九重陽節前後,這個時候有了合格的酒麴,可以開始對高粱進行發酵了。高粱發酵是連同酒麴先堆積發酵再入窖池發酵,這個叫“下沙“。

為了釀造高品質的純糧食醬香坤沙酒,用的高粱必須是產於仁懷市周邊的紅櫻子糯高粱,這種高粱的成本在5元/斤,而且我們這樣的私人酒廠只能是散收。仁懷周邊的紅櫻子糯高粱顆粒飽滿堅實,粒小皮厚,支鏈澱粉的含量達90%以上,只有這樣的高粱才可以承受的住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正宗古法傳統醬香型坤沙酒的釀酒工藝。而普通東北梗高粱釀酒,取三到四次酒就已經被榨乾了。不可能完成7次的取酒。

下沙要先在池外堆積發酵也稱陽發酵。等發酵到整個堆外面都來溫了,才算是合格的堆積。堆積發酵後放進窖池發酵也稱陰發酵。這樣就開始第一輪的發酵。入窖陰發酵一個月後,取出酒糟,按一比一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繼續上甑蒸煮,再攤涼後加入曲藥,收堆發酵,然後重新下窖,這就是第二次投料。也稱造沙。


三: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醬香酒每次蒸餾出酒後,都要把酒糟攤開、冷卻到合適的問題,再加曲,堆積發酵,再入池發酵。這個過程會重複九次,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農曆八九月份才算出酒完畢。

由於不同輪次出來的酒,味道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共有八次蒸餾取酒的過程,但是為了保證最高品質,一般造沙蒸煮原料取得酒都要直接丟棄的,所以只算七輪次取酒。


四:長期窖藏

剛釀造出來的醬香酒,是不好喝的。經過七輪次取出的醬香基酒,要分開、分型、分等級窖藏,不能隨意的混合存放。

窖藏時間是最少是3年。但是為了保證最高品質,有良心的優質醬香坤沙酒至少都要窖藏5年以上。 而且中途還要經歷盤勾。

五;勾調

窖藏不是單純的放起來不管它,而是中途還要進行多次勾調。窖藏第二年要將相同年份、輪次、香型特點、質量等級一樣的基酒混合。窖藏第三年對盤勾過的基酒進行品鑑,再用優質的陳年老酒進行調和平衡。 相比較就是對第一次的勾調再次進行品鑑和調整,將不同年份、輪次、香型特點的的多種基酒,釀酒師會根據經驗進行合適的比例搭配,直到形成質量和風格穩定的優美醬香酒。

實際上,正宗的傳統醬香坤沙酒,在前面的原料選擇、工藝流程的操作、窖藏時間等等方面,與飛天茅臺酒的差別並不大。


真正決定酒體風格和特色的關鍵點,就在這二輪勾調上。七輪次酒勾調就是把七種不同輪次的基酒粗混合在一起,初步的讓酒體的口感豐富和立體,酸甜辣苦澀五味俱全。

勾調完成之後裝壇封存,再窖藏一年,讓酒體充分融合平衡,等這一步全部做完的時候,應該是窖藏多年後了。

但是,這樣就能喝到好酒嗎?

不能!

我們現在勾調的酒體,還僅僅都是五年的基酒!基酒勾調的再好,嚴格來說從根本上不能叫好酒,因為口味太新!

優質的醬香坤沙酒最大的特色就是醬香持久,醇厚悠長,那怎樣才能口味醇厚呢?

品酒師必須要再根據實際情況添加一定比例的年份老酒。直到形成本品酒穩定的風格才算是真正的醬香酒。


成本核算

1. 釀酒原材料

指的是釀酒用的糧食,高粱、小麥。製造一斤醬香酒需要2斤糯高粱,每斤糯高粱價格暫定5元。需要2點2斤小麥至曲。每斤小麥2元。合計5x2+2.2x2=15元左右。

2.燃料

燃料是蒸煮糧食和取酒用的,一般是用煤,或者其他燃料。 醬香酒的生產週期是一年左右,整個生產期,平均每噸糧食需要耗費一噸煤。也就是說,要釀出400斤醬香酒,需要燒掉一噸煤。無煙煤在釀酒當時價格大概800元。每斤酒燃料費2元。

3.人工成本

幾年前,一斤基酒的人工成本是3.5元。(按照傳統釀造過程計算),而且如果是操作熟練而且是踏實的釀酒工人。成本有時候接近5元一斤。

4.包裝成本

每個普通酒瓶也就是白色的瓶子大概2元,貼標5毛。

5.醬香酒需要存放五年以上才能進行灌裝

哪構成出廠價格的還包括哪些呢?

市面上,優質的基酒,價格每年會增長20%。現在每斤酒的成本基本上就是40元,而且僅僅是基酒的價格。再加上五年的窖藏。這個時候其實更高的成本還在後面,同時還要加上比如時間、場地、管理等等。

而這個還僅僅是成本。同時還要再加上金融成本、技術培訓成本、行政成本、運輸等等。

例如我們都知道一輛汽車的成本只有多少呢?

售價10萬元的汽車,材料成本只有3萬元左右,那咱們能不能花4萬元買輛10萬元的汽車?

理論上可以。 其實是不可能的。

因為推廣成本、運營成本、專利成本都是汽車品牌的大頭開支。而我們習慣性地以為材料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

所以我認為醬香型白酒的釀造新酒成本應該是50左右,但是這個僅僅是新酒的成本,但是的但是你見過以成本銷售的東西嗎?

而且這個還是儲存多年的醬香型白酒。


茅酒手藝人

一個土生土長的茅臺鎮人

一個普通的醬香白酒釀酒工人

一個對釀酒工藝痴迷的年輕人

以酒會友

為懂酒的人尋找美酒

為美酒尋覓知音

茅酒手藝人maojiuyr(版權所有)



茅酒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