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office2019會取代2016麼?文末有資源哦

文末有office2016的全自動安裝版本領取方式!

2018年2月7日前後,微軟發佈了office2019首個預覽版本並進行第一次公開測試,很不湊巧,我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軟件。

從拿到軟件到現在,抽空進行了零星的測試,現在和大家分享下測試的結果。

恩,總結一哈,可以用一個表情來形容

因為如果你體驗了office2019,你都不知道微軟到底更新了個啥,我瞪大眼睛找了半天,然後想破了腦袋來寫這篇文章,結合了office365最近推出的功能,從更新點功能示範再到未來暢想,帶你一起和微軟走火入魔。

此次我只安裝並測試了辦公三件套:word、excel和ppt,其他軟件的功能點不明。

更新點

簡單羅列下我目前發現的幾個重點更新功能,其中部分功能已經在office365和office2016中發佈,各位童鞋只需要打開更新就能看到。

Word

1. 可插入圖標、3D模型和直接截圖

2. 新增文件比較功能

3.新增翻頁視圖模式和學習工具

Excel

1. 可插入圖標、3D模型和直接截圖(同word)

2. 數據獲取、轉換、處理功能優化

這部分,嘿,我也不會,就是功能多了幾個,這次不講。

3. 新增地圖圖表

PPT

1. 可插入圖標、3D模型和直接截圖(同word)

2.新增縮放定位功能

3.可利用PPT實現錄屏

4.新增平滑切換動畫

5.新增設計器功能

當然,從整體來說,office2019在雲端協同辦公和軟件性能上也做了優化,但是,對我們確實沒啥用。

功能示範

word篇

word篇

插入圖標、3D模型和直接截圖

直接截圖功能不講,就是個沒啥鳥用的截圖軟件,起碼在中國沒啥鳥用,因為普通截圖用戶,有QQ和微信,重度截圖用戶,有FastStone、Snipaste等一溜高端產品,而且也沒啥版權不版權的...

我們直接從圖標和3D模型開始,這兩個功能目前都是半成品。

首先說插入圖標的功能,點擊插入圖標後,彈出的是是一個默認的內置界面,已經有不少圖標,但是僅僅是一個選擇的界面,無搜索功能,我真是,無fuck說。

其實市面上關於圖標的產品已經很成熟了,比如icons8、islide、阿里巴巴圖標庫,不管從用戶體驗還是產品功能上都秒殺這個傻雞一般的更新。

但是為什麼已經有成熟而且完善的競品了,微軟還要這麼傻了吧唧地上心這樣的功能,我們後面再說。

然後是插入3D模型的功能,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們更新了最新版本office或者安裝了2019後,都只能通過本地文件的方式進行插入,是不是很開心呢?

圖標只能插內置的,3D模型只能插本地文件,微軟難道真的是想作死麼?

還好真相不是這樣的。

其實3D模型的功能是支持插入在線文件的,只不過在線文件庫也是微軟自己家的,叫做Remix 3D。早在2016年微軟就宣佈新的Remix 3D社區誕生,並集成進了新版的win10系統中,那時起,微軟就打算分一杯3D模型的羹了。

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插入Remix 3D在線文件呢?原因兩個:

Remix 3D需要微軟賬戶登錄,所以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微軟賬戶,那這個功能就不能使用;Remix 3D並未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可以用,你很聰明,大中華不在範圍內。

基於以上兩點,你只能玩玩本地文件。

插入3D模型後,可以進行任意角度的旋轉查看,玩還是能玩一下的。

不過我這人就喜歡搞事情,既然官方說明中寫了:Remix 3D並未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可以用。那意思不就是有地方可以用麼?於是,我去官網上找了有哪些區域是開放使用的,奧,臺灣省可以用,然後

果然,只要我更改微軟賬號中的歸屬地信息

,就能登錄並使用Remix 3D中的模型了

誒有外我去,我怎麼這麼聰明~

新增文件比較功能

這功能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啊,在審閱選項卡中,多了一個比較的功能按鈕點擊後,可以針對於兩份不同的文本進行比較,還支持將比較後的文本進行合併

比較的文本範圍包括:word文檔本身涉及類型,比如txt,甚至是pdf,當然,除了word本身的文檔類型,諸如txt和pdf,原則上都是需要進行轉換後才能進行比較的,所以準確率上有待考量。比較的內容範圍包括:頁眉頁腳、文本框、表格、格式、大小寫等word具備的樣式。

比如我們插入兩段代碼進行比較

進行比較後,左側是最終文檔,會有差異的位置、內容等標註和提示,右側上下分別是你對比的文檔。你可以針對於差異和右側兩份文檔的內容,對左側的文檔再次進行編輯。

雖然比不上Beyond compare,但是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完全夠用了。

新增翻頁視圖和學習工具

翻頁視圖,恩,不講你們也能看得懂,但是為啥拎出來,就是想和你們分享下這個有道理但是又有點好笑的產品邏輯。

上面是實操圖,相信你可以明顯感覺到,換成翻頁的視圖後,文字看不清了。

那能放大頁面嗎?

