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竞玩家角度看,笔记本电脑设计水平达到巅峰的作品有哪些?

SONY VAIO Z

在最薄仅16.5mm,重量仅1.2KG的体积内融入13寸1920×1080屏幕,标准电压I7处理器,双128GB SSD以及背光键盘,夫复何求!简直就是打一票超极本的脸!

还有这个包含吸入式光驱,HD7670M显卡,两个USB2.0,一个HDMI和一个VGA的Power Media Dock,简直黑科技!

索尼大法好,退果保平安

可惜VAIO已经被卖了,Z系列也不复存在了。

我人生中的十件憾事中,有一个位置永远留给“没拥有过一台VAIO Z”

========================================================

既然题主没添加年代限制,那我就补充个更狠的

诞生于2004年的X505

最厚处21mm,最薄处9.7mm,重835g

与诞生于2008年的MacBook Air对比

=======================5月12日更新=========================

没想到这么多赞,真是受宠若惊_(:з」∠)_

有人觉得X505的键盘设计很反人类,那就补一张结构图吧

当年工艺没有现在这么好,为了摊薄厚度只好这么设计了。

被动散热!被动散热你怕不怕!现在也没有多少电脑敢这么设计。

电池设计在转轴的位置,所以容量很小,只能提供两个小时的续航。X505为了追求轻薄牺牲了太多……为了宣扬我大索尼神教,我再补两个!(≧3≦)/

诞生于2009年的VAIO P

对这个产品不是很了解,不过把VAIO P放到裤兜里的广告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要啥有啥,绝对不是玩具。

但貌似只生产了两代就没了,又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产品……VAIO UX

关于这货我了解的就更少了……

知道它的存在很偶然,依稀记得是我上初中的时候,用家里那台刚买的联想品牌机上网闲逛,不知怎么就点到了SONY的官网,然后就看到了这么个奇葩的机器……

滑盖的,而且带摄像头!前后都带摄像头!可能从那时候开始,就被索尼的黑科技打动了吧……在我的印象里,索尼经常概念走在技术前面,因此造出了很多惊为天人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又往往因为高昂的售价或因追求极致而导致不平衡,所以叫好不叫座。 今年2月,VAIO因盈利不佳被出售给了JIP。以后再买VAIO,就没有索尼大法加成了TwT

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么多年,索尼带给我们这些奇妙的产品。希望你能重塑昨日辉煌。

因为个人爱好,也是跟中关村的商家们混的非常熟,楼上提到的大部分本子我都用过,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目前为止还堆在家里。在这解释下,因为跟js实在是非常熟悉,拿到的价格基本上跟你们看到的上市价格差个0,新机器也基本上会有八折以上的折价,不然实在是烧不起啊。。。上图镇楼

笔记本首先是个生产力工具,因此正常人在买笔记本的时候首先会考虑的必然是它能干什么,而不是笔记本本身怎么怎么样。这也就决定了大部分人用的笔记本都不太可能讲究设计水平,而是简单堆砌硬件,再把公模扔到广达,鸿海之类的代工厂,贴个商标出来卖。

所谓的好设计,我认为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非常好的平衡掉性能、重量、散热以及坚固性。而这些属性是有冲突的,高性能就必然有大发热,就会有大功耗。要想坚固就要把本子做的更厚更重,用更高端的材料。然而笔记本的价格却和是否有好设计关系不大,价格单纯的只与厂家的定位有关系(毕竟硬件成本大家都看得见)。至于卖不卖的出去,那就更是另一回事了。像我这样在泡在这些玩意里那么多年,每天的兴趣就是捣鼓他们的人真是太少了。看硬件配置谁都会,那神船和外星人同样的配置为啥价格就差出那么多?

外观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我就喜欢金属拉丝商务范,有人喜欢大色块骚红骚绿,做鳄鱼皮质感,有人喜欢mac的cnc铝合金一体,还有喜欢外星人那个rgb的led的。因此外观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对性能的追求,基本上看数字,看跑分,不解释了。想要性能好的办法就是买高配。而且性能方面基本被英特尔垄断(你看所有说好设计的里面都没提过amd对不),同一代里面大家基本只用英特尔,显卡a家和n家基本处在势均力敌没有太大区别。在下面的叙述里面,amd偶尔会露脸,可能还会有全美达和威盛出来打个酱油。总之,性能跟笔记本厂商关系不太大(其实还是有的,对总tdp限制,bios限制,频率限制等等,我要是写得到那里的话会评价一下,以大法为首的日系厂必须提一提)。同样,一代cpu之内的发热就是限定死了的,笔记本厂商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来在这个层面上进行限制。因此,对一款笔记本的设计,就像是英特尔和显卡厂商给设计者出了一道题,在同样的散热限制之内,可以把笔记本做成什么样子?

