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6岁生日马上到了 破茧成蝶 新区之变

这是一片被国家、省、市寄予厚望的土地,这里的每一天、每一点变化都被关注并铭记。

2012年8月,是兰州新区获批6年的特殊日子。从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那天起,这里的一草一木,注定备受注目。

6年,作为第五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肩负承接着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

6年,兰州新区用令人目不暇接的创新之举,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新传奇,向世人展示了一次又一次的完美蜕变。

面貌之变最有说服力

时间就像一位魔术师,不经意间化腐朽为神奇。6年光景,兰州新区从荒芜到繁荣,书写了华丽蜕变的华章。

漫步在新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其中不乏百亿元级大项目正加速崛起。“两区八园”担当着新区发展建设的主战场、主力军、主阵地,过去的村庄、荒地纷纷破茧成蝶,崛起座座现代化高楼大厦,在新区规划建设面积246平方公里的区域上,面貌日新月异……

“项目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经济是实实在在的项目。”无论在大小会议还是调研现场,这句话总是被新区各级领导干部反复提及。自新区成立以来,“生态和产业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理念已然根深蒂固。在兰州新区书写的崭新样本中,改革是最核心的“线索”,创新是最精彩的“篇章”。这里的所有变化,都可以从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中找到最初埋下的伏笔。

截至今年5月,新区全面完成1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燃气、电力、通讯等为重点的基础配套工程,累计建设城市道路619公里;建成幼儿园51所、中小学44所、医院6所,教育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完成造林绿化19.34万亩,城区绿地率31.6%……

除了这些有温度的数据之变,城市面貌的改变最能体现新区的日新月异。

“我刚来的时候,新区没有成立,这里可以说一无所有,一片荒凉,几里地荒无人烟。我和丈夫辛辛苦苦平地、种地。新区成立这才短短几年,以前的生活印记在高楼大厦之间早已不复存在。”2007年从榆中北山移民到中川镇的王小霞感慨地说,现在他们一家人在新区彩虹城有三套楼房,出租了一套,丈夫跑出租车,她自己在附近的超市打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经历6年发展,现在的兰州新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文化带来气质之变

经济上的兰州新区无疑是个肌肉丰满的大块头,而当你真正走近它才会蓦然发现,这个大块头竟也有着如此独特的文化气质。

近几年,新区在新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增加文化软实力方面不遗余力。西部恐龙园、长城影视、蓝天城等文化旅游项目建成营业,旅游人数突破1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亿元;今年1~5月份旅游人数增长924%,旅游收入增长925.79%,特别是今年五一期间,新区接待游客8.8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32万元,同比增长118倍。同时,新区继续引进优质文旅项目,打造新区文化旅游品牌,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现代金融、教育服务、数字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建筑巨匠贝聿铭曾说过,城市的价值在于文化底蕴的呈现。

如果说城市的硬实力是城市的筋骨肉,那么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兰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娄杰介绍,作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大力发展经济是兰州新区的天然使命,但一个城区真正成为有气质有魅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城区,仅靠项目建设还远远不够。

“一座城就好比一个人,俊俏的面孔很容易引人注意,但真正让你记住他、欣赏他、愿意跟他成为朋友的,还是他内在的气质及精气神。”兰州新区商务旅游局副局长赵晓安向记者比喻道,他所说的这种气质,就是文化。

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一定是最高、最大的,但一定是融合自然、关注城市内涵和环境、最大程度体现城市气质的。

“匠心为城市积攒厚度。”娄杰所言正是近些年来兰州新区城市和文化建设的最佳注解。而在广东省考察团团长郑建荣眼里,兰州新区人文丰厚,旅游、文化、影视相互附和映衬,汇聚成新区独特的文化气质。

高校集聚引发“智变”

“美丽的校园、标准化的大操场、恢弘气派的体育馆……去年来到新区后,新校舍、新环境让我兴奋不已!”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016级药学三班张召娣同学欣喜地告诉记者,以前在城里的老校区,8个同学挤在一间小宿舍里,现在换成了宽敞漂亮的4人间,宿舍楼里洗衣机、自动贩卖机、洗手间等一应俱全,2座大型餐饮楼,可口饭菜种类齐全。课余闲暇,张召娣经常会约上同学去体育馆的羽毛球场练练球技。

新校园也让从教30多年的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鲁兴梅激动不已:“学校搬到兰州新区职教园后,不仅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亩扩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更是远超以前。”

兰州新区获批六年来,不断加大高校引建力度,截至目前,有四所高校三万余名师生入驻,新区职教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园”(31所中、高职院校入驻,学生规模15万余人的兰州新区职教园)、“一区”(公共资源共享区),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园区。兰州新区正在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的新高地。

新区职教园区西侧,甘肃政法大学新校区工地一片忙碌。在完成了施工图审查、东部生活区、图书馆和院系西区施工总承包招标后,学生公寓主体施工顺利开展,图书馆等项目的土石方施工也同步进行。

“我们计划校区项目分两期建设,并力争在2020年完成建设任务。其中,一期项目将完成12栋单体,总建筑面积18.13万平方米。现在开工建设的为一期先期项目,建设规模6.2万平方米,含五栋单体。一期后续项目及二期项目相关前期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甘肃政法大学新校区建设负责人介绍说。

同一时刻,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新区校区也正在快速开展教学和科研区的主体施工,职教园区里所引建高校项目纷纷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据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筹建组组长周和平介绍,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是由甘肃银行学校、甘肃省经济学校等七所省属院校整合新成立的院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公立财经类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校区面积达1050亩。七所学校整合前都在兰州市区,规模小,办学条件一般,搬迁至兰州新区后,学校由原来的中等职业院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规模扩大,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均有了显著提升。刚一成立,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就成为2017年考生报考的热门学校,2018年学校在扩招的基础上,还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程造价等6个热门高职专业,届时,学校高职专业将达到16个。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目前共开设11个医学类专业134个教学班,在校生规模已达11800人。“下一步,我们学校计划开设健康促进类、康复技术类专业,形成门类更为齐全的医药卫生高职教育专业群,2018秋季学期招生人数也将由2500人增加至3500人。”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院长任晖介绍,迁入新区后,学校将致力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西北一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卫生类高职院校。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廷珺介绍,新区职教园区将紧密围绕新区主体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学校和专业,实现重点专业与主体产业的全面对接,确保职教园区与新区产业集聚、产业承接、产业转型相匹配,推动兰州新区建设队伍由农民工为主体向以职教园区毕业生为主体的转变,全面实现兰州新区建设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型,并推进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基地和建设“工业4.0——智能工厂实现实训室”等,将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打造为现代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教育园区。

智力汇聚源源不断,兰州新区这座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正悄然发生着“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