——對不起,不能。

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模式就是給你兩頁直觀地一起看的,放大了頁面,你豈不是要上下拖動了,就不直觀了。

那我確實看不清文字怎麼辦?

——你可以放大你文檔的字體大小啊(是不是很人性化,排版都可以不管了呢)

那這個功能和原先的多頁瀏覽模式有什麼區別嘛?

——有,這個一次只能看兩頁,而且有一頁是你上一次看過的。

多頁瀏覽模式笑哭在廁所裡

然後是學習工具,備註文字是:沉浸式。恩,確實在沉浸式閱讀上搞了點小動作,你可以設置頁面寬度、顏色和文字間距,更方便和舒適地閱讀文檔,比如

這功能,不評價,不支持。

Excel篇

首先在精確度上,簡直和shit一樣。同樣都是由Bing地圖提供技術支持,但是從2016版本開始集成的power map連縣市村都能快速識別定位,可是這個新推出的地圖圖表,居然到市級就不能準確繪圖了,比如

忽略圖裡省份兩個字,打錯了...

那不能準確識別的情況下,怎麼才能讀取地理位置呢,恩,微軟的官方答案是——插入輔助列

因為目前已有的地理位置不能別準確識別,比如上面的各市,所以這時候,需要在市列前面,增加一列省份作為輔助列,供地圖進行識別,然後微軟還給你舉了個例子

然而,好像並沒有用哦,不信你們可以自己去試哦。

總之,從目前的預覽版來看,這個功能是相當雞肋而且不好用的,雖然彌補了Power Map沒有區域圖表這一功能,但是老鐵,你不是有Power BI嘛,搞這種半吊子的東西拿來幹嘛...

PPT篇

誒呦,到了最激動人心的環節了,從體驗上來說,PPT此次帶給我的“震撼”還是不小的,加個雙引號,略表尊敬。

插入圖標、3D模型和直接截圖

word裡不是講過這兩個沒鳥用的功能了麼,為啥這裡還要再講一遍,因為,在word裡是沒鳥用,但是,在ppt就不一樣了。

首先說插入圖標的功能。

點擊插入圖標,然後,我們隨便選一個比如這三人行,然後,雙擊圖標,看看有啥格式可以設置,哦呦,果然出來一個新按鈕,新到什麼程度呢?翻譯都沒做

還好我英語十六級,其實這個功能就是將圖標轉換為可以再次編輯的圖形,這麼幹說可能有點抽象,我們來點一下試試,點完了,再給圖形取消組合,那麼,就成了下面這樣

或許你還不知道這有啥牛逼的,我告訴你,老牛逼了,我來給舉個栗子

這樣是不是分分鐘就能中間的人給綠了,並讓它覺得自己很方?

這個轉換功能只對微軟提供的圖標有效,所以,微軟在想辦法實現圖標功能的閉環,如果圖標庫在豐富點,設計上再優化點,那確實在辦公演示的領域裡,圖標這檔子事和其他小眾競品沒什麼關係了。

這是微軟在幾代office的更新中一直在做的事情: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雖然目前看,相較市面上其他的聚焦類型的小產品功能有所不足,但是好歹人把野心放在了這兒,而且從實力上來說,完善功能是早晚的事情。

下面說3D功能,這個就更有趣了,當然,得結合它的新切換功能——平滑一起說,所以,我們放在後面。

新增縮放定位功能

這個功能目前看來,是彌補ppt在演示模式上的短板,作為目前市面上應用最廣泛的演示軟件,ppt從創立至今,都停留在“頁”的模式上止步不前,這才給了prezi、focusky等軟件突破的機會。雖然office2019並沒有突破“頁”的侷限性,但是卻邁出了象徵性的第一小小小步。

首先,我們點擊插入幻燈片縮放定位,從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需要縮放定位的幻燈片(呵呵噠,頁面縮放適配沒有做,又一個半成品)

插入後的效果就是幾張縮小的ppt頁面,我們給它稍微排列下

然後,從當前頁開始播放,並點擊下面的縮放頁,看下啥子效果

恩,是不是想問,這...我不能通過超鏈接的方式實現麼?