既然题主没有限定时期,那我还是很愿意在这里碎碎念折腾这些古董的经验。

让我们从十年前开始吧,那一年大法发售了x505,我看到楼上有好多发它的评测的,但估计没人拆掉它。。。刚好我手里有两台,其中一个是散件状态,可以带着围观下

可以看到,最厚处22mm符合超极本标准!

你看到的突起处就是石墨散热,现在的手机cpu散热就是这样的。。。不单单是所谓的孤岛键盘,到尚未发售的酷睿m才在宣传的无风扇人家都做到了。为何呢?因为当年的处理器功耗就只有7w。。。跟现在超级本一样。为啥别家做不到?因为当年不时兴这个。索尼当年做这个机器就没想着市场,定价简直丧病,我手里这两个都是针对日本本土市场的法人向机器,顶盖并没有用到碳纤维,估计采购价格能够便宜。

当年的北桥真大

独立做在排线上的供电电路。这也算是大法的创意,之后几乎所有索尼机器都这么干了

主板正面,各位要记住这是十年前的主板!到今天这个集成度除了大法以外无人能超越另外一点就是日系厂家的黑科技,高层数的主板。正常的主板pcb层数大概在八层左右,而索尼丧心病狂的做到了12层。其他日系厂家比如东芝,nec,松下等等都是,所以日系机器的主板大小都会十分惊人。这点在几乎所有日系高端机都是一样的。自x505开始,到现在的pro主板体积都非常令人感动。我往下会讲到大法家的一些例子。(主要大法机器有几台处于散件状态,也比较好拆,松下我不想再拆第二遍,太虐了)。除了日系厂家,我很少看到在用英特尔奔腾/酷睿的cpu的主板可以做到这个大小。

x505和ux32的屏幕作对比,实际上ux32这块屏幕不是最薄的,z系列的才是,兼顾了薄和梦幻的参数,我自己这里有一块,没翻出来就只能用这个凑合了。对于x505,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屏幕依然用了ccfl背光,导致屏幕十分厚,与几乎轻薄到极限而且重心靠后的下半身不协调。所以最大开合角度也与今天的可插拔式笔记本一样只有120度。

X505开创了大法的一个时代,从此以后,索尼的t系列,z系列以及另类的x系列都从这里走出去,让今后几年之内索尼在笔记本领域成为标杆,让大法光芒普照全球~~~

还是提一下全美达吧。全美达在当年的超移动笔记本领域还是有点能力的,趁着英特尔作死玩命提高频率,抓住了低功耗笔记本领域。在超移动设备到底能干干什么这个问题上做出探索的很多机器都用了全美达的cpu。比如

触摸屏?

富士通P1120

摄像头?

索尼 tg1

gps?

索尼c2

二合一可插拔式电脑?

Hp tc1100

平板电脑?

富士通st4121

超薄?

东芝r100今天一切一切时尚的概念,十年在的各类机器已经出现。他们在当年为了创意而生,因各种原因而死。它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把地雷探出来,最终成就了今天的笔记本与平板。

向烈士致敬~

Umpc

Umpc是英特尔推出的一个概念,是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 的缩写,貌似和超极本差不多嘛。实际上就是掌上型的x86架构电脑。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直到今天wintel的平板依旧没能够战翻ipad。但是这个概念实际上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前面说过,笔记本的设计好坏主要就是在于平衡散热和性能的关系。原本电池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再不济几个小时也是可以坚持的。然而掌上设备所要求的体积和重量,以及对热量的忍受程度,都让设计难度比以前大了若干个数量级。这种带着枷锁跳舞的事情正是我们大法最喜欢干的了~~~~这里有很多本子堪称精品,我自己也是这个概念正火热的时候入的坑,当年我在中关村隔着玻璃柜子仰望ux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所以现在有了点钱,就把过去的梦想们收集齐全,跟变形金刚迷们差不多吧,不过感谢电子产品的贬值速度,我现在可以用比当年便宜得多的价格入手这些曾经的神器。

