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50多本書是什麼體驗?


一年讀50本書,數量上算是蠻可觀,基本上是一週讀兩本書。除非是特別愛讀書或相關的工作,一般人真的很難堅持下去。

我自己是位書評人。平時的工作,與讀書有關。每天會堅持讀半小時以上的書。不管好書、壞書,都得讀。感覺自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純粹的讀書狀態,為裡面的人物的遭遇而感到喜怒哀樂。讀書變得更加功利化。比如說,我需要寫文章,哪個知識點不足,就立刻要去讀、去了解。因此,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讀書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會在乎量,變得更看重質。我看很多人讀書貪圖數量,覺得一年讀了一百多本書很了不起,可這樣讀書,不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嗎?一本書讀下去,什麼也記不住,只記住了書名。最終,讀書就會變成一種炫耀的優越感的事情。

自從去年開始,我自己開始重新去翻閱經典書籍。經典意味著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經過世界上最嚴苛的評論家的評論,閱讀它們總是沒有錯的。比如說,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讀得就潸然淚下,為卡列寧、安娜等人的命運所感慨。

我的閱讀品位集中在文學、人類學、社會學以及思想史,其中中國古典筆記尤為喜歡。什麼是古典筆記呢,就是像《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夷堅志》這類的志怪小說。在這些書裡,我讀過很多離奇又溫暖的故事。

我的閱讀視野其實非常狹隘,而且平時工作又忙。一本書常常讀了一半,就去讀另外一本書。這就導致了讀書不能從一而終,或者五六本書一起讀。說實在的,這樣的讀書效率其實較為底下。最好還是一本書一本書慢慢讀。

讀書最大的好處是讓人謙卑。書越讀越多,就越會覺得自己無知。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就是這個意思。我們通過讀書來認識自我。


王輝城


我在2016年讀完了74本書,2017年讀完了302本書,2018年截至6月底已讀完了137本書。

一年讀完50多本書平均下來一週1本書,不管是再忙的人,這都不會有什麼難度。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他的演講中提到自己3個月讀完了60本書,我們再忙能有俞敏洪忙嗎?

那讀了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呢?或者學到了什麼?自己收穫了什麼?獲得了哪些改變呢?以我這兩年多的讀書經歷來看,有兩點最為受益。

第一,由內而外的自信,氣質如芳華

為什麼很多人在看完《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以後,都認為董卿充滿了氣質和才華。因為很多時候董卿能夠脫口而出一些經典詩詞語句,還能和嘉賓評委出口成章的討論一些非常偏門的詩詞,甚至是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的語句。
有人形容董卿的美麗不能用漂亮來形容,因為這是所讀過的書所化成的氣質。我猜想董卿一定是一位每年讀書超過50本的人,不管是從她的外在形象,還是談吐舉止,都能夠證明這一點。

董卿的例子其實已經表明了讀書能夠帶給人的轉變。日積月累的讀書,每年50本以上的閱讀,一年又一年的堅持,你的氣質會像荒漠裡的一點綠色,通過讀書,你用知識去澆灌它,慢慢地它破土成長,直到你氣質芳華。

第二,每一天都感覺很充實

我每天都會用印象筆記寫當天的反思日記,已經堅持一年多了。我的反思日記也已經形成了“格式”,其中就有一條“今天我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基本上這一條全部是我從書裡學到的,如果我今天不讀書,這一條反思我就不知道寫什麼。所以,即使是為了寫上這一條反思日記,我也會拿出書來讀一讀,直到我有所思、所感、所想、所悟,並將它寫進我的反思日記裡。

就是這每天的“讀書+反思”的過程,讓我的每一天都沒有被浪費掉,每一天都過的很充實。因為我學習到了此前不知道的新知識,這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知識如水,綿綿不息。即使一年讀50本書,一生的閱讀量也不會超過5000本,對於浩瀚的知識海洋來說只是一杯而已。但只要堅持閱讀,就一定能夠征服知識的星辰大海。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1年前,我剛剛從大學畢業。走出校門的那一刻,給自己發了個願:


