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4.老爸考进士做大伯的插班生不容易

他们一颗颗对付科举考试势在必成的拳拳之心,俨然是一门门装满文章笔墨的“火炮”,一门火炮,命中机会差些,可现在三门火炮,总有一门会命中。

李鸿章父亲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出生于1802年,是爷爷李殿华眼前四个孩子中最小的儿子。

李文安读书读得很苦,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而且小身子骨儿大小身就很弱。别人家聪明的孩子四岁就开始启蒙了,他到八岁才读书,但相同年龄的孩子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这样子,自然让他的老爸李殿华看着发愁。虽然后来想出一个由长兄督教,虽然还让他享受到和长兄一起接受自个 “开小灶”的机会,但也没看出这个孩子有多少长进。

李殿华的大儿子李文煜,早早中了秀才,中秀才后就再无长进,后来也学老爸的样子在家开馆收徒教书。李文煜,这个李文安大哥当得非常称职,他对于从老爸班级插班到自己班级的弟弟,得用“厉害”二字来形容了,每年从正月初三就开学,一直要念到大年夜为止,没有一天多他放松过。

李鸿章的爷爷李殿华都老了,才悟出他的几个儿子当中,肯定暗藏着一个大器晚成型的人,是谁呢?老人很着急,大儿子早早中了秀才,年年考年年,原地不动,都设馆授徒弟。二儿子?三儿子?还是四儿子呢?

正在修复中的李鸿章百年当铺

老爷子的猜想还是有道理的,李殿华觉得大儿子李文煜对待他弟李文安的“狠劲”不一般,实际上功夫到,自会验证“严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等这些道理的。

对于天资“中下”的李文安来说,他的寒窗苦读,中间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一般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老天开眼了,因为他的功夫下到了点上,他苦读到三十五岁那年,也就是1834年他江南乡试中举了

有门,不光家里的老爷子李殿华觉得,连这个家里对李文安“狠劲”过一把的大儿子李文煜也觉得:有门。

但还是不容易,是真不容易啊!李鸿章的老爸李文安已经历了十数年的寒灯煎熬,这期间,他也已经开始“设馆”做教书先生,向老爸和大哥一样,或收徒,或馆于人家。这时候,李鸿章的爷爷、大伯和老爸,他们颇有些家族集团化的“设馆”教育之下,他们一颗颗对付科举考试势在必成的拳拳之心,俨然是一门门装满文章笔墨的“火炮”,一门火炮,命中机会差些,可现在三门火炮,总有一门会命中。

什么是就怕琢磨,什么事情就怕不回头不放松地琢磨下去,李鸿章的老爸中举后又过了四年,终于考中了进士,这时他已快四十,他的人生的大半截就在苦读中这么过去了。

不容易啊,不容易!李鸿章的老爸都中进士了,对他老爸“狠劲”过的那个老爸的大伯李文煜,却还在原地踏步,而其他几个哥哥基本上都在尝“不甘心”的名落孙山。

李鸿章的老爸又是幸运的,他这个进士中的不早也不晚,正好与数年后大红大紫的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这为日后他两个儿子功名官场上的不同凡响和整个家族的日后腾达埋下了一个大大的“药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