就像今天的超级本一样,英特尔曾经主推过很多概念,umpc,tablet pc,netbook,culv book,还有今天的超级本。除了超极本,这些概念都死了,然而今天这些概念却早已混合在一起,深入人心。Umpc变成了大屏手机,tablet pc变成了平板,netbook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不过已经有了游戏串流的初步尝试,随着4g的普及,我觉得总会变成主流,而culv笔记本所宣传的超低电压处理器,则已经成功占领了除了超高性能笔记本意外的近乎全部市场。从这一点说,wintel联盟在市场预期上是非常有远见的。

还是以大法为切入,看看那个时代的精品本子们吧。

索尼的ux系列,都用了英特尔超低电压的处理器,把他放进了一个4.5寸机身当中,还配上了带背光(误)的全键盘,前后双摄像头,在3g在全世界都没普及的情况下就支持了edge网络,在06年就用上了ssd,虽然只有16g,带cf插槽,1024x600的分辨率的触摸屏,离苹果视网膜屏幕也不很远,薄电两小时,厚电四小时的待机时间,支持接口转接vga和造型到今天拿出去依然不落伍。我觉得这款机器真正的把黑科技发挥的淋漓尽致。

用了酷睿u1500处理器,这颗cpu当年一般是用在12寸笔记本上的,当年这个性能是完全的主流,就好像现在把i7 4600u放到手机上去了一样。内存是当年完全主流的1g(这个要到07年)。后期有爱好者把处理器bga成了双核的u7700,把edge改装成了真正的3g模块。4.5寸的酷睿二双核,还可以3g上网,在12年灵动z2670出来之前一直都是世界唯一的。前无古人,目前来看也要后无来者了。黑科技!

作为对比的是iphone5s,你们感受下这个大小

机器里面密密麻麻的各类排线,注意那个黄色的依旧是高大上的布在排线上的电源。。。另外为了节省空间,索尼把无线网卡的pcie接口也做到了排线上

裸奔的主板背面,可以看到整块主板上密密麻麻的布着各种大芯片和各种接口,随着英特尔自己整合,我觉得这个丧心病狂的密度不会再出现了。而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除了索尼我觉得也就是松下能干出来!没入手过松下的m1,太贵,有机会入手一个肢解来看看。另外整机是带有防滚架的,大法默默的看了thinkpad一眼

正面!我自己虽然拆过很多个ux,拆了更多次,但每次我都要感慨,这tm就是艺术品。各位,06年啊,06年的笔记本都什么样啊索尼是如何实现这样的黑科技的?大前提就是英特尔家这颗处理器的功耗依旧只有5-7w,不会被物理规律限制。用了一根热管把热量传导到风扇,就这么简简单单就把散热解决了~你以为就这样?to young!索尼在bios加入了关于tdp的限制!设置一旦温度升高到68度就自动降频至800mhz(英特尔:我四年后才学会这招!),保证了机器始终不会超负荷运行,给使用者良好的体验。并且在自家软件中加入了对各类软件硬件的控制,包括风扇,屏幕颜色位数,各类读卡器usb设备的开关等等。在芯片方面,也是能怎么精简就怎么精简,让仅仅两颗18650就可以支撑这个机器使用两个小时的效果。当然索尼的bios做的非常非常之精细,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试过把上面所有内存颗粒bga成容量翻番的,刷写好内存spd换上去,发现bios限制了只认1g内存。。。简直无语。

这机器的电源也非常非常有美感!小绿灯荡漾的亮了起来~大法推出这款机器的时候是真正全盛时期,这款机器根本不在乎销量,只是想向世界证明我可以做到,当然以定价论,必然是非常之凶残,一万多两万的售价,在那会可以买帝都四五平米房啊。

所以我每次看到二手坛子里出ux的,都会默默敬仰一下。

最后为了让ux鄙视全场,找了几个处于散装状态下的主板做了比较,这些机器都是以小或者主板小而闻名的,你们感受一下。左起第一排分别是富士通u2010(后面会讲),富士通p1630,索尼x505第二排是索尼sd47,东芝r600,中间就是我们的主人公,ux。当之无愧的王者。