以後每個月都要讀書,不論讀什麼,讀多少,怎麼讀,但是都要讀,還要在月初寫上個月的讀書總結。


其實在1年前,我是個很貪玩的人,不負責任,說走就走。


一個人揹著書包幾乎跑遍了全國。那時候喜歡揹包客小鵬,書包裡會放本「揹包十年」,那時候窮到,就算坐40多小時硬座,也到拉薩朝聖,去杭州餘杭看阿里巴巴和夢想小鎮,去長沙橘子洲頭給毛主席敬禮,去南京仙林吃正宗花甲粉,去西安回民街吃烤串,去北京景山公園看故宮全景爬長城,感受當年的屈指行程二萬...


現在看來,完全是個腦袋被洗傻掉的中二偽文藝青年。


話說回來,一個人出去走一走,除了可以發朋友圈,的確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人:


比如說,有在布達拉門前磕一天頭虔誠的藏民,思考他們腦袋瓜子裡是怎麼個運作機制,有在夢想小鎮和一群在孵化器裡面通宵加班的大學生暢聊願景,有因住不起酒店在清華園的操場長椅枕著書包看一晚上星星,和一群永遠不會困的黑人兄弟半夜打籃球...


這些都是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但是,悶著頭往外走,大概率上遇不到聰明人。


一個人,不刻意去和聰明人碰撞,只想貪玩發個朋友圈,即使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


對男人來說,遇到有趣的人很重要,會讓你的經歷有特色,而找到聰明人才能決定你的發展上限。這句劃重點。


不幸的是,想見到聰明人,是要付出挺大成本的。好在,聰明人大概率都會出現在書裡。


自從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就決定不到處跑了。把心收回來,好好看點書,多多和聰明人學習。


1年來也記不得看了多少書了,如果查一查記錄也能找到精確數字,但也懶得去明確,畢竟拿數量來衡量一個人讀書的經歷,就像拿3圍來形容一個美女一樣寡淡無趣。


要承認的是,因為工作比較忙,真正看下來的書越來越少。從開始的1周1本,到1月3本,到2周1本,1月1本...


要麼說人吶,千萬不要給自己讓步,一旦切開了一個口子,後面就得寸進尺了。


不過平均下來,每天閱讀這個習慣大體上還是保持下來了,保守下來40多本是沒有問題的。


真心感謝1年前,那個給自己承諾的自己。


很多人會說,讀了這麼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想問一句,自己過不好,還怪書了?


陳更小姐姐說,書這種東西,你就只管去讀好了,它是未來時的,不要希望這本書能把你現在的生活改善多少,也沒有多少人是靠讀書就把業績完成的,但是總有一天,你曾經讀過的某本書的觀點,可能在十幾年後,會冒出來影響你的決策。


記得也有個叫楊奇涵的講過一句關於讀書的話很有意思。大概是講,有的人讀書也是在逃避,因為讀書是一件門檻最低又顯得很牛逼可以拿來裝逼的擋箭牌和遮羞布,讓自己能逃避現實的壓力,消磨時間又不會感到羞恥...這就很扎心了。


陳更小姐姐和楊奇涵講的都有道理吧。不過我的讀書觀就是儘可能的少讀書。


能通過執行就完成的事,千萬不要去讀書。因為看書解決不了問題,你要去做。


能通過請教牛人就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去書裡找答案。因為書是牛人的方法論和思想載體,通過這個媒介2次傳播到你這裡,信息內耗已經挺多了,倒不如當面請教,信息接受和解決問題的效率來的直接。


要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也要養成不唯書的習慣。


這時候放上那句,盡信書不如無書很應景。


不知道你有什麼有趣的閱讀經歷的,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


大黑都知道


很久沒有答題了,我也來湊個熱鬧。

工作後讀書很少,一年讀多少書還真不是很清楚,大概有二十多本吧,自然離題主的詢問相去甚遠。

自己看書挺雜的,不過有一定的時期性,在一個階段對一類書看得比較多,想要尋找觸類旁通的感覺。

很多書看了就忘了,但有些書就喜歡反覆的看,比如霍達《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在我心中是無可替代的。總是會隔一段時間又會拿出來回味一遍。



