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這個街區要逆天!路燈、座椅、斑馬線……每一步都是體驗!

嗨~艾瑞巴蒂

最近中關村西區

添了很多科技感爆棚的智能家居

剛到丹稜街路口

★智能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

不管你是想混在人堆裡還是獨自一人

只要是闖紅燈都會被抓拍

照片還會在大屏幕上滾動播放

闖紅燈全程爆光

(上熱搜,你怕了嗎)

看到闖紅燈被“圍觀”

你剛打算邁出的腳是不是又收回來了

不止北京

前段時間湖北推出了一款噴水小黃樁

紅燈時只要靠近一點點都會被噴

法國在路口設立了虛擬車禍廣告牌

當行人闖紅燈時廣告牌發出刺耳的剎車聲

捕捉行人表情並配有警示語滾動播放

紅綠燈本來規則賦予它的含義

是這樣的(針對行人)

可是在不少人眼裡,卻是這樣的

為了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車輛注意避讓

中關村西區辦在包括食寶街入口處

施化立體斑馬線

這條與眾不同的斑馬線

用了白、藍、黃三種顏色塗料

看起來不僅有立體效果也十分漂亮醒目

來了食寶街怎麼能辜負味蕾(*^▽^*)

這裡可是媲美簋街的美食地標

一頓逛吃自拍後

導航、拍照、打電話

在中關村廣場坐等“支援”的時候

卻驚喜得發現

哇塞~這個座椅竟然能充電!

★智能充電座椅

智能座椅位於中關村廣場西側

行人落座時座椅不僅會打招呼還能播放音樂

充電速(關)度(鍵)很(免)快(費)

一個座椅有2個usb充電接口

簡潔的外觀 大氣的造型 貼心的設計

令許多市民忍不住與它“親密互動”

but智能座椅僅提供電源

充電線還是要自備滴~ 快來體驗(*^▽^*)

除了地上智慧城市家居的感知

在地下

一套“城市大腦”有序運行

在中關村西區

遍佈在井蓋、綜合管廊、地下環廊的520個傳感設備

實時監測著井蓋狀態及有毒有害氣體

並將數據傳送到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平臺

提升城市安全運行感知能力

城市規劃不單單只是城市的景觀佈局和交通路網、人流導向等設計,更多時候設計師是在為這個城市提供一種新的交流生活方式。

在中關村西區新添加的智能城市家居中

我們看到了很多創新創業智慧的結晶

△集智能基站、Wi-Fi、視頻監控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燈杆

△無人配送機器人

△利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配備自動售貨機、智能門鎖等具有免水沖洗功能的智能移動衛生間

中關村西區集成海淀本土

各類創新科技功能城市智能家居

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智慧城市體驗

中關村西區

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腹地,在一平方公里的中關村西區內,聚集了500餘家金融機構、140餘家科技中介機構、100餘家科技研發企業總部和59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更多的黑科技產品在這裡應用,讓這裡的環境更加宜居宜業,新型城市形態也正在逐步構建。

小編從海淀街道(西區辦)獲悉,圍繞新型城市形態的構建,海淀街道(西區辦)在5月7日成立了西區新型城市形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中關村西區構建新型城市形態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5月24日,新型城市形態建設工作正式啟動。根據《方案》內容,海淀街道(西區辦)攜手相關委辦局共同推動六項工作的實施與落地:

➽取消丹稜街以北區域道路路側停車,機動車駛入地下;

➽拆除中關村廣場、綠化及二級地塊的護欄和地樁;

➽拆除四條路交通護欄,建設交通違停抓拍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增設立體斑馬線,完成道路禁停黃線施劃,進行樹池聯通和樹池篦子的安裝;

➽推進城市智能家居、城市大腦物聯網建設、機器人送貨、二級地塊和公共區域融合的試點工作;

➽規範西區快遞和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停車秩序;

➽對西區三聯廣告及電話亭進行整治和規範。

取消部分護欄

以城市景觀代替硬質隔離

改造後的中關村西區

國際範十足

環境越來越好

業態調整、產業升級逐步到位

中關村西區品質不斷提升

下一步重點提升11條道路

中關村西區將以“一帶、四街、多節點”的改造提升為參照,將整治工作推廣至西區全域,重點做好11條道路的改造提升,即海淀北一街、海淀北二街、冰窖衚衕、鶯房衚衕、彩和坊路、彩和坊西小街、海淀西街、海淀東一街、海淀東三街、通惠寺路、榆樹林路。

改造提升的重點工作內容包括完善城市功能,積極引進24小時書店及無人便利店等服務設施;夜景照明提升;推進“城市大腦”建設,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等。

宛如耀眼明珠

中關村西區新型城市形態

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