——沒錯,可以

但是,好歹微軟爸爸做了動畫的集成,並單獨拎了出來,所以,該表揚還是得表揚,不然搞得我好像很小氣一樣。

新增錄屏功能

其實錄屏功能沒啥好說的,但是,錄完之後,我發現就有東西好聊了,因為office對視頻的處理能力確實讓我大吃一斤,足足一斤哪,盆友們,什麼概念,將近10斤哪

我框出來的這些內容,有視頻製作經驗的人應該能看得懂,微軟已經可以實現基本的遮罩、調色、畫中畫、剪輯、字幕、調音,連淡入淡出都有了,我也是服氣的,而且編輯完的視頻還可以另存到本地,這就說明,微軟打的不只是PPT中的主意。

新增平滑切換動畫

這動畫的實質是,抓住兩頁幻燈片中相同的內容,包括形狀、對象、文本,並在切換的過程中自動形成動畫,比如,下面這樣

是不是又傻了,這不就是keynote、islide、動畫大師玩剩下的東西麼?

——確實,從動畫的角度來說,都是別人玩剩下的東西,微軟不過是在平滑和變化上做了優化。

但是,但是,我前面埋過伏筆,平滑切換的動畫結合3D模型會產生令人驚歎的效果,瞪大你的眼睛看視頻

這是我從Remix 3D上下載的3d模型,隨便在ppt裡搗鼓了下,結合平滑切換動畫後,演示的效果確實震撼。

這對於涉及3D模型和產品展示的行業來說,無疑是巨有用且吊炸天的功能,對我們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可能就是手機電腦行業了,office2019暫定18年秋季發佈,不信你看下半年的手機電腦產品發佈會,定會出現這種動畫切換方式。

新增設計功能

這功能只有office365賬戶可以用,我沒體驗到。但是,看了看介紹,官方說明是:PowerPoint 設計器根據幻燈片中的內容,為演示文稿提供專業的設計建議。

舉個栗子就好懂了

你在一頁ppt中插入一張圖片,設計器會提供給你多種排版的借鑑。

我來幫你們嘲笑下這個功能:

所有的設計理念都是微軟官方提供的內容,而且需要聯網使用,這就意味著,在我大中華局域網中或許會卡成翔...設計器功能目前只是一項針對圖片的排版設計建議,就是你必須插圖片,人才告訴你怎麼玩最好,但是,中國特色的PPT裡,並沒有那麼多圖片...而且,最多隻能支持插入4張像素不超過200*200的圖片哦,是不是很強大呢?類似的功能,美化大師、一鍵生成這些產品玩得比這6多了,而且多年之前就開始玩了...

微軟現在才走這一步,確實有點被動。

未來暢想

所有新功能都講完了,也都示範完了,我們可以來YY下office2019在接下里的迭代裡,還會折騰什麼東西。

當然,YY的前提是,對目前的現狀有一定的認知。從這幾年office的更新可以看出,微軟想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提供完整的辦公解決方案,形成應用的閉環。

類似於雜貨店,只要你進來了,你可以獲得一切你需要的東西,而不用再去逛其他地方。以PPT來說,包括但不限於:

圖片處理能力提升,PPT都能摳圖和壓縮圖片了,你還能說什麼呢?應用工具拓展,微軟說,需要截圖和錄屏嗎?我這有。展示維度擴展,不管是對3D演示的支持,還是縮放定位功能的增加,都能看出微軟不斷在基於“頁”的模式上進行創新。產品使用支持增加,2016推出了幫助搜功能,2019版做了支持的優化,同時還推出了設計器功能,微軟在試圖讓產品變得更人性化,降低應用門檻。

有一些功能確實看起來很雞肋,也讓office變得越來越臃腫,但是微軟卻在堅持打這張牌,我大膽猜測下,微軟是在把目標更多地瞄準了企業用戶,它視圖通過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比如新支持的3D模型)、更多的應用附加值(比如截圖、錄屏,畢竟企業級的軟件採購,能少一款是一款)

來獲取企業級用戶的肯定,同時,大力推行訂閱模式,來獲取長期的戰略合作。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以PPT為例,微軟接下來還會幹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

圖片處理能力的再度提升,我知道磨皮瘦臉這樣的功能你不敢想,但是我覺得未來一定會有,調色、筆刷、摳圖,有的都會優化,沒有的都會新增,因為有了這些,用熟了就沒有打開Photoshop的必要了。視頻處理能力的再度提升,播放速度控制、分離音頻、關鍵幀控制、視頻拼接,甚至是簡單的特效,我覺得未來一定會出現。應用工具的再度拓展,比如,可以直接錄製gif、可以識別圖片中的文本。3D模型相關功能的增加,我指的不是編輯功能,而是虛擬現實,目前3D模型結合平滑動畫的演示雖然炫酷,但是我覺得還遠遠不夠,3D模型的演示最終一定是即時性的,短期暢想可以通過攝像頭結合手勢實現模型的翻轉。UGC社區的建立
,從目前的設計器功能看,維度太少,功能太雞肋,微軟一定會建立新的設計社區,和Remix 3D類似,由用戶生產內容,轉換使用。

私信“office2016”可領取免費資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