說到霍達,就不得不說她的另一部小說,《補天裂》,這部書清楚的展現了香港如何一步一步淪為英國殖民地以及中華兒女不屈服而誓死抗爭的故事,相當震撼。

還有一篇霍達的中篇小說《紅塵》,展現十年動盪時期北京人的生活,人物刻畫生動形象,令人唏噓的是得子老婆的多舛命運。

就像上面這樣,有時候喜歡一個作者,就要去讀他的其他有名的書籍。

以前喜歡餘秋雨的散文,於是把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行者無疆》都看了。



聽說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看了,很受啟發。

那時候職場小說很火,於是看了《杜拉拉昇職記》四部,《浮沉》兩部,《對決》兩部,《圈子圈套》三部,《輸贏》兩部。

就如同《穆斯林的葬禮》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其他有些獲獎作品也非常有名,如拍成電視劇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歷史的天空》,這幾部也都看了。



還有一些小人物的人生故事,如《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駱駝祥子》。

不同環境下的生存之道,《四世同堂》《牛棚雜憶》;為官之道,《國畫》《大清相國》《流血的仕途》;創業之道《我把一切告訴你》《創業時代》。

書看多了,就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覺,下筆時如有神助,得心應手。

讀書開闊眼界,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即使罵人,不說髒話,也不扯爹媽。

我喜歡與愛讀書的人交朋友,對一部書各抒己見,思想碰撞,豈不美哉?


扁羽


世界上最好玩的事情就是讀書。

我一直喜歡書,因為從書裡,你想見識的所有都能從中找到。譬如: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物,什麼樣的情景等等。

我記得我愛書是從兒時讀到的一本民間小說開始的,裡面的人和物都神出鬼沒,吸引的我的眼睛都不想挪到別處,真的是做到了廢寢忘食。

由於以上經驗,從此以後凡事只要一看到書,我必信手拿來翻翻,十分期望又是一部精神食糧,這樣反反覆覆翻閱,讓我學會了快速檢驗本書大致內容,且值不值得買一本,這提高了我好買書讀好書的質量。

中國小說,我認為最好的一部書就是《紅樓夢》,從青少年開始讀它,到現在,我反覆讀了不下六遍,這本神奇的書,在你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閱歷不同的時代,都起來的感覺大不一樣,其中人物的談吐,在自己不同的心境下,會有不同的指導意義。為讀好這部小說,我把很多對本書展開研究的書基本上都買來讀,譬如:周汝昌先生、白先勇先生、劉心武先生、歐麗娟老師等等有關的書,統統買來讀,以便提高我進一步閱讀它的能力。

總之,一年讀多少書沒有統計,但質量還是不錯的。

我也喜歡和我一樣的讀書人。特別是在清風送爽的日子裡,三五知己,各持一杯春茶,在晚霞中,暢談……


喜看千里桃花盛開


這是春途約我回答滴,破個例。頭條有時出題白痴,我早已金盆洗手。

對我而言,書以“本”計數是簡單的劃分,應以字數統計。一部“紅樓夢”100萬字而已,現在我是以200萬字為標準的書開始閱讀。

好讀書,不求甚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說的就是鐵樹臨風的我。一目十行,火眼精睛,數十年孜孜不倦地瀏覽各種書籍,最終栽倒在玄幻穿越架空重生等網絡小說的深坑。於是,一入玄幻願縱身,從此美女是路人。💐



也就是說,我大概一年起碼能看掉200萬字的書籍至少50部以上。這是一種可修仙悟道,可穿越重生的感覺。不同類型風格的故事,帶我穿梭於不同人生,領悟各個界面的塵世歷練,感受滄海桑田。

因書入道。於是我學會了煉丹,九轉大還丹之類的缺乏奇珍異寶的藥材,無法開爐煉製。但是,由此簡化的草藥湯劑治療個頭痛肩周炎水腫便秘這些病痛,十拿九穩。

而在穿越過程中,我逐漸掌握瞭如何維修時光機器的動力引擎。畢竟旅途頻繁,星潮引力最易損耗的就是動力系統。這個技能,我已通過時空局的嚴格考核,拿到了特級證書。這也是書籍賜我的力量。哦耶,星辰大海是我征途。