继续更新。

再写几个umpc吧,毕竟umpc是x86架构在设计上达到过的巅峰了

以下机型提到的基本上都长期持有过或者永久收藏了

美翻了啊

我手里唯一的遗物。Oqo 02,oqo是一个非常非常小众的牌子,据说是三星和ibm合作投资的?我不清楚。这个牌子只出过三款产品,数量及其稀少,价格高的离谱。我曾经有幸拥有过一台,除了风扇声音有点大以外没有啥缺点。外观简直太漂亮!做工非常非常精致!内部做工虽然不如ux那样堪称艺术品,但是绝对称得上做工精致。并且应该是除了三星note系列以外在五寸大小上唯一使用了电磁屏的设备了(似乎还有个别电子书厂家用了,比如摩托罗拉的某款,这个按下不表)。这机器使用了威盛c7m cpu,这里不去讨论这颗cpu是好是坏,毕竟是谈论笔记本设计的帖子(其实那么多年过去了有啥意思呢),只要知道这机器的顶配用了一颗热功耗15w的cpu!在五寸机身上使用了15w的cpu,现在看来就是作死,当年也是无奈之举。主板体积几乎无法缩小的情况下,oqo通过优化散热方式,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结构来帮助散热(抱歉我现在没法形容,也没法上图,因为机器去年就出掉了)以及提高风扇转速比较好的缓解了这个问题,整个主板通过接口分为了三段,一看就是下过功夫的。当然这么作死的代价就是这机器在四五年之后几乎挂掉了一半。另外专用的多合一充电器接口故障率也是相当高,关键是挂了以后几乎没人可以修复。

外观上帅气的黑色配上雕花的散热窗,大量直线条的设计简直帅呆了。

屏幕效果比较差,似乎也是用了半反射的低温多晶硅?我并不确定,但是看起来跟确乎用了低温多晶硅的其他机器显示效果类似。但它用了一块wacom的电磁屏。电磁屏在今天随着note的走红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但在当年,绝对的黑科技。在小尺寸pc界更是如此,在我印象当中,十寸以下用了电磁屏的笔记本到今天也不超过十款。

键盘也非常非常舒服。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实体按键手机的记忆?如果有的话,请大概脑补一下你用过的最好的手机键盘吧。指点杆的位置和手感也完爆除了ux和富士通u系列以外的机器。

这机器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售价。1.5w的最低售价,2.5w的最高售价真是要死。。。而且不像索尼有一些法人向的渠道,完全就是靠土豪买啊。。。这销量可想而知。这么作死的结果就是。。。倒闭了,然后被中国一家公司收购,出了oqo03。我没用过,但据说质量下降的不是一点点。现在这家公司的官网还在,大家可以去围观OQO Model 02 黄金版

哦我觉得这差不多是威盛唯一一次出场机会了,那就再说说威盛吧。可能超低电压的cpu好做又赚钱(好不好用是另一回事),所以威盛果断投入了这个市场,在我印象里有几款使用威盛u的有意思的产品。

CES 2008:怡利 Noahpad 动手玩

noahpad,是一款把整个键盘分成两部分,作为触摸板使用,并且可以像yoga一样360度转的脑洞大开的笔记本,类似于当年摩托罗拉大热的后空翻。我曾经拥有过,现在手里还剩下一个原装的套子。

Hp 2133,这是威盛最接近于大卖的产品了,我居然在很多普通用户手里见过这款机器,因为真的很漂亮啊!当然后来hp果断推出了atom版本的。。。就没有威盛啥事情了。

说到cpu,amd其实也推出过超低功耗的产品lx800,但只是给工控机用的,性能非常低劣,lx800的意思是相当于英特尔800mhz的cpu,真实主频500mhz,这个性能大概脑补一下吧。我当年用的时候真的被吓哭了,第一次遇到播放任何格式的视频都卡的u啊,比mp4都不如。另外这颗cpu装驱动的方式也非常独特,是从dos界面装进去的。。。不过功耗确实低,在那个年头实现了5w左右,一块10瓦时左右的电池可以续航三小时左右。为了抢占低端市场,有些没良心的厂家就推出了基于这颗cpu的umpc,其中有些还挺有意思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everun s60h,这个机器最大的亮点在于键盘,据本人亲测,这个键盘还蛮好使的,如今的八寸小平板纷纷也都竖着用了,除了卡成狗以外这机器很不错的。这个算不上独特,顺手提一句吧。为了找这个机器,去了一个已经去世好友的个人主页,照片也是他的,感慨良多啊,当年一起玩机器的好基友,说挂就挂掉了,请诸位千万别熬夜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