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 创伤后成长Bouncing Back & Going Strong

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韧性(也称作心理弹性resilience)指:应对生活中负面事件、打击、挫折以及消极情绪的能力。某些个体会被生活击倒,然后重新站起,变得比之前更为强大;这些人被视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通过使用个人资源、优势或其他积极的心理资本(如希望、乐观以及自我效能)成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利用心理弹性克服危机恢复之前的正常功能状态。心理弹性与幸福呈正相关关系。

心理弹性发展

关系在体心理弹性的培养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在儿童期(父母)就开始影响个体。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往往接受的是民主的父母教养方式,而不是独裁或过分控制的教养方式。

民主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表现出温暖和关爱,为孩子提供坚实的后盾和支持。Baumrinds(1971, 2013)的父母教养方式理论显示,积极权威的教养方式是培养儿童具有全面、独立、自强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理想方式。

与之相反的就是独裁的父母教养方式,通常会导致儿童过于依赖或反叛,易呈现出对他人的不信任或社交退缩的行为。

Lopez and Snyder (2009) 提出了影响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并解释父母教养方式只是其中一种影响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其他因素包括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家庭环境(温馨和谐 vs. 吵闹冰冷)

许多研究者利用Baumrinds教养方式的分类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人际关系类型以及关系中其他个体都会影响心理弹性的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会遵守规则的行为很重要)会对心理弹性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弹性的显著特征包含:有效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和压力适应,认知水平和人格特征差异。

早期的人际(亲子)关系和支持性环境能够帮助儿童习得一系列直接影响心理弹性发展的因素。 Lopez and Snyder提出了以下影响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 积极的自我意象

◆ 问题解决技巧

◆ 自我管理

◆ 适应性

◆ 对意义感和个体(自我或他人)目的的信念或理解

◆ 乐观(积极看法)

◆ 自我以及社会所珍视的技能或天赋

◆ 他人的接纳

成长环境

提供坚实后盾和安全支持的环境对心理弹性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诸如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以及高保障的福利制度均会影响社区个体成员的心理弹性。也就是说,社会保健制度越好,个体所感知到的自我价值越高。

教育因素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它为个体提供了结构化的习得和发展技能和天赋的机会;可以通过亲社会组织(如加入运动队或俱乐部)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些环境使得个体通过为社会做贡献而发展出积极的自我意象以及意义感。

积极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创造亲社会组织以及环境优异的学校;除此之外,特定的学校项目、教学材料以及家庭关系的参与对发展心理弹性和支持性的环境有直接作用,如Penn Resiliency Program(佩恩心理弹性计划)。

如何提高心理弹性

即使个体的生长环境并不十分有利于心理弹性的发展,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心理弹性并不是一种国定不变的人格特质,更多的是一种习得过程。个体不将危机或困境理解为难以解决的麻烦,而是将挑战作为一种学习经历,将解决困难看做是有利于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习得心理弹性的主要观点是从一种客观均衡的角度看问题。在压力性时刻,心理弹性可帮助个体将自己的目前处境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中,以更好地从全局的角度理性看待问题与困难。

把问题比作拳头,把拳头放到眼前,问题就是天一样大。

心理弹性练习

可视化练习指想象此刻当下你所处的地方,慢慢地放大你自己。慢慢的缩小你所处的建筑、城市、居住省份、国家以及整个大洲;最后将你自己放大到月球的视角,俯瞰整个地球。现在你再想想你的问题,还会觉得它很重大吗?

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往往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不会将失败视为某种消极负面的东西,而是看做某种有益的反馈以刺激自己更努力地工作、成为一位更优秀的个体。与他人建立联系、帮助他人以及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发展心理弹性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在哈佛积极心理学1504课程中,Tal Ben-Shahar教授深入探讨了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弹性主题。

发展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

今天的世界每个人是如此地渴望成功,实现目标的过程却总是困难重重

不管你的目标是否是源于对健康、企业家精神以及其他领域的渴望,它们通通具备以下共同点:成功的这条路上充满了不确定、牺牲和挫折。

基于以上,培养自己的心理弹性有利于克服挫折,最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幸运的是,考虑到大量实证性证据的存在,实施的方式会让步骤前所未有的明朗。下面的一系列工具,旨在帮助你培养韧性,并为你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识别和利用个体优势

利用你的性格优势是一种体验成就的良好方式。然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某些你很擅长的领域你可以随手拈来,所以你通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以至于并未意识到这是你的巨大优势。

学习更多有关性格优势的内容,完成 VIA性格优势测试,以便于发现你的优势。询问那些很了解你的个体(他们认为你擅长什么)也很有帮助,同时也问问你自己!