人在星途,永夜不流逝,這也是我閱讀的動力。深感知識如恆河之沙,無窮無盡,惟讀而已。也是,旅途寂寂,這樣我又學會了寫幾首歪詩,既是自賞,也可娛人。詩作頭條已有刊登,但因涉及星際保密條例,一些外星異世界的內容不能上傳。

在我們星艦文藝排行榜上,我的作品點贊只能排最後。哎,畢竟船上各種千年老妖濟濟一堂,附庸風雅,哪個不是爭先恐後,妙思泉湧,華章燦爛。幸虧,船員名單中沒有孫山此人,不然我鐵定名落孫山之後。

鑑於閱歷和文采不夠,讓我心立大志,今年就先定個小目標,比如先讀它個100億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知諸位以為然否?不多說了,剛才老曹呼我去對詩句,說是老李擺好麻將牌局,讓我和小鹿打幾局檯球。

老曹是誰,雪芹啦。老李是誰,太白啦。小鹿是誰,陸游啦,都是時空跨越結識的書中摯友啦。。。



結束語:我想問,春途,為什麼這隻狗狗🐶頭上長腳,不,長角。😊是哪裡的故事。是兒童書,還是動畫片?😄


齊天樂1


在說一年讀五十多本書是什麼體驗之前,我先來說一下一年讀五十多本書是什麼概念。一年其實就五十來個星期,這就相當於一個星期讀一本書。

多嗎?聽起來似乎不多,但其實挺多的。

在大學的時候,有大概一兩年的時間,我保持著一年讀書百本左右的數量。當時是因為學校圖書館每月可以免費借十本書,我秉持著不讀白不讀的態度,每個月都跑去借,因此不知不覺也就讀了很多。

讀書多是什麼體驗呢?一個是會喪失群體性,因為你讀書需要花掉很多私人時間,你可能不會再很多的聚會喝酒逛街,因此是會有更多的一個人相處的時間。在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的時候,我們可以想明白很多事情。

一個是會越來越上癮。每個月讀一本書的人是不會上癮的,但如果你私人時間一直在讀書,你會越讀越想讀,發現越多的沒有讀過的好書,並且想要嘗試去看一下。

我覺得讀書多很好,如果一個人能忍受孤獨的話。



酗我


有些人會問,一年一百本能讀完嗎?其實只要你做好計劃,並能儘可能的減少外界的干擾,抵制住手機和電腦遊戲的誘惑,一年一百本其實很簡單的。說下約讀君的讀書時間安排吧。

1.7點前起床洗漱完畢,讓自己大腦清醒過來,7:00--7:40讀書40分鐘。7:40出門吃早飯,然後去上班。

2.上午8:30--12:00工作時間,視工作情況抽出一小時讀書。因為我們約讀書房是做培養孩子讀書的,所以我們的工作內容總是和讀書相關,上班工作看書也是工作的需要。

3.下午1:30--5:30工作時間,同上。

4.5:30工作結束讀書至6:00下班去吃飯。

5.飯後散步休息至7:30然後開始讀書,讀至10:00左右。回覆友人消息,刷會微博論壇和新聞,看些感興趣的視頻。洗漱上床。然後看書至11:40左右睡覺。

這樣約讀君一天下來大概讀書時間在六個小時到7個小時,至少可以保證4個小時以上的讀書時間,而一本三四百頁的小說或散文集通常5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讀完,所以在每週去掉工作繁忙和交際應酬之外,約讀君也可以讀2-3本書。加上假期週末,一個月下來10本書是可以輕鬆實現的。一年下來一般能保證100本以上。

而約讀書房的閱讀老師,每週都要備課一本或兩本新書,還要進行選書,所以一年下來最少也要完成50本書。


讀完的體驗來講,有以下三個方面:

