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痛“心灵”的才女——三毛

再过好多年,在白云悬碧空的秋日,

在夕阳恋红叶的午后,当我重新翻开你的那一页时,

依然会感受到潮湿的印痕。。。

肆意潇洒的人生!

大海总是带有一丝神秘迷人的色彩,嗅着甜甜沁人心扉的海水味道是世上最幸福的微笑。在许多个夜晚中,住在海边房子里的她总是说,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让她学会爱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她又说自己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这个博爱自信灿烂的女孩,原名叫陈楙平,笔名三毛!

“精彩的三毛”

1991年1月4日,她还是用自我了结的方式,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世间。这对她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和继续追寻幸福的的最终归宿。她是爱的化身,她由爱而生,为爱而死;被爱追逐,又为爱停止四处漂泊的灵魂。她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就像她的作品一样广为流传。她的作品就像她人一样单纯,纯净甘甜,流入人们内心深处最柔弱的角落,用最平淡的词汇诉说深刻的人间冷暖。

平凡与朴实

三毛的初恋发生在十九岁那年。在她的书中《我的初恋》写到:“我是文化学院第二届的学生。那时在戏剧系有一个男生比我高一届,我入学时就听说他是一个才子,才读大学不久,已经出了两本书。由于好奇,特地去借他的书来看,一看之后大为震惊和感动他怎么会写的那么好!”就这样三毛爱上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子舒凡。此后的三四个月里,三毛成为舒凡的尾巴。舒凡出现在哪,她就会在哪里出现。

大胆的你

一天,三毛在操场偶遇舒凡。勇敢的三毛想:一切总要有个开始吧,成长这本书总要靠自己动手翻。于是,三毛走向舒凡,抽出他衬衣口袋里的钢笔,掰开舒凡的手掌,然后飞快的将家中的电话号码写在他的手掌上,写完,就转身跑掉。她一口气冲回教室,气喘吁吁收拾自己的书本。她不想上课,她要回家等舒凡的电话。

微笑的清风

痴情的三毛打动了冷傲的才子舒凡。舒凡给予三毛校园的青涩爱情,可是初恋里的人是不懂得怎么样保护爱情的,更何况天生敏感又神经质的三毛,她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绎她与王子的爱情。可是生活哪里又会容下这样臆想,她的幻想把这段恋情推向毁灭。在三毛与舒凡恋爱的这段日子,敏感的三毛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有时是因为舒凡不牵她的手,不搂她的腰;有时因为舒凡不陪她一起吃饭而是自己一个人睡觉等等。最后疲惫的舒凡说:“我们不要再相互折磨了,我太累了。”三毛很茫然,只是心里的一个东西“噗”的碎了。

随风飘散

三毛一直在想“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痛苦,只要还能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甘心。”想不通的她很是痛苦,只能用一片薄薄的刀片狠狠地划开手腕上的动脉,鲜红的血液随着悲伤流淌。苏醒后的三毛睁开眼睛出现在眼前的不是美丽的天堂,而是手腕缝上28针的疤痕和流着泪求她活下去、满脸憔悴的双亲。于是极度自卑又敏感的女孩子,带着青涩的情伤离开台北,来到马德里。她希望热情似火的西班牙人能够温暖那颗被刺伤不完整的心。

无处安放的心

就是在这里,三毛遇见一个名叫荷西的男孩子。这个阳光帅气身,纯真的男孩子,经常与三毛踢足球,骑摩托车,打棒球,到旧货摊购物,两个人亲近的像姐弟。

杂货铺

当时,三毛读大学二年级,荷西念高三。有一天,两人在公园闲坐,荷西对三毛说: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要娶你。

无言的等待

当时,三毛听后很感动,紧紧握住荷西的手。她听荷西说,他愿望有一栋小小的公寓,他外出赚钱,三毛在家煮饭给他吃,这是他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这种朴实的理想真的使三毛彻底感动,三毛想到,现在荷西说的话不就是自己初恋时对舒凡说过的话吗?她知道,荷西对她是认真的,但是荷西现在太小了,太过天真,并且六年太过漫长。她怎么能够伤害这个单纯的男孩呢,从那以后三毛不允许荷西再到学校找她,慢慢的疏远,她和荷西的距离。

日落何夕

后来,三毛离开西班牙,去德国,在那里她做导游、做德文教师。就这样匆匆的过完一年。之后离开德国,漂泊到美国,又不久回到中国台湾。

流浪的灵魂

回到台湾后的她结识一位画家,并再次坠入爱河,单纯的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促使三毛包容画家的懦弱、颓废。她又再次沉浸在自己设计好的美好幻想当中,就在即将举行与画家婚礼的前一天,三毛却发现这个对自己信誓旦旦的虚伪画家竟是一个有妇之夫。可怜的心再次被灼伤。每次伤痛都来的那么突然,那么让人触不及防!