某几种性格优势与幸福相关,幸福是一种有益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心理弹性的发展。科学显示,有意识地主动拥抱日常生活,专注于当下(正念)可增加幸福感。

当个体正处于艰难时段时,很容易失去希望和乐观;但持续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可以确保以最大的可能性渡过难关。研究显示,这样做的价值包括获得更大的活力和动机、清晰的方向感、更高的自信、效能以及完成目标可能性的水平 (Clifton & Anderson, 2001-2; Hodges & Clifton, 2004; Peterson & Seligman, 200 Identify and Leverage Your Strengths resilience positive psychology 4)。

然而,许多个体至今都未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为了发现它们,你可以请求一位亲近的朋友或家庭成员仔细地观察你一到两天,以确定什么时候的你是最专注和最精力充沛的,以及为什么?

因为当你专注于一项活动时,周围的个体会清晰地发现你那异于平时的兴奋。因此,无论何时,只要你从事一项使你活力四射、充满干劲的活动时,你周围的个体能明显清晰地意识到你的不同。你可能也会到注意你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在某些情境下,你的行为可能会尤其显示出你自身的优势;所以,一旦你发现自己的优势,有意识地记住它们;这些优势可能你生命黑暗时刻的“灯塔”。

学会将阻碍视为挑战而不是障碍

根据 Cavenaugh 等人 (2000)提出的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框架,希望你使用该种方法。当面临某种问题时,大多数个体都会将之视为对他们的打击,以及阻碍前进的障碍;被认为是刚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倒霉事而不是给自己带来某种成长性经验的经历。

这种受害者心态阻碍个体的进步,从而削弱个体的心理弹性。例如,当受到老板批评时,受害者可能会愤怒地予以回击(顶嘴),试图否认或为自己的工作失误找借口,甚至向同事抱怨。

这种受害者心态只会让个体走向失败。个体如果继续进行这样的“曲线球”行为,而不是迎面困难,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相反,个体应学会把这些障碍视为挑战,进而克服,成就更好的自己。

抱有挑战性视角的个体--努力把困难或问题看做是成长以及提升自我的机会;与将阻碍看做是障碍的个体相反,挑战性视角通常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看成是一个有助于成长--而不是阻碍自己--的机会。

这种胜利者心态促进了个体的成长,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再次参考上面的例子,员工需要尝试去理解为什么工作质量没有被老板认可,并请求进一步如何改进的反馈,甚至去寻求同事的建议。通过承认问题存在以及识别需要改进的部分,你正在为自己的成功做准备。

专注于进步,而不是目标

“进步会发生,但需要我们努力创造。”– Michael Bloomberg

而大多数个体往往背道而驰。但是根据美国心理协会 (APA) 2015年发表的研究,监控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进步--对确保将目标落实为行动很重要。

这进一步表明,如果个体公开汇报过程中达到的进步甚至亲自记录,个体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这个时代的数字技术进步使我们能大规模地分享我们的生活。但这种能力也使个体培养了某种危险的心态,个体会把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与所崇拜的人进行比较。

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差距越大,个体幸福感越低,不合实际的比较会阻碍个体的成就动机。

学会关注每一天的点滴进步,通过不断地承认自己的进步,无论这进步有多小,你都在向你的大脑发送分泌大量多巴胺的信息以奖励自己的行动;通过这样的正强化 ,会进一步提高行动效率;如果以后再次出现挫折,克服它们的可能性也会提高。你的心理弹性随着自己进步而增强,通过提醒自己已取得的进步,为自己的成功做充分的准备。

练习ABC模型

由Seligman简要提出,Reivich 和Shatté发展细节的ABCDE模型经常用于不同的心理弹性项目中,明白:真正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外界环境或事件而是源自我们看问题的方式。

这使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反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而对逆境适应性更强以及做出更健康的反应。该模型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

◆ 负性事件(逆境)

◆ 信念

◆ 结果

◆ 驳斥

◆ 激励

这些步骤提供了建立心理弹性的关键因素,包括识别负面思维模式,发现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认识这些情绪的负面影响,学会用不同的想法挑战它们,从而选择更有效的行动方案。

作者:王翼 刘悦(WXID:wypsychology)

参考文献: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 1-103.

Baumrind, D. (2013).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revisited: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In R. E. Larzelere, A. S. Morris, A. W. Harrist, R. E. Larzelere, A. S. Morris, A. W. Harrist (Eds.) ,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ynthesizing nurturance and discipline for optimal child development (pp. 11-34). Washington, DC, 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oi:10.1037/13948-002

Cavanaugh, M.A., Boswell, W.R., Roehling, M. V., and Boudreau, J. W. (2000).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elf-reported work stress among US manag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 65-74.

Clifton, D.O., & Anderson, E.C. (2001). StrengthsQuest. Washington: The Gallup Organisation.

Harkin, B., Webb, T.L., Chang, B.P.I., Prestwich, A., Conner, M., Kellar, I., Benn, Y. and Sheeran, P. (2016). Does Monitoring Goal Progress Promote Goal Attainment? A Meta-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2 (2), 198-229.

Hodges, T.D., & Clifton, D.O. (2004). Strengths-based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In P. A. Linley & S. Joseph (Eds.),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 (pp. 256-268).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Lopez, S. J., & Snyder, C. R. (Eds.).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C. & Seligman, M.E.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