1.大腦不斷獲取知識的充實感,當你不停的讀書,你就能源源不斷的獲取新的知識,而新知識的獲取能夠帶給你一種極大的充實感與滿足感,這是其他任何事都比不了的。

2.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得心應手。讀的書多了,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便會感覺到,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可以解決的方法越來越多。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少。

3.更加自信沉穩。讀書多了,對世界人生生活各方面的認知便越高,做起事來更加自信,與人交談更有底氣。整個人的氣質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約讀書房


我沒統計過我自己一年看多少本書,但是自認為五十本應該超過了。隨著參加工作慢慢覺得自己看書時間少了,曾有段時間,好像有好幾年都沒怎麼看書。

我這人比較喜歡看書,但是有時候生活太豐富,可原則性太多時,就變得不怎麼愛看書,畢竟看書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特別是當你拿著一奔厚厚書,感覺就像是個特別艱鉅的任務。我曾也是因為這些問題,有好幾年沒有看書。也沒怎麼買書,更多的是看快節奏的雜誌和短篇故事。

後來手機功能越來越多,我發現了手機可以看電子書,就是在網上把自己喜歡的書,找到電子版的拷貝到手機裡,利用閒暇時間看看。畢竟帶個手機比帶本書方便,更能利用空閒時間。也是因為這樣我又繼續了我的閱讀事業,每天睡前都會看一會書。

再到後來出現了智能手機,發現看書更方便了,以前看書是需要用眼睛看。後來發現有許多讀書軟件,就是你可以把你下載好的電子書用軟件讀,這樣好處確實有太多。第一就是減輕了眼睛的負擔,第二就是更加節約時間,因為聽書你可以隨時隨地,比如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洗澡吃飯時都可以聽書…

也是因為手機這些優點,所以這些年確實是看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書,只要自己感興趣的書,都把它下載到手機裡,有時間就聽一下。至今我的手機裡還有幾千本書,大多數是沒有看過,因為來不及去看。每天都用耳朵在聽書,這些年算是用耳朵看了很多書。

用耳朵看書其實是有弊端的,那就是記不勞,用眼睛看書這種感官印象更深刻,所以更能記住書裡面的內容,用耳朵聽的時候其實並不都是安靜的在聽書,所以聽得書記得並不牢,所以我總是去年看過的書,今年就不記得內容了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一年讀50本書。我從沒有認真的算過數字。也許超過了50本。也許遠遠不夠。至於感覺或體驗,那要看讀什麼書了。

如果讀小說書,純屬娛樂的話,一年讀個幾十本,完全不在話下。

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大約半年工夫讀完吧。古龍的小說,也讀個差不多。古龍寫小說,經常開個頭,沒有結尾。這點影響了我。我也經常看個開頭,就沒有時間,或興趣再看結尾。

阿來的《塵埃落定》好像是一天半讀完。何馬的《藏地密碼》厚厚一摞,一個月讀完。還有很多的書籍太薄,半天功夫讀完,總覺得不過癮。

於是開始看網文。有些網絡作家,真是有著不可思議的想象力和吹牛吹上天的本領。看了一本名叫《百鍊成仙》的連載小說。每天看幾個小時,整整看了大半年。回頭看了一下字數,900多萬。這樣的網文也看了十幾部吧。



如果讀專業書,一年60本,還要做筆記,真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研究生中期檢查有個硬指標,叫做文獻閱讀。50本必讀,10本導師指定。而且每人發了一個筆記本,記錄主要內容,閱讀體會。有的很厚,且晦澀難懂。有的很薄,卻是英文。反正一點閱讀的樂趣都沒有。就像啃著冰冷的饅頭,也能解餓,但滋味全無。

後來還是忍不住偷懶。或者抄上一屆的筆記。或者從網上下載一些資料。或者抄抄目錄。或者看看前言。不管怎麼樣,總算完成了閱讀筆記。

但別高興的太早。會有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讓你站在臺上,他們隨機抽幾本書,你得說一說。當時就想啊。為什麼不是金庸的武俠呢?為什麼不是七龍珠漫畫呢?為什麼不是修真玄幻呢?

總結一句話:能自由自在的閱讀,實在是一種幸福。至於讀什麼書,看自己這一階段的興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