自画像

“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决。”

打不开得泪结

时光如梭,转眼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初帅气执着的男孩早已经读完四年大学,服完两年的兵役。如今转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但是他却没有忘记对三毛许下的诺言。荷西重新找到三毛。三毛在荷西房间看见墙上贴满三毛发黄的照片,这时的她就知道自己找到可以托付一生的人。一个等她六年的人,没有理由不去好好珍惜。三毛在书中写到:“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瞬间的喜悦,那么即使我们不死,也在天堂里了。”这是她对幸福生活的诠释,真正的生活是风轻云淡,细水长流才能被称为天上人间。

温暖的怀抱

兜兜转转的三毛终于和荷西走在一起,这或许是上天对三毛之前收到伤害的补偿吧。婚后的日子很幸福甜蜜。这时的三毛真的像荷西曾经说的那般,“在家做饭给他吃,他出去上班。”三毛成为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她会在荷西出门时给他口袋里转满钱;她会在朋友面前给他颜面;如果荷西主动洗碗,那么三毛就会立刻蹲下为他擦皮鞋。沉浸在幸福里的三毛对荷西说出心中的愿望:“撒哈拉沙漠是她‘前世回忆的乡愁’,她非常向往那片神圣陌生的土地。她爱那片土地的狂暴沉静。爱那一片美丽的星空。”荷西看着三毛那迷醉的眼神,二话不说,立刻跑到西属撒哈拉沙漠申请工作,不久便把三毛接了过去。看到荷西被风沙刮的通红的脸。三毛笑着说“在这个人为了爱情去沙漠受苦时,我心里决定要和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这份爱情便在酷暑严寒的沙漠上空接受严峻的考验,绽放那耀眼的光彩。

天涯海角随你!

活在自己梦想里的三毛,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小女人,荷西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温馨的家。三毛在沙漠中用中餐款待荷西,教邻居的女孩子们认字,用简单的医疗知识解除当地人的病苦;她不怕艰险一个人跟着运水车深入沙漠腹地,了解当地沙漠人的生活。爱情赐予她激情,茫茫大漠给予她创作的灵感,为了那炫彩的夜,记录她与荷西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难以忘怀的撒哈拉沙漠。三毛一直以为荷西是神赐给她的,她要格外的珍惜。她认为荷西进入她的生命,那么自己就一定负有很重的使命。在沙漠的日子每天都充满惊险与有趣的事情。三毛在《撒哈拉之恋》书中,介绍了当地人奇特的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这本书中也有她不一样的情感。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正当三毛的爱情和创作熠熠生辉时,神却一场意外夺走荷西的生命,从此也夺走三毛幸福的生活。

浪漫的午后

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意外身亡。

天意如此

得知消息的三毛已经不知该怎么办。多年后她再次回忆这段过往时是那么的平淡又那么撕心裂肺感到遗憾与心痛。回忆到“我去看他的时候已经是半疯。人家跟我说是他,我说:不是他!我不相信,我一定要看见了他我才相信。他们说那你去看,但你要勇敢。我说好。后来走到那个房间的时候,我就把陪我的朋友都挡在门外,我说如果是他的话,那么这就是我们夫妻最后一晚上了,我要给他守灵,你们不要进来,让我和他在一起。。。我一个人走进去,走进去的时候看到那个棺材里面躺着的人就是我心爱的丈夫,怎么看都是他,实在是没有错呀。但我没有大哭大叫,我就上去看着他,他穿着心爱的潜水衣。我把我的手握着他的手,就像我们平常生活的习惯一样。我跟他讲:荷西,以我的经验或者我们共同的经验,好像你死的时候要经过一条黑黑的隧道,可是你不要害怕,我握着你的手,你勇敢的走过去,过了这个隧道以后,那边会有光,神会来接你。我有父母不能跟你一起走,过几年我再赴你的约会。”这个深沉的回忆深深触痛每一个人的心。

匣子中的记忆

悲伤的三毛亲手为荷西挖坟,直到双手鲜血淋漓。她喃喃道:“在塞尔维亚的雪地里我们已经换了心,你的心就是我的,而我的是你的,今日埋下去的是我们。”从此烂漫的女子变得忧郁。她亲吻在荷西的墓碑上,一次一次又一次,叫着“荷西安息!荷西安息!”可是她却不愿意放下双臂已经逝去的荷西。她轻轻地对荷西说“荷西,你乖乖的睡,我去趟中国就回来陪你,不要悲伤,你只是睡了!”

“对不起,没来得及说再见!”

或许是荷西为三毛付出太多,才会让三毛在没有他的日子里,失去生活的中心。“那个等她六年,爱恋她十二年,诀别时没有和她说一声再见,所有的情感都随荷西而去”。“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在黑夜里的三毛常常惊醒,痛苦的不知该如何是好。那种失去挚爱的刻骨铭心的痛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

沙漠里的比翼鸟

就像她所说的那样,“虽然预知死亡是我喜欢的一种生命结束方式,可是我仍然拒绝死亡。在这个世上有三个与我有个人死亡牢牢相关的生命,那便是父亲、母亲,还有荷西,如果他们其中任何一个在世还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连神也不能将我拿去因为我不肯,而神也明白。。。可是,在这彻心的苦,切肤的疼痛里,我仍是要说——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杯,还是让我来喝下吧!”

让光照亮黑暗的脚印

听到这样的话语,原本以为她会坚强勇敢的活下去,可是最后她还是选择死亡。三毛应该不想再让荷西等下去,一生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坚定的等待自己,还有什么别的需求呢?三毛的灵魂在广阔的沙漠上与荷西相遇,肆意的在星空下紧紧拥抱着,诉说彼此离别之苦,为星空添上一抹明亮的星光!大漠之爱,随风飘扬!

记忆中的“荷西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