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分工进行时

还记的我再上大学的时代,读了《国富论》这本书,当时读的也是懵懵懂懂的,用陶渊明的话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当然这是在美化自己。那阵读的还是电子书。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经历,遇到的问题也多了,总会有一种感觉,这个问题在那本书中谈论过。但是只言片语总是找不到出处。直到有一天,和一个老板聊天,看到他书桌上的《国富论》,由于小编能想起点这个书中的内容,又加之有点自大,想一个没上过学的土豪,能知道多少。就和他聊起了这本书。当然,然后就有点惨了,就不说了。

分工产生了流水作业法,对产品的要求就是标准化,这里我们就要掉一下书袋了,据调查最早的流水线出现在我国的秦朝,秦国所生产的戈矛、弩、箭等都是标准化的产品,如果产生损坏,只需要更换相应部件就可以了,所以秦国当时作战的持续性是非常高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这一点已经在兵马俑考古中得到证实,所以这不是某国,什么都是自己的。我们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的。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分工的好处,第一,分工可以使特定环节的工人技能得到提升;第二免除了在不同类型工作之间来回转换损耗的时间;第三,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时,分工可以说是大大的提高了我们人类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逐步发展,人们的追求已经不是统一化的流水线产品,这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分工所生产出来的标准化,是否还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呢?或者说分工在不久的将来还回存在吗?

在当今时代经济潮流就是全球化,当然也会出现一些逆潮流的时期,例如现在中美贸易纷争,但是实际普遍认知还是全球化,这就为分工提供了一个升级换代的土壤。如果工厂内部的分工算是分工1.0时代,那么工厂与工厂之间进行合作就是分工2.0,在全球化背景下,分工出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结构的分工,这就可以算是分工3.0时代。所以说分工还在进行着升级变化,而且有越来越细的趋势。

在国家之间的分工还出现了多元化的属性,不只是产品之间的分工,还有角色的分工,按照角色分工可以分为消费型、生产型、能源型。分别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就是美国、中国和中东。 按照经济类型分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但是无论是怎么分,都可以看出国际之间的合作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任何返国际化的行为必将不会成功。(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

其实现在分工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标准化产品来看待了,因为在追求创意的公司,也不是一个人把工作全部都干了,也会出现相应的分工,就拿服装行业来说,一个件衣服也许设计是一个公司,生产是一个公司,销售又是一个公司,就拿定制化最多的设计公司来说,设计也是将分工的,从市场调研、设计到最终的定型,如果走正规的流程,大概需要12个步骤。当然现在也会有一些私人定制的衣服,但是这毕竟不是主流。

生活中分工随处可见,所以在这里我也就不再赘述了主要太多了,无论是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方面,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分工。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好像全世界在经济活动中都不喜欢中国,现在我们就用分工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事。

我们中国现在可以说是全要素生产。我们毫不谦虚的说,只要世界上有的,我们基本上都可以生产出来。就拿一个圆珠笔的笔珠听说都可以生产了。但是这块市场的利润就真的那么大吗,值得研发吗?在生意上,是不允许有个人感情在里面,出于国家自豪感,我当然为我们国家能生产所有东西而感到自豪,但是并不是做生意。做生意是将利润的,至于笔珠能不能盈利我不知道,我知道如果这块市场真的利润非常大的话,那么企业早就开始研发了,也不会等到总理说出来,成为热点话题了才开始研发。

当我们正真成为全要素生产国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是在和全世界竞争市场。这就是在抢别人饭碗啊。我们的国民心是好的要求我们的国家在科研上要超过美国,社会福利上超过欧洲,军事上当然也要当世界老大,经济上更不用说,总是拿第一名来衡量我们的国家,稍微有一点不足,就要求我们政府改革。这当然是我们发展到现在的动力源泉以及社会基础。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我们在与世界所有的国家竞争。就好像奥运会,我们要求我们的运动员在所有项目上都要拿第一名,那这个奥运会其它国建能对我们有眼色吗?但是不得不佩服的就是我们的政府以及国家,真的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我们在所有项目上即使不是第一也在前十。那这就不要怪别的国家敌视我们了,因为我们在抢人家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